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窯村

黃窯村

黃窯村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湯池鎮小街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鎮北邊,距離村委會0.6 公里,距離鎮5公里。國土面積0.55平方公里,農民人均純收入3913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在省內務工17人,到省外務工1人。

基本信息

黃窯村:城鎮化的村莊
宜陽縣尋村鎮黃窯村地處城鄉接合部,交通方便快捷……除了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實施正在讓黃窯村2500多口人體驗著城裡人的生活方式。

主要介紹

近日,我們跟隨鎮政府辦公室人員剛走進這個城鎮化的村莊,便在村頭看到了熱火朝天的一幕——
拉水泥,和沙石,砌磚。一大幫村民正在修建一個小型休閒廣場。
村委會副主任楚公新告訴我們,這裡原來是一個臭水坑,蒼蠅、蚊子的孳生地,成了村裡的“龍鬚溝”。
從今年3月份開始的村容村貌整治讓“龍鬚溝”變了樣。如今,這片空地上已經柳樹成行,綠草如茵,蜿蜒的小徑邊點綴著石桌、石凳。
進了村,建設場面一個連一個。
一長溜平房,外牆刷成了乳白色,房頂則是醒目的天藍色。這是村里剛竣工的標準化衛生所。40多歲的農婦張香蘭正和幾名村民在衛生所門前廣場用磚石壘花池。張香蘭笑著說:“有個頭疼腦熱,在家門口就解決了。”
何謂“標準化衛生所”?楚公新解釋道:“醫務人員必須具備醫生執業資格,有能滿足村民一般看病需求的必要醫療設備。”
眼下,黃窯村正“籌劃”著另一項“大工程”——“既然地處城市的邊緣,就不能缺少現代氣息。農村怎么了?農村就得黑燈瞎火!?”經過村民大討論,大家一致通過“決議”:投資30萬元,村內街道全部安裝上新型節能路燈。
我們在村委會大院門口看到,已經到貨的60多盞路燈靜靜地“躺”在一隅,最遲8月底,夜晚經過這裡時,黃窯村的燈火將會讓人眼前一亮。
村內道路兩旁和溝渠基本綠化,住宅之間建有綠化帶,加上4處休閒綠地、3個花壇、1個休閒廣場,黃窯村正在變靚。
楚公新告訴我們,黃窯村結合實際,村貌整治建設走與城鎮化相結合路子,硬化主幹道路、支路和小路,配套施工排水設施、水泥垃圾池、小商店。
在村委會辦公室里的黃窯村新農村建設平面示意圖上,這些未來的道路早早被命了名——“黃興大道”、“華雅路”、“平安路”、“富民路”……

宜陽縣黃窯村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宜陽縣尋村鎮黃窯村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進度,目前,全村各項建設項目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民眾素質明顯提高,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新農村建設中,黃窯村大力發展經濟,積極落實糧種補貼、農業稅減免、糧食直補等工作,結合村情,建成了5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500畝苗木花卉基地,培育蔬菜種植示範戶120戶,蔬菜種植能手達250人。
村兩委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專門成立了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投入2萬元,組建了鑼鼓隊、秧歌隊等民眾性文藝團體,豐富了民眾的生產生活。同時,在全鎮開展了文明戶評選活動,民眾積極參與。目前,全村75%農戶達到了文明戶標準。村兩委還通過板報、標語、廣播,宣傳先進人物事跡,倡導良好的道德風尚,引導民眾崇尚真善美,做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新型農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