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女雕塑家]

麗莎[女雕塑家]

麗莎,女, 80後蒙古族當代原創女雕塑家,生於內蒙古,200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的簡稱]美術學院雕塑系,師從於李向群、魏小明[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許正龍、曾成剛等雕塑名家。現任北京美術雕塑協會會員、內蒙古美協會員、內蒙古雕塑家協會會員,景觀、家裝雕塑設計師。1996年泥人作品《昭君出塞》獲內蒙古青少年希望杯一等獎1991年泥人作品《西遊記》獲內蒙古“三獨”比賽一等獎;2015年3月作品《荷聲》被金山藝術館收藏。代表作品有北京胖妞、荷西列、悟系列、唐韻系列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麗莎現進駐宋莊藝術區麗莎雕塑工作室從事個人創作。2015年創作大量的城市雕塑、景觀雕塑和紀念性雕塑,作品《北京胖妞》系列獲全國雕塑展三等獎,作品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和個性詼諧幽默的情調。清華大學美術學院、798零藝術館、金增鶴工作室、金山藝術館、美國、英國、紐西蘭、新加坡等地均有收藏。

個人參展

個人參展個人參展
2015年3月金山藝術館舉辦麗莎個人雕塑展覽
2015年2月砂之船(南京)商業藝術廣場麗莎個人邀請展
2014年青春志-首屆北京青年美術家藝術嘉年華優秀作品展作品《荷聲》獲優秀獎
2014年作品《秦始皇》、《北京胖妞系列》入選羅丹美術館新野性藝術家第一屆聯展
2013年7月作品《唐系列》參加舟山國際藝術衍生品展並被舟山海洋藝術館收藏
幸福生活幸福生活
2012年12月參加零界點宋莊青年藝術家聯展
2011年3月北京三里屯D-LOUNG會所及ART-SPACE舉辦囈語《麗莎雕塑作品展》
2010年9月作品《胖妞之凝》、《唐系列之東宮》參加李向群零工廠《空間&形象能》主題雕塑展
2009年8月作品《唐韻》參加2009年《向前進》和諧空間——三溪堂國際雕塑邀請展(天津三溪堂);
2009年5月紫砂陶藝《清風系列》參加宋莊美術館《現場當代藝術——主題展》
2009年3月紫砂陶藝作品《清風遺韻》參加宋莊藝術車間《臨界點——當代藝術五人展》
2008年8月作品《唐韻》參加北京美術家協會第七屆《藍色空間——2008奧運文化項目展》
2007年10月作品《森林幻想》參加“溝通對話——北京.世界”主題雕塑展
2007年9月作品《北京胖妞》在798李向群工作室零工廠參加“突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作品展
2007年9月作品《森林幻想》參加北京美術家協會第六屆《藍色空間——2007“同在藍色星球上”主題雕塑展》
2007年8月作品《森林幻想》參加全國優秀雕塑作品展
2007年7月作品《北京胖妞》、《森林幻想》參加全國優秀雕塑作品畢業展

個人榮譽

作品《荷聲》作品《荷聲》
2015年3月作品《荷聲》被金山藝術館收藏。
2014年12月麗莎被《藝術收藏》專刊評選為“2014年度最具潛力雕塑家”。
2014年青春志-首屆北京青年美術家藝術嘉年華優秀作品展作品《荷聲》獲優秀獎
2008年8月作品《唐韻》被選入北京美術家協會第七屆《藍色空間——2008奧運文化項目展》
2007年10月作品《森林幻想》被選入“溝通對話——北京.世界”主題雕塑展
2007年9月作品《森林幻想》入選北京美術家協會第六屆《藍色空間——2007“同在藍色星球上”主題雕塑展》
2007年8月作品《森林幻想》獲全國優秀雕塑作品畢業展網路人氣二等獎
2005年6月作品《我們——系列》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典藏工美”作品展三等獎
1998年專題片《麗莎的夢》及泥塑作品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1996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現場表演泥塑《蒙古牛》;
1996年泥人作品《昭君出塞》獲內蒙古青少年希望杯一等獎;
1991年泥人作品《西遊記》獲內蒙古“三獨”比賽一等獎;

