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

紫檀木

紫檀別名“青龍木”,屬蝶形花科,亞熱帶常綠喬木,高五六丈,葉為複葉花蝶形,果實有翼,木質甚堅,色赤,紫檀木入水即沉。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之一,主要產於南洋群島的熱帶地區,由於數量稀少,見者不多,遂為世人所珍重。紫檀是豆科紫檀屬中特別硬重的一類樹種統稱,是紅木中最高級的用材。是一種顏色深紫黑的硬木。最適於用來製作家具和雕刻藝術品。用紫檀製作的器物經打蠟磨光不需漆油,表面就呈現出緞子般的光澤。因此有人說用紫檀製作的任何東西都為人們所珍愛。據史料記載,紫檀木主要產於南洋群島的熱帶地區,其次東南亞地區。我國廣東、廣西也產紫檀木,但數量不多。印度的小葉紫檀,又稱雞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貴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級的。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基本信息

信息介紹

紫檀的花紫檀的花
喬木,高15~25米,直徑達40厘米。單數羽狀複葉;小葉7~9,矩圓形,長6.5~11厘米,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無毛;托葉早落。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梗及序軸有黃色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萼鍾狀,微彎,萼齒5,寬三角形,有黃色疏柔毛;花冠黃色,花瓣邊緣皺摺,具長爪;雄蕊單體;子房具短柄,密生黃色柔毛。莢果圓形,偏斜,扁平,具寬翅,翅寬可達2厘米。種子1~2。生坡地疏林中或栽培。分布廣東、雲南等地。

【採集】夏、秋季采。
【化學成分】紫檀含紫檀素、高紫檀素、安哥拉紫檀素。同屬植物PterocarpussantalinusL.f.心材含紫檀紅、去氧紫檀紅、山托耳、紫檀芪、紫檀素、高紫檀素、紫檀醇。
【藥理作用】同屬植物PterocarpussantalinusL.f.的水提取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可使腹水生成減少,生存時間延長,死亡率有所降低。
【名家論述】①《綱目》:"白檀辛溫,氣分之藥也,故能理衛氣而調脾肺,利胸膈。紫檀鹹寒,血分之藥也,故能和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
②《本草經疏》:"紫真檀,主惡毒風毒。凡毒必因熱而發,熱甚則生風,而營血受傷,毒乃生焉。此藥鹹能入血,寒能除熱,則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瘡、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與番降真香同為極細末,敷金瘡良。"。

概述

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之一,主要產於南洋群島的熱帶地區,其次是越南。中國廣東廣西也產紫檀木,但數量不多。
主要產於印度馬來半島菲律賓等地,中國湖廣、雲南一帶也有少量出產。紫檀的材質緻密堅硬,比重(密度)大於水。色調呈紫黑色,類似犀角色,微有芳香,深沉古雅,心材呈血赭色,有光澤美麗的回紋和條紋,年輪紋路成攪絲狀,棕眼極密。無痕疤。用酒泡則紫色出,並可粘到碗上。其樹脂或木材削片和銼末入藥,可治瘡毒。紫檀木主要用作製造高級家具及其它精美雕刻藝術品
紫檀直徑通常為15厘米左右,樹幹扭曲少有平直,空洞極多,素有“十檀九空”之說。在市場上出售的小葉紫檀首飾,除了以兒孫福為代表的三大名檀外,多為民間古老的製作粗造小葉紫檀家具而販制,大部分為假冒小葉紫檀商品,這點尤其要注意!
紫檀是珍惜物種,生長周期非常漫長,每百年才長粗大約三厘米,近千年方能成材,紫檀的樹皮呈灰綠色,樹幹彎曲不直,因此很難取到大直徑的木材,它的邊材狹窄,木質堅硬,內部結構緊密,密度大落水即沉,心材呈鮮紅色或是桔紅色,長期暴露於空氣中後顏色會變深,出現紫紅褐色的條紋。紫檀主要還可分為大葉紫檀和小葉紫檀,小葉紫檀的木紋較淺,色澤鮮麗,年輪幾乎微不可見,木質細膩,材質優良。

