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氣旋

黃河氣旋

黃河氣旋,也稱“黃河低壓”。生成於河套及黃河下游地區的鋒面氣旋。全年均可出現,以6~9月為最多。

基本信息

簡介

形成過程

黃河氣旋黃河氣旋
其形成過程是:在黃河中、上游先有倒槽產生,然後有冷鋒入槽。與之相對應的高空形勢特點是,在北緯35°~40°間有一近似東西向鋒區,其上有低槽東移,不斷發展加深,槽前後冷暖平流加強形成氣旋。其路徑大體沿黃河東移進入渤海灣或黃海北部,再向東北進入朝鮮和日本海,或偏北移動進入松遼平原。黃河氣旋對華北和東北南部天氣影響很大,夏季與南方“副高”輸來的水汽交綏,常出現大雨或暴雨,有時產生強烈大風。

熱帶氣旋

黃河氣旋在黃河流域生成的氣旋:①發生於河套北部,是北支鋒區上有高空槽經過河套北部並加強時,在地面靜止鋒上產生的氣旋波,向東北或偏東方向移動,夏季此類氣旋可給內蒙古中部和華北北部地區帶來較大的雨量。②發生於晉陝地區,是黃河上游緩慢東移的暖性倒槽中有急速南下的冷鋒進入後形成的,僅能產生一些零星降水。③發生於黃河下游華北平原地區,這類氣旋占黃河氣旋總數的一半以上,多出現在夏半年,常由於冷鋒移入由西南向華北的低壓倒槽內、或從東北伸向華北的“V”形低壓槽中而形成。這類氣旋約有30%能在中國境內發展加深,當氣旋東移或進入東北地區時,往往造成渤海和遼東半島大風,風力一般為6、7級,氣旋中心所經之地常有大雨或暴雨。

南支鋒區

江淮氣旋長江中下游、湘贛地區及淮河流域產生的氣旋的總稱,均屬南支鋒區上的波動,一般都由西風帶高空槽或西南渦向東移動時,在地面靜止鋒上誘發而成。或是地面冷鋒進入暖性低壓槽後,鋒面發生波動形成。在長江下游和淮河流域發生的氣旋占江淮氣旋總數的75%以上,主要發生在春夏季節。氣旋生成後,絕大多數向東北偏東方向移動入海,是造成江淮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氣系統之一。有時氣旋西部或北部會有6~8級偏北或偏東大風,氣旋東部有5~7級的偏南大風。

分析結果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資料和GMS紅外黑體亮度溫度(TBB)資料等,對1991年6月9-11日的一次黃河氣旋暴雨過程進行了診斷分析。結果表明:黃河氣旋的發生髮展是大氣斜壓性強烈發展的結果,強的高空輻散與正渦度平流共同作用形成了黃河氣旋,對流層低層的暖平流促進了黃河氣旋的進一步發展,並對其移動方向有引導作用;暴雨出現在黃河氣旋的初生、發展階段,產生於氣旋前部暖區的盾狀雲系中;暴雨的水汽有西南和東南兩個來源,其中西南水汽通量大於東南;暴雨區上空大氣具有很強的對流不穩定性,中尺度對流雲團的發生髮展,造成了氣旋降水分布的不均勻性和強降水中心,降水造成的凝結潛熱釋放對氣旋的發展有正反饋作用。

現象

浮塵降青島

黃河氣旋黃河氣旋
被褥剛曬出去不到10分鐘,原本潔白的被褥就成了土黃色!2008年4月26日上午,伴著風力增大,青島市上空被土黃色的浮塵覆蓋,空氣品質明顯下降,這讓很多市民極不適應。這次浮塵過程主要是黃河氣旋從內陸地區“空運”來的,加之目前各工程項目扎堆施工所致。上午10時許,島城上空灰濛濛一片,空氣中瀰漫著土腥味兒。受浮塵影響,太陽變成了白色,如一輪滿月。據市氣象台預報科專家介紹,“白日如月”的現象是由於陽光在穿過厚厚的大氣層時,被塵沙攔截,使太陽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另據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上午市環境監測站的檢測數據顯示,截至中午12時,市區空氣污染指數為97,空氣質量為Ⅱ級,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受黃河氣旋和中等強度冷空氣的共同作用,白天華北部分區域產生揚沙天氣,這些沙塵通過高空風向南、向東擴散,本市10時許開始出現浮塵,11時的能見度減弱為5公里。14時後,風力有所減弱,沙塵也開始減輕,能見度達到七八公里。另外,受冷空氣影響,萊西、平度等地出現陣雨過程,雨量不大,但對緩解浮塵天氣起到了很大作用。浮塵天氣也與目前島城工程項目扎堆施工有關。 據介紹,預計當天夜間風力減弱,黃海氣旋東移,華北、山東西部區域的揚沙天氣結束。明天以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回升,全市範圍的最高氣溫都在20℃左右,27日會有一股弱冷空氣影響青島市,天氣轉陰,局部有短時小陣雨過程,28日又將迎來晴好天氣。