藝術特色

北京胖妞北京胖妞
麗莎的雕塑,無論構思、立意、趣味和情緒等層面,時時處處都流露出一種強調力度、變化和動感,突出誇張、浪漫、激情、幻覺和幻想的巴洛克式意味的風格取向和藝術自覺。在不同時期的創作階段,她也許試圖轉換思路,調試創作的情感張力,但卻發現骨子裡流淌的熱烈和激情,使她遏制不住對於人的生命力度的書寫和豐富情感的詠嘆。她獨具慧心地將這種種的巴洛克式的詠嘆,以喜劇、正劇或者浪漫文學式的手法或形式不斷交錯出現。
在“北京胖妞”系列裡,意味著麗莎藝術創作“成年標誌”的畢業創作、名為《橫空出世》的胖妞們的登場,實乃亦為麗莎作為一位個性顯明、能力強大的女性雕塑藝術家的嶄露頭角、獨特風格“橫空出世”的標石。隨後之“幸福生活”等等,都是這一主題和風格在不同時空秩序里的轉換和延續。這個系列的最大特色,是一個小小年紀的女孩子,用一種強烈的喜感十足的喜劇形式,展現了由她內心的機智而拋灑出來的一種純粹女性意味的幽默感。很多女人缺乏的幽默感,一旦被她們真正擁有,會比男性式的表達來得更自然,更富人情味,也更能針砭人性的角角落落和邊邊縫縫。她以女性細膩敏銳的情感神經末梢感知這個世界的動靜、人性尤其女性本身的情緒與情感的脈衝,從點滴細微處的窺察和打量之後,她以強勢的塑造模擬和表達再現的能力,悄然點觸激活自己的藝術神經系統,由之迸發而出的情緒感染力和傳導力道,亦隨之放大數倍的霸氣和逼人!作品雖小小件件,卻令人忍俊不禁,觀之莞爾,觀之開懷,總能因藝術家“慧心”之“施”與觀者“會心”之“受”而匯聚成會神動心的力量。
個人作品個人作品
她的《森林幻想》組合,能算作是一種浪漫主義的田園詩:三個森林精靈和仙子一般的少女,造型奇譎卻有著一種令人心神為之起伏與律動的節奏和動能之美,真真切切地讚嘆著人性之天真與爛漫;輕盈神秘,動態各異,卻同共吐納著來自大地森林、來自生命源泉的氣息和能量,如同尼采所言,“縱然有恐懼和憐憫之情,我們畢竟是快樂的生靈,不是作為個人,而是眾生一體,我們就同這大我的創造歡欣息息相通。”
個人作品個人作品
後來的“醉”系列,仍然有著森林幻想中少女之美,卻有了更深沉的內心的探索,仿佛以對幾位纖細修長的少女們微醺或迷醉之情態的逼真敘述,擬化出尼採用希臘神話中酒神狄奧尼索斯來命名的“個人解體而同作為世界本體的生命意志合為一體的神秘的陶醉境界”;之後的“唐”系列,則一反少女們纖長之體態,一眼觀之,即能感受到藝術家以唐代女性闊面圓腮、豐碩肥腴為美的一種時代審美的影子的迴蕩,和她更早時創作的紫砂為媒材的“夏日”系列那些姿態更為扭曲而肥碩飽滿的女性人體,有著異曲同工之神采;但在“唐”系列裡,則更見成熟穩定和老道流利,且賦予每位壯婦以或威嚴或犀利或巧誚或沉靜的不同神思。綜之觀之,麗莎以一種基於對生命力量的讚頌,用直接而有力的簡潔造型,充滿運動感的語言,將那些肥碩壯健到誇張地步的女性裸體所透露出來的母性震懾力,與女性原始力量本身,合而為一成對人類故事中生命之最本真源頭的內在精神的定格,令“我們在這短促的一瞬間真的成了萬物之源的本身,感到它的熱烈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感。”
麗莎已不拘於女性人體的苑囿,而是將男性的形象引入創作體系,因自身藝術經驗的積累和藝術思辨能力的提升,她將自己的體悟滲入人物的精氣神的塑造之中,作品整體更見安詳沉思與靈悟的知性之力。但不論如何變遷,強烈的巴洛克精神貫穿其作品始終,也許不是她有意為之,而是她所鍾情或者擅長的表達方式,無意契合了這種奔放熱烈、對於生命力與創造力“史詩”般敘述與讚頌的藝術精神,這種反覆的“吟唱”,時而激昂,時而平緩,時而清麗,時而沉厚,整體構就成一種豐腴的巴洛克式的詠嘆,繞樑三日餘音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