詳細介紹

紫檀木家具紫檀木家具

紫檀屬於熱帶植物,百年不能成材,一棵紫檀木要生長几百年以後才能夠使用。而且十檀九空,空洞和表皮之間,那點地方,那點肉才可以使用。所以自古以來都有寸檀寸金之說。歐美人最初沒有見過紫檀大料,因而認為紫檀無大料,用紫檀只能做一些小巧器物。傳說在拿破崙墓前有一個五寸長的紫檀棺木模型,就使參觀者大為驚訝,以為稀有。
中國古代認識和使用紫檀木始於東漢末期,晉·崔豹《古今注》有記載,時稱“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到了明代,此木為皇家所重視,開始大規模採伐。由於紫檀木數量稀少,很快將國內檀木採光,隨後即派官吏赴南洋採辦,此後遂成定例,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所採辦的木料並非都為現用,很多存儲備用。這種採辦,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掠奪性質,因此,南洋群島所產佳木幾乎被採伐殆盡,其中尤以紫檀木為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被捆載而去。查世界產紫檀之地,主要為南洋群島,因此,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產紫檀木的絕大部份都匯集到中國,分儲於廣州和北京。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為明代所采,雖然清代也曾由南洋採辦過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節屈不直,這是由於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採伐過量,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枯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界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據統計,我國每年網購加上實體店購買手串類的交易額達幾十個億之多,但基本上十檀九假,除了以兒孫福為首的三大名檀,基本上普通買家很難能買到正品。
木之極品-小葉紫檀:其實紫檀木也分很多種,就像紅木一樣,弄不好就被忽悠了。紫檀木被《中國樹木分類學》分類為“紫檀屬豆科植物,約有十五種”。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紫檀木只有一種,那就是我們所說的“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為檀科紫檀屬植物,以檀香紫檀最優。最早對於紫檀的記載是晉·崔豹的《古今注》,時稱“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
紫檀非千年不能成材,並且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在各種硬木中紫檀木質地最為細密,木材的份量最重,入水即沉。小葉檀木紋不明顯,色澤初為橘紅色,久則深紫色如漆,幾乎看不出年輪紋。脈管紋極細,呈絞絲狀如牛毛。並且小葉紫檀還是一味名貴的中藥,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紫檀能止血、止痛、調節氣血。
“紫”寓意著祥瑞,在加上紫檀特有的優良木性及稀有程度,所以在明清兩朝,紫檀木便倍受皇家所珍視。兩朝的皇帝都不惜重金,集天下之能工巧匠打造各種紫檀家具、飾物。這些東西在當時來說,就實屬極品,更何況流傳至今?加之這些,好像給紫檀木蒙上了一曾更加神秘的色彩。其實歐美人士重視紫檀的程度較中國尤甚,據說拿破崙墓前有個15厘米長的紫檀棺槨模型,參觀者都無不驚訝而羨慕,以為稀有。所以說對於紫檀木“寸木寸金”這樣的說法絲毫不為過。
小葉紫檀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將立即分解成粉紅色,且與酒形成較粘的膠狀物,傾倒時能連成線。這是鑑別紫檀木的有效方法。
紫檀木分新、老兩種。老者色紫,新者色紅,都有不規則的蟹爪紋。紫檀木的特徵主要表現為顏色呈犀牛角色澤,它的年輪紋大多是絞絲狀的,儘管也有直絲的地方,但細看總有絞絲紋。紫檀鬃眼細密,木質堅重。鑑別新老紫檀的方法,新紫檀用水浸泡後掉色,老紫檀浸水不掉色;在新紫檀上打顏色不掉,老紫檀打上顏色一擦就掉。
與紫檀木同類的木料還有檀香,為常綠灌木,產於中國廣東、雲南等地。其葉為長卯形,葉尖無花瓣,萼裂為四片,實為核果。木質堅重,清香,有黃白二種。多用作香料,或製成扇骨、箱匣等小器。木質不如紫檀木。
《博物要覽》和《諸番志》把紫檀劃歸檀香類,認為紫檀是檀香的一種。《博物要覽》載:“檀香有數種,有黃、白、紫色之奇,今人盛用之,江淮河朔所生檀木即其類,但不香耳。”又說:“檀香出廣東、雲南及占城、真臘、爪哇、渤泥、暹羅、三佛齊、回回諸國,今嶺南等處亦皆有之。樹葉皆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澤”,“檀香皮質而色黃者為黃檀,皮潔而色白者為白檀,皮府而紫者為紫檀木,並堅重清香,而白檀尤良。”《諸番志》卷下說:“其樹如中國之荔枝,其葉亦然,紫者謂之紫檀。”
據《中國樹木分類學》介紹:“紫檀屬豆科中的一種。約有十五種,多產於熱帶。其中有兩種產於中國,一為紫檀,一為薔薇木。”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賞》說:“美國施赫斯弗曾對紫檀作過調查,認為中國從印度支那進口的紫檀木是薔薇木。”從目前國內現存的紫檀器物看,至少有一部分是薔薇木。其他紫檀料是否屬同一樹種還有待於植物學家作進一步的鑑定。
紫檀木樹種雖多,但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尤其是色彩,都呈紫黑色。製作紫檀家具多利用其自然特點,採用光素手法。紫檀木質堅硬,紋理纖細浮動,變化無窮,尤其是它的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而美觀。如雕花過多,掩蓋了木質本身的紋理與色彩,為匠人所不取。

