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於1935年成立,是中國鐵路貨車、起重機設計製造主導企業和出口基地,1998年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現隸屬於中國北車股份公司。

基本信息

簡介

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齊車集團)始建於1935年,是中國鐵路貨車、起重機設計製造主導企業和出口基地, 1998年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現隸屬於中國北車股份公司。公司是以鐵路貨車新造、修理、鐵路起重機造修、鐵路車輛配件製造四大單元為核心業務的大型企業集團

現擁有齊齊哈爾、牡丹江、大連、哈爾濱四個製造基地,年生產能力:新造鐵路貨車12000輛,修理鐵路貨車9000輛,造修鐵路起重機30台,車輛關鍵核心配件15000輛,建國以來累計新造鐵路貨車近30萬輛,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20%以上,公司擁有固定資產總額42億元,各類設備8540台(套), 被譽為中國鐵路工業的“ 掌上明珠”。

公司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先後從美國、德國等國家引進了車軸車輪精加工及組裝生產線、鑄鋼氣沖造型線、鑄鋼樹脂砂造型生產線等9 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對十條基礎工藝生產線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CAD、CAPP、OA、ERP 等現代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全面推廣套用,使公司實現了技術現代化、管理現代化和信息現代化。公司順利通過了美國AAR協會M—1003質量體系、ISO9001質量體系、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和複評,先後榮獲國際質量金星獎、世界質量保證獎、國際質量皇冠獎和國際優秀商業信譽最高質量金獎,並躋身中

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齊齊哈爾車輛廠,始建於193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50多年的建設,企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解放前的一個只能修理少量機客貨車的小廠,逐漸發展成為品種全系列、產量上規模的我國鐵路貨車和起重機設計、製造的大型骨幹企業和鐵路貨車出口基地。目前,公司累計新造鐵路貨車28萬輛,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20%以上。

齊廠前身

齊廠前身為齊齊哈爾機務段。1935年2月,齊齊哈爾機務段在增置部分廠房與少量設備後,改名為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齊齊哈爾鐵道工廠。設有機車檢修、客車檢修、貨車檢修以及鍛冶、翻砂、鉚工、機械、電動等生產組織。由於機車車輛檢修量增大,齊齊哈爾鐵道工廠於1939年在齊齊哈爾火車站東北方向約2.5公里的地方開始建設新廠房(即工廠現在的廠址)。1942年,部分建築工程完成。生產組織和倉庫遷往新廠房。從這時起,原廠址稱為“南廠”,新廠址稱“北廠”。到1942年末,只有客車檢修和貨車檢修留在南廠進行,其餘生產全遷北廠進行。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1946年4月23日,齊齊哈爾解放。齊齊哈爾鐵道工廠被西滿鐵路管理局接管,改稱為齊齊哈爾鐵路工廠。下設人事股、總務股、經理股、材料股、計畫股、檢查股、運輸股及機車分廠、鉚工分廠、鏇盤分廠等單位。當時,南廠僅剩300餘人,北廠人員被調機務段等單位。解放後,工廠招工恢復生產。1949年,工廠修理機車56台,修理起重機4台,修理客車100輛,貨車332輛。1950年,齊皇兩廠合併前工廠共有人員695人。

皇廠前身

1937年“七·七事變”後,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開始在中國東北建立機車、車輛製造基地。1938年1月,日本人秋山正八發起創立車輛製造會社的動議,邀請三菱重工業等會社於1938年5月5日創立了滿洲車輛株式會社,隸屬於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是其子公司。1938年7月,滿洲車輛株式會社集資500萬日元,在奉天(瀋陽)皇姑屯區西建立工廠。1943年,滿洲車輛株式會社總投資額為3000萬日元。滿洲車輛株式會社下設修造機車、客貨車及鑄造三個工場。三個工場以下又下設12個職場。全廠有員工3035人,其中職員有270人,工人有2765人。1945年,日本投降後,蘇軍進駐瀋陽接收滿洲車輛株式 會社。1946年3月7日,國民黨軍隊進入瀋陽,蘇軍撤離,國民黨資源委員會接收工廠,成立資源委員 會瀋陽機車車輛製造有限公司。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工廠改名為東北鐵路總局皇姑屯機車車輛工廠。工廠成立了“職工代表會”、“管委會”等民眾組織,積極組織搶修工作。1948年11月23日工廠復工。1949年工廠新造機車3台,修復報廢機車33台,大修貨車22台,中修機車9 台,局修機車15台,新造貨車410輛,修復報廢貨車59輛,修理貨車31輛。

