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送華輈

《鼓送華輈》是南朝齊文學家謝朓的作品。謝朓,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入朝曲①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②。
逶迤帶綠水③,迢遞起朱樓④。
飛甍夾馳道⑤,垂楊蔭御溝⑥。
凝笳翼高蓋⑦,疊鼓送華輈⑧。
獻納雲台表⑨,功名良可收。

譯文

江南有一塊富饒美麗的地方,它曾經被很多帝王作為主要都城。
彎彎的河道中有帶著青苔的綠水流過,高峻的山峰中有紅樓隱現。
氣勢軒昂的屋脊夾著皇帝專用的道路,楊柳的柳蔭蓋住流經宮苑的河道。
舒緩的笳聲,輕而密的鼓聲送著我坐的華麗車輛。
我立身朝堂,進獻的忠言被採納,功名利祿都可以得到。

注釋

(1)金陵:東吳、東晉、劉宋都曾建都金陵,故稱之為“帝王州“。金陵,又稱建康、建業,今南京市。
(2)逶迤:形容水流彎曲。帶:環繞。
(3)迢遞:高峻巍峨貌。朱樓:紅樓。
(4)飛甍(蒙):凌空欲飛的屋脊。甍,屋脊。馳道:專供皇帝行走的御道。
(5)御溝:流經宮苑的河道。崔豹《古今注》:“長安御溝謂之楊溝,謂植高楊於其上也。”
(6)凝笳:舒緩的笳聲。翼:送。高蓋:高高的車蓋。此指高車。
(7)疊鼓:輕而密的鼓聲。華輈(zhōu周):華麗的車輛。
(8)“獻納”句:謂立身朝堂,進獻的忠言被採納。獻納,建言以供採納。雲台,漢宮高台名。漢光武帝曾以南宮雲台作為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後遂用以借指朝廷。表,臣下向皇帝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作者簡介

謝朓(464—499)南朝齊文學家。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他與同族前輩謝靈運均擅長山水詩,並稱“大小謝”。謝朓先在京城任職,經常出入竟陵王蕭子良的藩邸,為“竟陵八友”之一,享有很高的文學聲譽。後在荊州任隨王蕭子隆幕僚,深受賞愛。公元493年(永明十一年),謝朓因遭受讒言被召回京師後,逐漸陷入困境。雖然,他的官職不斷提高,從宣城太守做到尚書吏部郎,但由於他的家族和個人的聲譽,從蕭鸞(明帝)篡政,到始安王蕭遙光謀廢東昏侯自立,都曾拉攏他以為羽翼,使他深感危險。終於,還是因為他有意泄漏了蕭遙光的陰謀,被誣陷下獄而死,年僅三十六歲。有《謝宣城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