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肩鋸鱗魚

黑肩鋸鱗魚

黑肩鋸鱗魚(學名:Myrispristis kuntee)為鰃科鋸鱗魚屬的魚類。鮮魚淡紅色,鰓孔背角到胸鰭基有一紅黑色帶狀斑;尾部鰭各一深紅大斑。分布於台灣恆春、蘭嶼到馬紹爾群島及南非德班等珊瑚區以及台灣恆春、蘭嶼等。

基本信息

黑肩鋸鱗魚(學名:Myrispristiskuntee)為鰃科鋸鱗魚屬的魚類。分布於台灣恆春、蘭嶼到馬紹爾群島及南非德班等珊瑚區以及台灣恆春、蘭嶼等。

形態特徵

黑肩鋸鱗魚黑肩鋸鱗魚

背鰭Ⅹ-Ⅰ-16;臀鰭Ⅳ-14—16;胸鰭15;腹鰭Ⅰ-7;尾鰭Ⅳ-19-Ⅲ,側線鱗38—39;鰓耙11—12+24—25.體長52.4—144mm:為體高2.3—2.5倍,為頭長3.1—3.5倍.頭長為吻長6.6—8.5倍,為眼徑2—2.1倍。體長橢圓形側扁;尾柄長大於高。頭背緣淺凸弧狀。吻鈍。口前位;上頜達瞳孔後緣;下頜突出,前端齒不伸入上頜凹內。犁骨齒群三角形而後邊圓凸和側邊凹。肛門鄰臀鰭。頭體蒙大櫛鱗,腋部內側無鱗。側線高僅後端側中位。背鰭第10棘最短,第3棘最長。臀鰭位後背鰭下方,第4鰭棘最長。尾鰭尖叉狀。胸鰭不達肛門。腹鰭寬短。鮮魚淡紅色,鰓孔背角到胸鰭基有一紅黑色帶狀斑;尾部鰭各一深紅大斑。分布於我國台灣恆春、蘭嶼;國外達馬紹爾群島及南非德班等珊瑚區。

金眼鯛目百科

金眼鯛目(Beryciformes) 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的1目。化石始於白堊紀。現有3亞目14科約38屬164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