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鉀鐵礬法

黃鉀鐵礬法

黃鉀鐵礬法所屬現代詞,指的是使鋅浸出液中的鐵形成黃鐵礬類晶體沉澱而被除去的鋅熱酸浸液除鐵方法。

黃鉀鐵礬法(jarosite proeess)使鋅浸出液 中的鐵形成黃鐵礬類晶體沉澱而被除去的鋅熱酸浸液 除鐵方法。在鋅焙砂進行高溫高酸浸出時,隨著鋅焙砂 中的鋅較徹底溶出的同時,也有大量鐵(5一209/L)進 入溶液。黃鉀鐵礬法是一種從鋅熱酸浸出液中除鐵的 有效方法,它與鋅焙砂熱酸浸出組成完整的鋅焙砂浸 出系統。 1853年在西班牙首次發現一種含水的鹼性硫酸 鐵復鹽礦物,被命名為黃鐵礬(j arosite)。1960年澳大 利亞電解鋅公司(Eleetrolytie zinC eo of Australia L記.)在里斯登(Risdon)的鋅精煉廠發展並套用了一 種稱為黃鉀鐵礬法(jarosite proeess)的從溶液除鐵的 新方法,用於除去鋅熱酸浸出液中的鐵。與此同時,挪 威鋅公司(Det Norske Zine一Kompani A.5.)的埃特雷 姆(Eitrheim)電鋅廠和西班牙阿斯土列安公司(As- turiana de Zinc 5 A.)也成功地開發了這種方法。這三 家公司均獲得了這種方法的發明專利權,並在世界范 圍內推廣套用。隨後在黃鉀鐵礬法的基礎上又發展了 轉化法和低污染鐵礬法。 黃鉀鐵礬法黃鐵礬的分子式為MeFe。(S 04)2 (OH)6,式中Me代表一價離子,如K+、Na+、Rb+、 Cs+、TI+、Li+、Ag+、NH獷、H3O+等。鋅熱酸浸出 液中的硫酸鐵在鹼金屬或錢離子存在下,溶液接近沸 騰溫度時,便轉變成黃鐵礬晶體析出: 3Fez(50;)3+MeZSO、十12HZO— ZMeFe3(50;)2(OH)6小+6HZSO; 析出的晶體經沉澱、過濾除去。 工藝條件在相同條件下,黃鐵礬形成的難易程 度和其一價離子半徑大小有關,離子半徑接近或大於 loopm者比較容易生成礬的結晶。如rK+=ls3pm, rN·+一98pm,rNH才一143prn等,它們常被用作除鐵沉 淀劑。影響黃鐵礬生成的最主要因素是鋅熱酸浸出液 的酸度、析出溫度、一價陽離子種類和濃度、是否加入 晶種等。為了儘可能降低硫酸鋅溶液中的鐵含量,黃鐵 礬析出過程必須在較低的酸度下進行,通常控制溶液 pH在1.5左右。從反應可看出,黃鐵礬析出本身就是 一個增酸過程,為了維持溶液的一定酸度需加入中和 劑以中和黃鐵礬析出過程中所產生的酸。常使用的中 和劑有鋅焙砂、氧化鋅等。在相同的酸度下,黃鐵礬在 酸液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急劇下降,即黃鐵礬在 酸中的溶解是個放熱過程。溫度升高,有利於黃鐵礬自 溶液中析出,故沉澱黃鐵礬常採用接近溶液沸點的溫 度。在各種鹼金屬中,以鉀鐵礬最穩定,這是由陽離子 本身半徑的大小和離子水化合半徑的數值所決定的。 由於鉀鹽較貴,工業上常採用含NH才、Na十的鹽類或 鹼類。黃鐵礬的析出速度和溶液中一價陽離子的濃度 有關,它的加入量必須滿足黃鐵礬分子式所規定的原 子比,即Me:Fe必須達到1:3。進一步增加一價離 子加入量,對黃鐵礬析出的效果並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由於在鐵礬沉澱時,往往有一部分草黃鐵礬〔(H3O) Fe。(50;)2(OH)6]生成,致使陽離子的實際消耗量 略低於上述比值。當黃鐵礬沉澱條件大體相同時,添加 晶種可以加快沉澱的進行。 鋅堵砂培砂,NH戶或N。十 竺心本育- 浸出渣鐵磯渣 (回收鉛、銀)(暫堆存) 黃鐵礬法原則流程 工藝流程世界各濕法煉鋅廠採用的黃鐵礬煉鋅 流程大體相同,原則流程如圖所示。它由鋅焙砂熱酸浸 出和鐵礬沉澱兩部分組成。鋅焙砂經中性浸出、熱酸浸 出後,99%以上的鋅被浸出進入溶液,浸出渣含不溶鋅 在1%以下,且富集了銀和鉛,可作為回收銀和鉛的原 料。為了從浸出液中分離鐵和部分雜質,一般工廠以硫 酸鈉為沉鐵劑,加入鋅焙砂使溶液的pH維持在LS 左右,於368K下沉澱3~5h,溶液中的絕大部分鐵便 以黃鐵礬沉澱析出,部分雜質以類質同像取代黃鐵礬 中的相應離子或被黃鐵礬吸附而與鐵同時沉澱。沉澱 後的上清液含鐵較低。一般在19/L以下,可返回中性 浸出。鐵礬沉澱中混有未溶解的鐵酸鋅和少量氧化鋅, 需經酸洗回收這部分鋅。酸洗條件是:溫度363一 368K,終酸大於459/L,時間2~3h。酸洗過程中有少 量雜質進入溶液。鋅冶煉回收率可達97%。 轉化法(conversion process)其實質是將鋅焙砂 浸出中的高溫高酸浸出和沉礬除鐵作業合併一起完 成,

