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薲草

麥薲草

麥薲草為禾本科披鹼草屬疏叢型上繁草。稈基部膝曲,高70—150cm,具4—5節。是一種早熟性未草,布於我國山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四川、新疆及西藏。

基本信息

簡介

麥薲草 種中文名:麥薲草
種拉丁名:Elymus tangutorum (Nevski) Hand.-Mazz.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披鹼草屬
屬拉丁名:Elymus

形態特徵

為禾本科披鹼草屬疏叢型上繁草。稈基部膝曲,高70—150cm,具4—5節。葉鞘光滑無毛;葉舌截平,長0.5—1.0mm;葉片扁平,長9--18cm,寬 3—6mm,上面粗糙或疏生柔毛,下面光滑。穗狀花序直立,較緊密,小穗稍偏於一側,綠色稍帶紫色,含3--4花;穎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7--8mm,脈明顯而粗糙,先端尖或其短芒;外稃圓狀披針 形,上部脈明顯,頂端芒粗糙,長5—10mm,第一外稃長8--9mm;內稃與 外稃等長。穎果(種子)披針形,見圖15。細胞染色體 麥賓草體細胞整倍性染色體數目據觀察,有7、14、21、28、35和42等,並且也發現有非整信性細胞,有145個細胞的計數統計,以 2n=42的細胞為最多,占總數的40%,所以確認麥?草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42,基數x=7,為六倍體。70—150cm,具4—5節。葉鞘光滑無毛;葉舌截平,長0.5—1.0mm;葉片扁平,長9--18cm,寬3—6 mm,上面粗糙或疏生柔毛,下面光滑。穗狀花序直立,較緊密,小穗稍偏於一側,綠色稍帶紫色,含3--4花;穎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7--Bmm,脈明顯而粗糙,先端尖或其短芒;夕不矩圓狀披計形,上部脈明顯,頂端芒粗糙,長5—10mm,第一外稃長8--9mm;內稃與 外稃等長。穎果(種子)披針形,見圖15。

地理分布

布於我國山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四川、新疆及西藏。

生態特徵

麥賓草是一種早熟性未草,在呼和浩特地區自然條件下萬月10日播種.10日後出苗16天齊苗,55天拔節,70天孕穗,79天抽穗,87天開花,122天種子成熟,地區幾種多年生禾草中播種當年唯一種子可成熟者。越冬後第二年早春4月初返青(返青時日均氣溫7.7℃)5月中旬拔節,6月中旬孕穗,6月下旬抽穗,6月底開花,7月下旬種子成熟,由返青至種子成熟一般需113天左右,比同條件下的技鹼草(Elyus dricus)早9天,比肥披鹼草(E.Excelsus)早15天,比青鹼草(E.Dahuricus var.Vcoleus)早18天,比老芒草(E.Bircus)早1天,而比短芒披鹼草(E.Breviaristatus)和垂穗披鹼草(E.Nutans)的生育期稍長數日,詳見表15—1.麥賓草由於具有早熟的特性,因此生長發育所需積溫量比較小。據內蒙古自治區13個試驗點統計,麥賓草從返青至種子成熟需≥10℃的活動積溫為1262—1877℃,需要>10℃ 有效積溫為669~957℃ 而同屬牧草披鹼草所需積溫相應為;1700~1941℃ 和73917℃.麥賓草播種當年生長較緩慢,尤其是拔節前生長更見而生活第2年它的生長相對較快,尤其以拔節至抽穗期生長最快。因此麥?草在拔節之前應注意及時消滅雜草,拔節之後是追肥,灌水的最佳時期。麥賓草地上枝條發育良好,據在呼和浩特地區栽培測定,春播生活第1年65%為生殖枝,35%為營養枝,因此當年能收少量種子,生活第2年以後,71 %為生殖枝,2 9%為營養枝,說生殖生長良好,在我國各地種植均能正常開花、結實。麥解根系發育良好,據呼和浩特地區栽培1—3年麥?草根系發育調查,播種當年每畝根量為29.15kg,第2年每畝133.4k第3年達358.20 k g,說明隨著栽培年限的增加而根量明顯增加。麥賓草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0—30cm,一般占總根量的88.6 %而0—10Cm最多,平均占總根量的49%。麥賓草根量與地上部產量之比平均為1:2.3,第1年1:2.4,第2年1:3.3,第3年1:1.5。麥賓草的再生性中等,據呼和浩特對生活第2年草群測定,再生草占總產的14.7%,不如老芒麥、披鹼草的再生性強,但比垂披鹼草,肥技鹼草再生性好,北方一般每年僅刈割利用1次。麥賓草的適應性較強,它可以在海拔3000m的青海高原上及川西高原3000—3600m的地帶生長,具有較強的抗寒性,在一35℃。低溫下能安全越冬,在呼和浩特地區8月初播種,苗期越冬未發現凍死現象。麥賓草屬於中生植物,在孕穗至抽穗期要求水分較多,此時缺水種子及產草量則受影響。麥賓草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只鈣上、栗鈣土及砂壤上均能生長,以肥沃的壤上生長良好。從種子發芽適宜的酸鹼度看,pH4—11對其發芽均影響不大,這說明該草對土壤酸鹼度要求不甚嚴格。該草不耐夏季高溫。

飼用價值

麥解質地柔軟,無有異昧,各種牲畜喜食,尤其以大家畜為宜。該草葉量中等,據對不同年限、不同老次、不同杜候及不同枝條莖時比例測定(表15—2),以第1年草群、再生草穗期營養枝葉量豐富。麥賓草可以青飼(放牧)刈割調製乾草,也可以青貯,以乾草利用最為普遍。抽穗期刈割調製的乾草化學成分如表15—3。麥賓草作為牧草,除了各種家畜喜食,營養成分含量較好外,其飼料產量也較高,據在呼和浩特地區中等管理水平地段測定,播種當年畝產鮮草699.3kg,乾草278.7kg,第2年相應為1311.5和437.2kg,產量屬於中上等水平,70年代中,麥? 草參古自治區西部地區牧草區域試驗,不同地區產草量詳見表15—4,在水澆條件下(錫林郭勒盟正廂藍旗)乾草產量較高,每畝767kg,而在乾旱、瘠薄的烏蘭察布盟達爾汗茂明安聯合旗每畝只有145kg。

栽培要點

一般北方春播,南方秋播,播後一周即可出苗,多採用單播或者與豆科牧草混播(紫花苜蓿、沙打旺)。條播行距15一3沁m,混播者可採用間行條播。麥賣草千粒重4—5g,播種量,單播每畝2kg,混播減半。播種深度2一3cm。北方乾旱地區播後需及時鎮壓。麥?草苗期生長緩慢,易受雜草抑制,應及時消滅雜草。生育過程中對水分要求較多,乾旱時產量顯著下降,應分別在拔節期、孕德期、抽穗期及開花期灌水,如條件允許還應在孕穗期、抽穗期結合灌水追施氮肥 (一次按10kg/畝)。麥賓草種子脫性較強,當大多數穗子中部種子已變黑褐色即可及時收種。收種時間最好在清晨,刈割馬上運往曬場晾曬,脫粒,以免造成種子損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