生長環境

紫檀屬常綠亞喬木,主要生長於東南亞熱帶、亞熱帶地區,現今主要的產地有印度、菲律賓、泰國等國家,在我國的廣東一帶也有少量出產,紫檀是珍惜物種,生長周期非常漫長,每百年才長粗大約三厘米,近千年方能成材,紫檀的樹皮呈灰綠色,樹幹彎曲不直,因此很難取到大直徑的木材,它的邊材狹窄,木質堅硬,內部結構緊密,密度大落水即沉,心材呈鮮紅色或是桔紅色,長期暴露於空氣中後顏色會變深,出現紫紅褐色的條紋。紫檀主要還可分為大葉紫檀和小葉紫檀,小葉紫檀的木紋較淺,色澤鮮麗,年輪幾乎微不可見,木質細膩,材質優良。

歷史

紫檀木 紫檀木

明代(公元1368——1644),紫檀為皇家所重視。海上交通的發展和鄭和七次下西洋,促進了與南洋各國的貿易溝通和文化交流。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也時常有一定數量的名貴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優質木材也基本採伐殆盡。

尤其是紫檀木,幾乎全被捆載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當時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多數盡匯集於中國。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采,有史料記載,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採過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採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枯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人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分布

在各種硬木中紫檀木質地最為細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紋不明顯。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將立即分解成粉紅色,且與酒形成較粘的膠狀物,傾倒時能連成線。這是鑑別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產地主要在印度,中國的雲南、兩廣等地也有生產。紫檀是豆科的一屬,約有十五種,多產於熱帶。其中有兩種分法。紫檀,俗稱小葉檀;一為薔薇木,俗稱大葉檀。小葉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徑多在20厘米以內,再大就會空心而無法使用,小葉檀木紋不明顯,色澤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幾乎看不出紋理。一般認為中國印度進口的紫檀木是薔薇木,即大葉檀。大葉檀紋理較粗些,顏色較淺些。打磨後有明顯木線,即棕眼出現。