大連暴雪

黃河氣旋中心正鼎盛期大連降下二月里最大暴雪
2006年2月,由於黃河氣旋在東移過程中其中心路徑經過大連,並且到大連時已發展到鼎盛期,所以大連的降雪量最大,其中市區降雪量達16.4毫米,是1991年以來冬季最大的一場暴雪,也是大連有氣象資料以來2月份最大的一場暴雪。同時在本次瑞雪受惠區域內大連是佼佼者。
大連市區是這場雪降雪量最大的地區,達16.4毫米。氣象上的降雪量一般根據雪轉化為水之後的降水量而分為4個等級:24小時內降水0.12.4毫米稱為小雪;2.54.9毫米稱為中雪;5.09.9毫米稱為大雪;10毫米以上(含10毫米)稱為暴雪。但即使是暴雪的量級也僅僅相當於雨量中的中雨。因為粗略估計,10毫米深的積雪僅能融化為1毫米的水。由於這個冬天在影響本市的天氣系統中,導致大雪的天氣系統較多,所以這個冬天給人的感覺是“大雪紛紛”,甚至在“三九”未冷的情況下,卻出現“五九”的低溫、“六九”的暴雪天氣。“這並不值得奇怪。”氣象專家介紹說。

五九冷雪天

首先大家熟悉的“九九歌”是根據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氣候特點總結的,但大連三面環海,天氣受海洋影響,因此氣候變化較之內陸地區來得晚。在歷史上,出現“五九”冷雪天也是正常的。此外,儘管通常“寒冷乾燥少雨雪”是本市冬季的天氣特點,但這個冬天東北冷渦(帶來去年12月份的大連同期54年最大降雪)、黃河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相繼到來導致了大雪紛紛。特別是導致暴雪的黃河氣旋,在東移過程中其中心路徑正好經過大連,並且到大連時又正好發展到鼎盛期,所以大連的降雪量也就“相當”大了。這些天氣系統不僅影響了大連,而且整個環渤海地區均受到影響,煙臺、青島等地的持續大雪天氣也是受到這些天氣系統的影響。

影響天氣

在這個時節來場暴雪是利多弊少的,尤其對當年農業生產益處頗多。氣象專家解釋說。這些好處包括:雪能蓄水抗旱。大雪降到田間,成為一個天然的覆蓋層,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蒸發;雪融化時,雪水又滲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對冬小麥、冬油菜等作物生長十分有利,而且能夠滿足作物返青後對水分的需求,起到了蓄水抗旱的作用。雪能防寒、保溫。剛降到大地的雪鬆軟、空隙多,空隙中的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從而使土壤中的熱不易散發,同時還阻止了寒氣侵入土壤,因而雪可防寒、保溫,保護作物免受更低的溫度侵害,有利於作物的安全越冬。雪能生成氮肥
雪可吸附空氣中大量的游離氣體,通過化學反應,生成氮化物,當雪融化時,這些氮化物便隨雪水滲入土壤中,從而增加了土壤肥力。據資料顯示,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7.5毫升,是一升雨水的5倍。雪能消滅蟲卵。積雪阻塞了地表空氣的流通,可使一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窒息而死。雪融化時,由於要消耗大量的熱量,而使土壤溫度驟然降低,此時,可把土壤表面與作物根茬里的害蟲和蟲卵凍死,使農作物生長時的蟲害大大減少。雪能增加產量。據科學試驗表明,雪水中含重水少,每公斤雪水中含重水(氚)是普通水的1/4,而重水有抑制作物生長的作用,所以用雪水浸種、澆灌和進行葉面噴灑各種作物和水果時,都有增加產量的效果。雪能提高品質。用雪水澆灌農作物可提高作物的品質。有人作過調查,新疆的哈密瓜和無核葡萄(乾)之所以甘甜味美,就是有大量的雪水澆灌的作用。用雪水澆灌的糧食和果類也都會明顯提高品質。

感冒減少

據大連市兒童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的訊息,近日就診的感冒患者明顯減少,有因天氣冷患者不願出門的因素,但從另一方面看,大雪淨化了空氣,防止了一些病菌的傳播也是比較重要的原因。當然,暴雪對於城市交通的影響會比較顯著。此外,農村越冬大棚也要注意及時清雪,否則出現坍塌會造成較大損失。

黃河文化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國文化的搖籃,黃河文化源源流長,“黃河清,天下平”是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夢想,天下太平並不難,但是黃河問題越來越嚴重則是不爭的事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了黃河56年沒有決口的奇蹟。長期以來,治黃一直是以治標為指導思想,其實是給後人留下更大的隱患,現在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