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紅尾鴝

黑喉紅尾鴝

黑喉紅尾鴝(學名:Phoenicurus hodgsoni),小型鳥類,體長13-16cm。雄鳥前額白色,頭頂至背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或栗棕色,中央一對尾羽褐色,兩翅暗褐色具白色翅斑,下體頦、喉、胸均黑色,其餘下體棕色。雌鳥上體和兩翅灰褐色,腰至尾和雄鳥相似,亦為棕色,眼周一圈白色,下體灰褐色,尾下覆羽淺棕色。 赭紅尾鴝和歐亞紅尾鴝均與本種非常相似,野外容易混淆。但赭紅尾鴝前額無白色,頭頂至背黑色或暗灰色,翅上無白色翼斑;歐亞紅尾鴝下體黑色僅到喉部,不達胸部,翅上亦無白色翅斑。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黑喉紅尾鴝 黑喉紅尾鴝

雄鳥前額一直到眼上方白色或灰白色,頭頂、枕淺灰色,後頸、背、肩和腰上部灰色或暗灰色,下腰、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或栗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內翈淡黑褐色或褐色,兩翅暗褐色,外翈羽緣淡褐色,內側次級飛羽外翈基部白色,形成明顯的白色翼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具寬的灰色羽緣。額基、眼先、頭側、耳羽、頦、喉、一直到上胸概為黑色,其餘下體棕色或栗色,尤以下胸羽色較深,肛周至尾下覆羽較淡。 雌鳥額、頭頂、後頸、背、肩包括兩翅覆羽等上體灰褐色,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淺沙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與雄鳥相同,但羽色稍淡。眼先、頭側淺棕褐色,眼周有一乳白色眼圈。下體灰褐色微沾棕色或綠色,腹中部近白色,尾下覆羽淺棕色。 虹膜暗褐色,嘴、腳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5-25g,♀17-23g;體長♂130-162mm,♀132-160mm;嘴峰♂9-13mm,♀9-13mm;翅♂74-85mm,♀71-83mm;尾♂61-79mm,♀63-73mm;跗蹠♂21-25mm,♀21-25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和高原灌叢草地、林緣、疏林、河谷、灌叢、草叢和針葉林中,秋冬季節多下到中低山和山腳地帶的疏林、林緣灌叢和居民點及農田附近的小樹叢中活動,有時甚至出現在果園、庭院綠籬和路邊行道樹上。

分布範圍

黑喉紅尾鴝分布圖 黑喉紅尾鴝分布圖

中國分布:主要分布於中國青海東部、東北部和東南部,甘肅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和東南部,四川北部松潘、紅原、茂汶、西北部德格、中部峨媚、雅安、灌縣、成都、天全、寶興、康定、西南部西昌、會東、米易,雲南西北部麗江、金沙江、貢山、西部騰衝、潞西,西藏南部錯那、左貢、洞嘎、類烏齊、芒康、林芝、拉薩、卡達河谷、林周、旁多、昌都等地。留鳥,或許部分遷徙,冬季也見於陝西南部、湖北、湖南、四川東部和雲南東部。

國外分布:僅冬季見於緬甸、印度東北部、尼泊爾和不丹等地。

生活習性

食性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黑喉紅尾鴝的食物主要為步行蟲、甲蟲、蝗蟲、螞蟻、蛆等鱗翅目、雙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僅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

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成3-5隻的小群。多活動在地上草叢和灌叢中,也常在低矮樹叢間飛來飛去,有時甚至停息在高的樹枝上和在空中飛捕昆蟲。停息時尾常不停地上下擺動。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于山邊岩石、崖壁、岸邊陡崖和牆壁等人類建築物上洞和縫穴中。巢為盤狀或淺杯狀,主要由草根、草莖、草葉和苔蘚構成,內墊有羊毛和獸毛。巢的外徑為12.7cm,內徑7.7cm,高7.0cm,深4.0cm。每窩產卵多為4-6枚。卵藍色,大小為19-22mm×14-16mm。

種群現狀

黑喉紅尾鴝是中國特產鳥類,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南地區,冬季少量見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和緬甸北部等喜馬拉雅山腳地區。種群數量較豐富。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