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神

巨靈為黃河之神,始見於張衡《西京賦》。 巨靈為黃河水神之說民間並不流行。 河伯為黃河水神,為南北各地之共同信仰。

又稱“河神”。為古代最有影響的河流神。殷王朝建立,立有河神廟,河神祭祀十分重要,且有人祭現象。後世河神傳說極為繁雜,黃河之神有許多位,主要有巨靈河伯。巨靈為黃河之神,始見於張衡西京賦》。據《搜神記》載,今二華之山,本為一山,掃住黃河使之繞道他行,巨靈遂手按山頂,以腳踢山使本分為兩半,使河水穿山而行。因造山川,出江河,被尊為黃河神。巨靈為黃河水神之說民間並不流行。河伯為黃河水神,為南北各地之共同信仰。河伯始見於《楚辭》,戰國至秦漢,民間所傳河伯形象多為白龍、大魚或人面魚身。河伯名馮夷(或作冰夷、無夷)始見於《莊子》、《楚辭》等典籍。據《搜神記》裁,弘農馮夷,華陰潼鄉堤首人,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為河伯。《五行書》有“河伯以庚辰日死,不可治船遠行,溺沒不反”之說。魏晉以後,道教對民間諸神廣為吸收,納入其神仙體系,河伯被視為得道成仙的仙官。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將其列在太清右位。唐時民間所傳馮夷為“水官”。唐以後,江河湖海各處水神為龍王所占據,除道書、小說偶有提及外,河伯已在民間信仰中失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