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庚

黃夢庚,號秋琴,出生於1878年,江西靖安縣官莊鳴洞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生於1878年。17歲中秀才,20歲為優貢,23歲時欣逢辛亥革命勝利,他毅然剪去髮辮。1912年春,被任命為江西省政府教育廳視導。翌年,任靖安縣教育局局長。1915年秋,他又進江西高等師範學堂深造。1917年畢業後,應九江同文書院之聘,在英租界內執教。他見洋人猖狂、傲慢和國人的奴顏婢膝,極為憤慨。在講述近代史時,盡斥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罪行。後他又出掌九江海關兼任都昌縣分關督辦。雖然廉潔奉公,依法治理,然而,督軍以虧空庫銀為罪名,將他撤職查辦,判獄一年,後經人保釋才以免。1923年秋,黃夢庚任湖北省教育廳秘書。他酷愛文史,常作史論,並剖析古今詩詞,寫有《梅洞詩活》手稿數卷,惜已散失。1937年,日軍侵華,黃偕夫人回靖安鳴洞。

主要經歷

1942年秋,靖安縣立初級中學校在官莊創辦,他受聘任教。他思想開明,主持正義,疾惡如仇,常痛斥世風日下,豺狼當道,官府腐敗;他清貧如水,重義輕財,待學生如親人,尤對貧寒子弟關懷備至,助繳學費,供其住宿,舍己周濟;他學識淵博,言傳身教,特別注重從思想道德方面陶冶學生。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隨學校遷至縣城。一次,他得知國民黨縣政府的貪官污吏和學校當局私分救濟物資,怒不可遏,當面責問,並寫諷刺詩一首貼在縣政府大門前,在縣城和縣中引起較大的反響。靖中學生在他的引導和影響下,開始關心國家大事,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進步書刊,唱革命歌曲,民主愛國思想得到傳播和發展。1946年5、6月間,部分學生和教師發起了反對校長鍾震貪污的鬥爭,提出了“要求教育民主”、反對“法西斯教育”等口號,在黃夢庚等教師的積極支持下取得了勝利。1947年2月以後,國民黨縣政府和學校當局加強了對黃的迫害。在全國學潮的影響下,黃引導師生團結在民主愛國旗幟下,並沒有氣餒,使反迫害鬥爭逐步深入。同年9月,黃夢庚病逝,數百名學生揮淚護靈,許多社會人士為失去一位德高望重的慈祥老師而悲痛。為了紀念崇敬的黃老師,以“發揚正義精神,聯絡社員感情”為宗旨,學生和社會開明人士組建了“秋聲學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