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腸提湊

黃腸提湊

“題湊”是一種葬式,始於上古,多見於漢代,漢以後很少再用。黃腸題湊: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堆壘成的框形結構,“黃腸題湊”一名最初見於《漢書·霍光傳》。根據漢代的禮制,黃腸題湊與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經朝廷特賜,個別勛臣貴戚也可使用。

詞語解釋

所謂“黃腸”指堆壘在棺槨外的黃心柏木枋,“題湊”指木枋的頭一律向內排列。“黃腸題湊”指西漢帝王陵寢槨 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

詞語出處

“黃腸題湊”一名最初見於《漢書·霍光傳》,根據漢代禮制,黃腸題湊與玉衣、 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經朝廷特賜,個別勛臣貴戚也可使用。
黃腸題湊一名,取自《漢書·霍光傳》:光薨。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顏師古注引蘇林日;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所以為固也。由此可知,黃腸題湊是設在棺槨以外的一種木結構,它是由黃色的柏木心堆壘而成。黃腸是堆壘在棺槨外的柏木,用柏木構築的題湊即為黃腸題湊。它和梓宮、便房、外藏槨等構成了漢代帝王的專用葬制,而其他的皇親國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經過天子的特賜才可享用。
“黃腸題湊”一句,取自《漢書·霍光傳》:“光薨,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顏師古注引蘇林曰:“以柏木黃心致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所以為固也。”由此可知,黃腸題湊是設在棺槨以外的一種木結構,它是由黃色的柏木心堆壘而成。“黃腸”是堆壘在棺槨外的柏木,用柏木構築的“題湊”即為“黃腸題湊”。它和梓宮、便房等構成了漢代帝王的專用葬制,而其他的皇親國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經過天子的特賜才可享用。
使用"黃腸題湊",一方面在於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護棺木,使之不受損壞。作為柏木的黃色木心作題湊的槨室的"黃腸題湊"葬制在西漢初開始出現,是漢代厚葬之風的產物,著名的有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和石景山區老山漢墓,以及保存最好、形制最複雜的"黃腸題湊"江蘇高郵的西漢中晚期某代廣靈王或王后墓等。這些棺槨都采自深山窮谷中的名貴木材楠木、柏木和梓木,裝飾精緻,製造考究,耗資巨大。如北京大葆台"黃腸題湊",黃心柏木多達15880根!北京老山漢墓發掘時曾有專門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