類別

;紫檀木家具

紫檀 主要分為大葉紫檀和小葉紫檀。大葉紫檀薔薇木,大葉檀紋理較粗些,顏色紫褐色,褐紋較寬,脈管紋粗且直。打磨後有明顯脈管紋棕眼。小葉紫檀紫檀木,俗稱小葉檀;小葉檀木紋不明顯,色澤初為橘紅色,久則深紫色如漆,幾乎看不出年輪紋。脈管紋極細,呈絞絲狀如牛毛。小葉檀細分為:牛毛紋小葉檀,檀香紫檀。檀香紫檀為上品木質極細,易出光澤。

曾經有學者把紫檀分為了很多種,例如牛毛紋紫檀、犀角紫檀、雞血紫檀、金星紫檀等等,這樣就非常容易令大家誤解。我認為一些文獻的目的不能僅僅是證明自己、傳播知識,另一方面也要有歷史與社會責任感。上述紫檀名稱不能成為紫檀的分類,只能是紫檀的某一個特徵,根據生長環境、土質的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的生理特徵。如果不謹慎用詞就會造成學術上的混亂,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不利於有效的傳播知識。
例如現在林科院對紫檀的檢測標準:“單列同形短射線(高度一般不超過10個細胞),疊生排列;主要為帶狀薄壁組織,常含菱晶。紅木標準對紫檀木界定只要同時符合三個條件:1、具有深色心材的紫檀樹種。2、含水率在12%時木材氣乾密度大於1。3、管孔平均弦向直徑不大於160μm。符合上述條件的,即使暫未列入標準的樹種,也可叫做紫檀”。在人與人之間缺少信任、理解,凡事都要依靠科學方法來驗證的今天,對於這個1800元的鑑定費用與鑑定標準。我只能用三句話來概括我的感受:“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紫檀的主要產地是南洋群島的熱帶雨林,這裡指的是野生林,成材在千年左右。中文學名:檀香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usL,其心材導管中含有紅色樹膠和紅色紫檀素。有人稱為金星紫檀。實際上“金星”之見與否,與心材的形成時間、鋸切的部位有關。因生長條件影響樹木細胞的生長,而形成的交錯、扭曲紋理,有人藉此稱為牛毛紋紫檀。實質上都是檀香紫檀,這種牛毛紋理特徵通常被作為紫檀的鑑別方法之一,其實這並不客觀,很多產自高海拔地區、生長緩慢的紫檀都沒有牛毛紋,料質更加細膩。
檀香紫檀的名字開始很簡單,就叫紫檀。但我們今天所謂的小葉紫檀、大葉紫檀又是怎么回事呢?1996年,有人從馬達加斯加進口了一種木質堅硬,其心材新切面呈橘紅色,久轉為深紫色,其紋理特徵與我國古典家具中所用紫檀木較相近,此木經故宮研究院鑑定為紫檀木。從此“某某貿易部經過艱辛努力,終於從印度洋島嶼的密林中發現紫檀木種,併購回數百噸紫檀原材,這是明清以來首次大批進口紫檀原材。經北京故宮博物院明清古典家具專家鑑定,確認是中國明朝時期使用過的老紫檀木,從而否定了百年來真正紫檀早已絕跡的說法”的訊息被大肆傳播。很多人開始囤購這種“紫檀木”併購買這些“紫檀”製作的家具或工藝品。
這則訊息當時在雜誌、電視廣告、國際網際網路中稱這種所謂的“紫檀木”為明清皇家廣泛使用,故宮中的許多紫檀家具就是使用的這種所謂的“海島性紫檀”(其實“植物分類學”中根本沒有這種植物,純屬杜撰)。結果驚動了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於是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通知馬達加斯加政府停止採伐紫檀木和紫檀貿易。
之後,馬達加斯加向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遞交書面報告,說明本國不產紫檀木、其出口到中國及其它國家的深色硬木均不是紫檀木。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還特地請法國熱帶木材研究所專家到馬達加斯加考察並起草了一份詳細報告交給聯合國,證實馬達加斯加的報告屬實。馬達加斯加為了糾正誤導,正式將“盧氏黑黃檀”的全部資料提供給中國林業研究部門,從此真相大白。
但事已至此,對於這種木材,在國內已是囤的囤,買的買。事情的真相對一些人的信譽、利益構成了很大威脅。幾個人的想法或是利益,竟然成了一個國際玩笑,面對真相,又該如何化解這一尷尬境地呢。
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紅木國家標準(紅木GB/T18107-2000)匆匆出台,國家紅木標準規定了5屬8類33種木材品種為紅木。其中就包括了這種本不是紫檀的“紫檀木”,將其歸為黃檀屬中的黑酸枝木,學名為“盧氏黑黃檀”。這樣一來,這“盧氏黑黃檀”也就成為了紅木,成為了名貴木材。但這畢竟使它從紫檀變成了酸枝木,落差還是比較大的,於是,真正的紫檀木(檀香紫檀)便多出了一個叫法“小葉紫檀”。為什麼要叫“小葉紫檀”呢,因為還有一個“大葉紫檀”的叫法要存在,就是黑酸枝類的盧氏黑黃檀。
2001年,曾有人將這一顛倒黑白過程公開過,其實當時已有很多人了解“盧氏黑黃檀”的真相了,現在看來,對此事真相了解的人並不多。提及“小葉紫檀”與“大葉紫檀”名稱的由來,多數人還只是蒙蔽在所謂的:“小眼兒紫檀與大眼兒紫檀的兒話音演變論”的美好故事裡。