即鐵酸鋅溶解和黃鐵礬沉澱同時進行,兩者的反應 分別為: 3(ZnO·FeZO3)+12HZSO;— 3ZnSO4+3FeZ(504)3+12HZO 3FeZ(504)3+xMeZSO4+(14一Zx)HZO— ZMe二(H3O)‘,一,,[Fe3(504):(OH)‘〕奮+(5+x)H:50。 式中Me二(H3O)(1一z)[Fe:(50‘):(OH)6〕為混合型 黃鐵礬。 在同一過程中,加入沉鐵劑,在363~368K溫度 下,控制酸度在459/L左右,反應5~8h,鐵由一種固 體化合物—鐵酸鋅轉化為另一種固體化合物—混 合型黃鐵礬,轉化率在”%以上。鋅冶煉回收率可達 96%一97%。轉化法具有工藝簡單、流程短、濃密和過 濾只需一套設備、投資省的特點,但由於浸出渣和鐵礬 渣在同一作業排出,只適合處理含鉛、銀低的鋅焙砂。 芬蘭奧托昆普公司的科科拉(Kokkola)鋅廠用此法生 產,鋅浸出率99%,年產電鋅16萬t。 低污染黃鉀鐵礬法為了進一步提高金屬回收率 和減少鐵礬渣對環境的污染,80年代以來,發展了一 種低污染黃鉀鐵礬法。該法是採用預中和使含鐵溶液 達一定負酸度,或通過稀釋來調整含鐵溶液的成分,

在 沉澱黃鐵礬時,不需添加中和劑就能達到令人滿意的 除鐵目的。這種方法是在使用黃鐵礬作晶種和有沉鐵 劑存在的條件下,將經調整後所得到的不穩定含鐵的 鋅溶液,加熱到接近沸點,溶液中的鐵(壓)可呈黃鐵 礬沉澱析出。析出的沉澱不經酸洗,鐵渣含鋅2%左 右,避免了由於酸洗時鐵和雜質的部分返回。該法不宜 用於處理含鐵較高的鋅焙砂。澳大利亞的里斯登(Ris- don)電鋅廠進行了中間工廠試驗,鋅冶煉回收率 98%,所產鐵礬渣仍含有害元素,但對環境的污染程度 有所減輕。 展望黃鐵礬法是世界上濕法煉鋅廠廣泛採用的 除鐵方法。這種方法在技術上比較成熟,除鐵效果好, 但所產的黃鐵礬渣對環境有污染。其發展趨勢是:(l) 完善渣場設施,消除黃鐵礬渣堆存對環境產生的污染; (2)產出對環境污染程度更輕的渣;丈3)開展綜合利用 黃鐵礬渣的研究,提高黃鐵礬法的綜合利用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