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滿州龍

黑龍江滿州龍

黑龍江滿州龍是鴨嘴龍科的一屬恐龍,化石是從中國滿洲的上白堊紀地層發現的。模式種是阿穆爾滿洲龍(M. amurensis,又名黑龍江滿洲龍),化石是一副保存較差的不完整骨骼,由俄羅斯科學家於1914年在黑龍江的河岸挖掘出土[1]。它是第一個在中國發現的恐龍,並在聖彼得堡的中央地質勘探博物館中展示,不過大部份的部件都是石膏。

基本信息

參數

黑龍江滿州龍黑龍江滿州龍
恐龍名稱: 黑龍江滿州龍
拉丁文名: Mandschurosaurus amurensis Riabinin
恐龍體長: 體長10.50米,體高6.1米
恐龍體重: 不詳
恐龍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7千萬年左右的白堊紀晚期
生存地點: 中國黑龍江地區
辨認要決: 頭骨低平,上枕骨及左右兩鱗骨間的眶上部位向下凹入
恐龍種類: 鳥臀目·鳥腳類·鴨嘴龍科

來 歷

黑龍江滿州龍是我國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有“神州第一龍”之稱,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簡 介

黑龍江滿州龍生存於距今約7千萬年左右的白堊紀晚期,分布於中國黑龍江省嘉陰縣城南西9km處的漁亮子-小滾子溝一帶。其主要特徵是:為一大型的鴨嘴龍,體長10.50m,體高6.1m;頭骨低平,上枕骨及左右兩鱗骨間的眶上部位向下凹入;下頜上有35列牙溝;肩胛骨直厚;坐骨末端不擴展;薦脊椎8個。該標本采自黑龍江省嘉陰縣上白堊統漁亮子組,化石材料主要為下頜骨、頸骨、背椎、尾椎、肋骨、肱骨、脛骨、指骨等66塊骨骼。1984年裝架陳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