花梨紫檀

花梨紫檀,此種紫檀棕眼粗大似老花梨,略有絞曲,質重色淺,易褪色,質地較其他紫檀粗,不適合做精細雕刻,不如金星紫檀和雞血紫檀名貴,製作年份也晚,多在晚清以後。

牛毛紫檀

這種紫檀木棕眼極細且長,略帶一些彎曲,很像牛毛狀,就叫做“牛毛紫檀”,名貴度僅次於金星紫檀,家具上用的也較多。

雞血紫檀

雞血紫檀,這種紫檀雖不具“金星”、“絞絲”及“緞光”紋,但其色暗紫帶紅,飽滿濃重。質地細膩有油性,尤其是臨近邊材部位,常有一塊塊長短不等的不規則暗朱紅色斑馬紋,奇趣可觀。雞血紫檀不常見,數量不太多。知名度不如金星紫檀那么大。其材徑略大,多做面心等大料,是小中見大的大。

金星紫檀

金星紫檀是比較名貴的紫檀木品種。“金星”指的是這種紫檀木破開後,經打磨每一個棕眼孔內都會閃爍金星金點。其實所謂的亮點,是樹木導管纖維間的膠狀結晶,其他木材都有,只不過此種木材名貴,被人神話,過分美譽了。金星紫檀的棕眼呈絞絲或“S”紋。側一角度觀察,則呈起伏狀的“豆瓣”紋,陽關下似緞子的閃光,十分華美。其質地細膩光潤,色澤紫黑,做成器物,使舊,出“包漿”後,顏色呈暗灰色,古樸沉穆,尤其適用於精雕細刻。因其橫豎紋理不明顯,橫絲“穿枝過梗”,“過橋”都站得住,故深受人們喜歡。另外,其質重色深也極適合做金玉古玩的托座,故被故宮廷大量使用。由於質細堅,還可以製成“響板”等樂器,聲清脆堅實,不似金玉勝似金玉,是其他木材代替不了的。還有,其木屑研粉可入藥,是名貴的藥材。

