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岩

黃牛岩

黃牛岩位於三峽大壩下游1公里處的南岸,海拔1047米,是三峽壩區的制高點,有三峽"第一岩"的美譽。黃牛岩是俯瞰"高峽平湖"和"世紀大壩"的最佳地點。

介紹

黃牛岩黃牛岩
黃牛岩下的黃陵廟,古稱黃牛廟。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用以祭祀黃牛開峽平江的千古功德。東漢末年諸葛亮率師入川復建。現有山門、禹王殿武侯祠、民居等古建築。殿內兩根楠木柱上,遺留有公元1870年長江特大洪水痕跡

傳說

巫山神女瑤姬金釵殺死了十二條妖龍,龍血把江水都染紅了,

黃牛岩黃牛岩
過了三年江水還有血腥味兒。妖龍的骨頭變成龍骨石,把西陵峽口堵死了,江水流不出去,猛往上漲;峽江兩岸儘是水,沒有一塊乾地方。大禹正在黃河兩岸治水,聽到這個音信,帶著治水的民丁,日夜趕路,到三峽疏河治水。哪曉得龍骨石比一般的石頭還硬些,鋤頭挖下去火星子直冒,只留下一點白印子。大禹的手上腳上儘是傷,他一連九年沒有回家。這事感動了天上的星宿,他下凡塵幫助大禹治水。星宿變成了幾十丈長的一頭黃牛。它把腦殼一埋,尾巴一夾,四條腿使勁,用牛角一砣一砣地挖龍骨,用頭一處一處地抵龍骨石,到底觸開了夔門,推開了三峽,一直把龍骨推出西陵峽口,推成了荊門十二碚。江里淤的泥沙在宜昌澄下來,成了一塊平原。

黃牛幫大禹治好了長江水,長長噓了一口氣。四面八方的百姓都趕來謝它。黃牛把腦殼一昂,四腳幾蹦,躍上了高岩,鑽到樹林子去了。大禹為尋找黃牛,追上懸崖口,只見板壁岩上留下了清楚的黃牛身影。

從此,人們把那山叫做黃牛山,那岩叫做黃牛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