兩廠合併

1950年,韓戰爆發,根據戰略上的需要,皇姑屯機車車輛廠奉命北遷,與齊齊哈爾鐵路工廠合併。

當時,形勢緊張,時間緊迫,遷廠任務十分繁重。為保證遷廠工作順利進行,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行政、工會、青年團緊密配合,分頭到職工和家屬中去講解形勢,解決問題,反覆作動員。在黨組織領導下,各分廠開展了友誼競賽,提出了“快拆、快裝、快運、快安裝、快生產,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的口號,不分白天黑夜的拚命工作,使滿載著重要設備和物資的列車,一列一列從瀋陽開往齊齊哈爾。

齊皇兩廠職工丹心相連,攜手並肩,同闖難關,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把上萬噸物資和千台設備遷至齊齊哈爾,完成了齊、皇兩廠合併的任務。

齊、皇兩廠合併後,工廠立即開始了建廠工作。當時,正值北風呼嘯,滴水成凍的嚴冬,工人們冒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鋪道路、安管道、建廠房晝夜施工。在“集中力量保重點”建設方針指導下,僅用四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貨車、鑄鋼、修車、氧氣等十個車間的建築工程。

齊皇兩廠合併後,工廠名為齊齊哈爾鐵路工廠。工廠的主要任務是修理機、客、貨車,新造少量貨車。1951年,完成新造貨車1200輛。1953年以來,國家開始進入有計畫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工廠生產任務幾經調整,最終確定為以新造鐵路貨車、起重機為主,兼顧修理。因此,兩廠合併後,完成了由修轉造的過程,開創了我廠新造車的歷史。

改擴建為國家大型企業

1957年工廠改名為齊齊哈爾車輛工廠。1958年7月,工廠又由第一機械工業部劃歸鐵道部領導。

為擴大工廠生產能力,支援國家建設,1955年10月,國家計委正式批准工廠改擴建工程。1956年5月改擴建工程破土動工。至1965年末,改擴建工程施工共經歷了9年半的時間。其中停建時間為3年,實際施工時間為6年半,共完成投資9710.6萬元。在改擴建過程中,工廠堅持邊基建邊生產,共上繳利稅16496.9萬元,為改擴建投資的1.7倍。從 1956年至1959年就全部收回了改擴建投資。整個改擴建工程從1958年第二季度開始貨車、鑄鋼兩個最大的車間陸續投入生產,到1960年主要工程已全部完成,生產全面啟動。

改擴建為工廠增加了1400台新設備,兩條組裝生產流水線,新建了供電系統、動力系統和設備維修系統,建築面積等於原工廠的2.7倍,重要工程45項。工廠的技術裝備水平和作業條件均有了根本的改變。從此,一個擁有9042名職工,年生產能力達7600輛的貨車製造廠已經建成,並進入了國家大型企業行列。

為了適應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需要,1976年工廠開始籌建貨二車間,1980年投產。至此,工廠的產品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既能滿足大批量單一品種生產,又能滿足小批量多品種生產;既能生產通用貨車,又能生產專用大型車。工廠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建成一流企業

改革開放以後,工廠開始加速發展,經過幾次大規模的技術改造,目前已經成為我國鐵路貨車、起重機設計製造大型骨幹企業和出口基地。

1994年5月,按照中車公司統一要求,工廠更名為齊齊哈爾車輛廠。1998年10月26日,齊齊哈爾車輛廠結束了63年的工廠制歷史,在全路工業系統率先翻開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嶄新一頁,改制為齊齊哈爾鐵路車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隸屬於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2007年7月6日,中國北車集團公司投資註冊成立了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並將原中國北車集團齊齊哈爾鐵路車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主營業務、擬上市資產無償劃入齊軌道裝備公司,於2007年8月1日開始運營。