主要價值

木材堅硬緻密,心材紅色,為優良的建築、樂器及家具用材;樹脂和木材藥用。

使用價值

印度紫檀木材心邊材明顯,邊材白色或淺黃色,可旋切制單板,並有良好的黏合性,心材紅褐色到紫紅褐色,紋理交錯,結構均勻,散孔材至半環孔材,常具辛辣香氣,新切面具光澤,表面磨光後十分光亮,氣乾密度大於0.76g/立方,易加工,用於製作高級家具,雕刻和裝飾品。
紫檀,全稱檀香紫檀,又叫印度小葉紫檀,在國際木材市場上是極為珍貴的紅木。是高級紅木家具和細木工用材,市場上十分緊缺,木材價格在50萬—100萬/立方米,並且有價無貨,用於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症,也可作高級油漆的香料的混合劑,樹冠擴展,濃綠,優美,是一個優良庭院綠化樹種。在北熱帶地區有較高栽培價植,可適當發展,在南亞熱帶地區可選擇無霜凍的小氣候環境種植。

藥用價值

性味:鹹,平。
1、《別錄》:“味鹹,微寒。”
2、《日華子本草》:“無毒。”
3、《本草逢原》:“鹹,平,無毒。”
4、歸經《本草經疏》:“入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

消腫,止血,定痛。治腫毒,金瘡出血。
1、《別錄》:“主惡毒,風毒。”
2、陶弘景:"摩以塗風毒諸腫;又主金創止血;亦療淋。"
3、《日華子本草》:“醋摩敷一切卒腫。”

用法及禁忌

1、外用:研末敷或磨汁塗。內服:煎湯。
2、宜忌:《本草從新》:"癰腫潰後,諸瘡膿多及陰虛火盛,俱不宜用。"

化學成分

紫檀含紫檀素、高紫檀素、安哥拉紫檀素。同屬植物PterocarpussantalinusL.f.心材含紫檀紅、去氧紫檀紅、山托耳、紫檀芪、紫檀素、高紫檀素、紫檀醇。

選方

1、治金瘡,止痛止血生肌:紫檀末敷。(《肘後方》)
2、治卒毒腫起,急痛:紫檀,以醋磨敷上。(《肘後方》)

各家論述

1、《綱目》:“白檀辛溫,氣分之藥也,故能理衛氣而調脾肺,利胸膈。紫檀鹹寒,血分之藥也,故能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
2、《本草經疏》:“紫真檀,主惡毒風毒。凡毒必因熱而發,熱甚則生風,而營血受傷,毒乃生焉。此藥鹹能入血,寒能除熱,則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瘡、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與番降真香同為極細末,敷金瘡良。”

用途

紫檀木最早只用於製作些小件物,後來,紫檀木的色澤與良好的物理特性頗受宮廷及民間的喜愛,地位隨之攀升。到了明晚期,文人發現了紫檀木的沉穆雍容之美,倍加推崇,紫檀木多製成文房用具,如鎮紙、筆筒、爐、瓶、盒等。清代初年,紫檀木用在家具上較多,大多被製成桌椅、幾架、箱櫃、盒匣等。

保養

‘紫檀木
紫檀木材內有含水,空氣濕度過低時會收縮,過高時會膨脹,所以不要放在過於乾燥或潮濕的地方。 紫檀是密度很高的硬木,不太會遇到蟲蛀 的情況,不過,紫外線對其外觀還是有影響的。曾做過在臭氧 濃度該的環境中、太陽下以陰暗環境下紫檀外觀變化的實驗。在太陽直射下,紫檀色彩會發黃,而陰的一面色澤依舊是紫紅黑的顏色。所以,若非刻意追求,不要將紫檀器具放置在太陽下爆曬或是朝南的大玻璃窗前。

表面應避免與硬物磨擦,以免損傷漆面和木頭表面紋理,如放置瓷器銅器等裝飾物品時要特別小心,最好是墊一軟布。搬運或移動家具時應輕拿輕放,不能生拉硬拽,以免損傷榫卯結構。絕對不用濕抹布或粗糙的抹布揩擦。紫檀的神采來自於常用常新。紫檀經常被人觸摸的地方會光亮異常,包括新做的紫檀家具更是如此。

