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葉跳蟲

黑葉跳蟲

黑葉跳蟲隸屬於葉甲科,是為害柑橘新梢的害蟲。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西、廣東、陝西、四川、雲南等地。

基本信息

黑葉跳蟲 黑葉跳蟲【Citrus leaf beetles】
鞘翅目葉甲科。別名惡性橘齧跳甲、惡性葉蟲、柑橘惡性葉甲、黃滑蟲、黃懶蟲等。

分布

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西廣東陝西、四川、雲南
寄主 柑橘類。
為害特點 成蟲食嫩、嫩和幼;幼蟲食嫩、嫩葉和嫩,分泌物和糞便污染致幼葉枯焦脫落。是為害柑橘新梢的害蟲。

形態特點

成蟲:體長2.8-3.8mm,長橢圓形,藍黑色有光澤。觸角基部至複眼後緣具1倒“八”字形溝紋,觸角絲狀黃褐色。前背板密布小刻點,鞘翅上有縱刻點列10行,胸部腹面黑色,黃褐色,後足腿節膨大,中部之前最寬,超過中足腿節寬的2倍。腹部腹面黃褐色。
:長橢圓形,長0.6mm,乳白至黃白色。外有一層黃褐色網狀黏膜。
幼蟲:體長6mm,頭黑色,體草黃色。前胸盾半月形,中央具1縱線分為左右兩塊,中、後胸兩側各生一黑色突起,胸足黑色。體背分泌黏液糞便黏附背上。
:長2.7mm,橢圓形,初黃白後橙黃色,末具2對叉狀突起。
生活習性 浙江、湖南、四川和貴州年生3代,均以成蟲在樹皮縫、地衣苔蘚下及卷葉和鬆土中越冬。春梢抽發期越成蟲開始活動,3代區一般3月底開始活動,各代發生期:第1代4月上旬到6月上旬,第2代6月下旬到8月下旬,第3代(越冬代)9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旬。廣東越冬成蟲2月下旬開始活動。各代發生期:第1代3月上旬到6月上旬,第2代4月下旬到7月下旬,第3代6月上旬到9月上旬,第4代7月下旬至9月下旬,第5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第6代11月上旬,部分發生早的可發生第7代。均以末代成蟲越冬。全年以第2代幼蟲為害春梢更重要,後各代發生甚少,夏、秋梢受害不重。成蟲能飛善跳,有假死性,卵產在葉上,以葉尖(正、背面)和背面葉緣較多,產卵前先咬破表皮成1小穴,產2粒卵並排穴中,分泌膠質塗布卵面,每雌產卵百餘粒,多者數百粒。初孵幼蟲取食嫩葉葉肉殘留表皮,幼蟲共3齡,老熟後爬到皮縫中、苔蘚下及土中化蛹。天敵有1種白黴菌在蛹上寄生。
防治方法
(1)清除霉樁、苔蘚、地衣,堵樹洞,消除越冬和化蛹場所。
(2)樹幹上束草誘集幼蟲化蛹,羽化前及時解除燒毀。
(3)藥劑防治,以卵孵化盛期施藥為宜,可噴灑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50%倍硫磷或45%馬拉硫磷乳油等1000倍液、2.5%魚藤酮乳油160-32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