20多年來,企業經營體制發生了深刻的轉換和變革,順利完成了由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變革、由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堅持穩健經營,做強做精主業,發展相關多元,通過技術、管理和機制創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職工生活質量,集團公司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企業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企業向著“領先、一流、知名”的目標邁進。企業先後榮獲世界貿易500強企業、世界鐵路運輸設備製造業500強企業、國際質量金星獎、世界質量保證獎、優秀商業信譽最高質量金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企業最佳形象AAA級、中國鐵路貨車設計製造最大企業、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全國重契約守信用企業等。企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不斷擴大,商業信譽度不斷加強。

公司堅持實施“生產一代、研製一代、構思一代”的產品滾動開發戰略,目前已形成了能夠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多品種、多規格、多系列的產品格局,共有敞車、棚車、平車、長大貨物車漏斗車、特種車、鐵路起重機和車輛配件等9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的產品。特別是“九五”期間,公司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滿足鐵路運輸“提速、重載”需求為目標,加大整車新產品研製開發力度,不斷推進產品“上質量、上檔次、上水平”,共研製、開發出38種鐵路貨車和起重機整機新產品,不僅為鐵路運輸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也為企業自身發展獲得了可持續的新空間。

公司不僅為中國提供了大批精良的鐵路運輸裝備,產品還遠銷世界六大洲的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1991年,公司在全路率先將183輛鐵路貨車批量出口南非波札那。之後,加速實施產品出口已開發國家戰略,產品先後出口到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巴西、緬甸、奈及利亞等國家,出口量位居國內鐵路貨車製造同行業之首。特別是2001年44輛鐵路糧食漏斗車和50輛鐵路平車出口澳大利亞,實現了我國鐵路貨車整機首次批量打入已開發國家,展示了我國鐵路貨車製造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實力,標誌著我國鐵路貨車製造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公司堅持實施“科技興企”戰略,瞄準國際一流水平,實施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先後從美國、德國、丹麥、日本等國家引進了車軸車輪精加工及組裝生產線、鑄鋼氣沖造型線、鑄鐵無箱水平分型造型線、型鋼板材預處理線、貨車整車塗漆及漆霧處理裝置、鑄鋼樹脂砂造型生產線等9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對十條基礎工藝生產線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CAD、CAPP、OA、ERP等現代技術的全面推廣套用,使公司進一步掌握了高品質鐵路貨車設計製造的關鍵技術,公司的產品管理手段、設計手段、製造水平整體邁上了一個新台階,保持了公司在國內同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地位。

公司黨委始終堅持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曾先後獲得“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世紀之初,公司踐行中國北車“接軌世界、牽引未來”、“成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世界級企業”、 “誠信為本、創新為魂、崇尚行動、勇於進取”、“實力、活力、凝聚力”等核心理念,將以嶄新的風貌為中國和世界鐵路運輸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國機械500強和世界鐵路運輸裝備製造業500強企業行列。公司堅持實施產品滾動開發戰略,牢牢把握住了中國鐵路貨車、起重機設計製造的主導權,擁有敞車、棚車、平車、長大貨物車、漏斗車、罐車、特種車、鐵路起重機和車輛配件等9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的強大產品陣容,不僅保持了公司在國內同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地位,而且出口到亞、歐、美、非、澳五大洲的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鐵路工業的風采。尤其是在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新型貨車研製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研製的C70型敞車等10多種新型貨車領跑了中國鐵路貨車新一輪的升級換代。

今天,齊軌道裝備公司堅持以開發鐵路貨車和起重機市場為導向,以轉向架技術為核心,提升獨具特色的市場競爭能力,影響和引領我國鐵路貨車製造行業的發展方向,向著“成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世界級企業”願景目標奮勇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