紫檀鑑別法

民間鑑別紫檀木真偽的幾種方法:
紫檀木家具紫檀木家具
第一招直觀法,“看”
對照紫檀木的紋理特徵,仔細察顏觀色。最好準備不同紋理的兩三塊正宗紫檀樣板比較著看,看多了就找著識別紫檀紋理的感覺了。
第二招“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過掂,看其是否達到紫檀木(該體積應該達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過程中注意手感。一般來說,掂紫檀物件的數量超過800件,手感就有了。什麼是手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第三招“聞”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聞一聞木屑的氣味。“檀香紫檀”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過濃或者無香氣都可疑。“盧氏黑黃檀”有酸香味,氣味比較濃。
第四招“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鋸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為紫紅色,上面有螢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過之後可以染布,且布永不掉色。
第五招“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塊,最好是紫檀鎮尺輕輕敲擊紫檀物件,聽其聲音如何。紫檀木的敲擊聲清脆悅耳,沒有雜音。

新料和老料的區別

新料變色很快,由於料子較新很多商家通過一些手段增加表面亮度,例如上油上蠟,這樣做只是為了一時的好看對於木材並無好處,您拿到以後沒有幾天時間就會變得很黑了,老料的佛珠時間久了依然是黑紫紅的,
另外,在我們木材一行裡面所說的新料酒是生長年代很短的一些紫檀木種,包括市面上的速生林,相對於老料的區別就是牛毛紋很少很稀鬆,佛珠表面太過光滑,幾乎看不到牛毛紋,老料佛珠上面分布的牛毛紋可以說是很細密的,在佛珠的圓面上看到的是更多的金色小點,
其一,大葉紫檀棕眼大,明顯比小葉紫檀粗糙。
其二,大葉紫檀時間長了後顏色死黑一片,木紋沒有層次,而小葉檀紋理有明顯的通透感。很多木材均可以沉水,例如黑檀,大葉紫檀,綠檀等等,
所以鑑別是否小葉的標準並不是是否沉水,應該從劃痕來鑑別,小葉紫檀劃痕橘紅色,大葉的劃痕黑紫色的。

與印度紫檀區別

二者的區別,首先在於木材結構的差異。我們知道,檀香紫檀的木材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於160微米,木材含水率12%時氣乾密度大於1.00克\立方厘米,心材紅紫,久則轉為黑紫色。而花梨木類的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於200微米,木材含水率12%時氣乾密度大於07.6克\厘米立方,木材的心材材色紅褐至紫紅,常帶深色條紋。

當然,紫檀木類與花梨木樹種及其木材特徵還有其他具體界定。但木材氣乾密度無疑是最關鍵的。比如,紫檀屬中的木材氣乾密度如果未能達到0.76克\立方厘米,則不能稱為花梨木,而只能稱為亞花梨了。也正是依據上述界定,紫檀屬的70個樹種中除檀香紫檀達到了紫檀木類的標準,其餘的69個樹種全被劃歸於花梨類或亞花梨。

其實,紫檀屬中幾乎所有樹種的中文學名後兩個字均為“紫檀”,如檀香紫檀、大果紫檀、非洲紫檀、越柬紫檀等,但不能說凡有“紫檀”二字的即為紫檀木類木材。印度紫檀為產於南亞、東南亞、巴新、索羅門群島的一種花梨木,氣乾密度只有0.53~0.94克\厘米立方。故與真正的紫檀木相差甚遠。

由此可見,印度紫檀與明清家具中所用紫檀木即檀香紫檀是同科同屬但不同類、不同種的木材,二者並不存在相關聯的所在。有的明清家具著作中將印度紫檀認為是明清家具中所用紫檀木,實為大謬。至於有人堅持紫檀木多種論,故意混淆印度紫檀與明清家具中所用紫檀木的區別,除了研究與認識上的不當外,有的則不排除其商業目的在作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