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樹

黃皮樹

川黃檗(學名:),芸香科黃檗屬喬木植物,樹皮開裂,無木栓層,內層黃色,有粘性,小枝粗大,光滑無毛。單數羽狀複葉對生,矩圓狀披針形至矩圓狀卵形,花單性,雌雄異株,排成頂生圓錐花序。漿果狀核果球形,密集,黑色,有核。 川黃檗別名:黃皮樹、檗木、川黃柏、華黃柏、黃柏、黃柏皮、黃柏樹、黃栢、黃檗、黃檗樹、黃櫱、黃皮、黃皮柏、灰皮蘗、灰皮樹、灰色檗、櫱木、小黃連樹、元柏、華黃桕、小黃蓮樹 川黃檗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為黃檗屬的植物,是一速生樹種,較耐陰、耐寒。宜在山坡河谷較濕潤地方種植。湖北、四川有相當數量的栽種。產於湖北、湖南西北部、四川東部。生於海拔900米以上雜木林中。

基本信息

形態

芸香科黃檗屬喬木植物,高10-12米。樹皮開裂,無木栓層,內層黃色,有粘性,小枝粗大,光滑無毛。單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7-15,矩圓狀披針形至矩圓狀卵形,長9-15厘米,寬3-5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排成頂生圓錐花序。漿果狀核果球形,直徑1-1.5厘米,密集,黑色,有核5-6.

分布

黃皮樹黃皮樹

生雜木林中,也有栽培的。分布於四川、雲南及湖北。

用途

黃皮樹黃皮樹

乾燥樹皮習稱“川黃柏”,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曬乾,供藥用,

【性狀】川黃柏 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厚3~6mm。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密的縱棱紋。體輕,質硬,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氣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腎、膀胱經。

黃皮樹黃皮樹

【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種子可榨油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