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山荊子

麗江山荊子

麗江山荊子(學名:Malus rockii)為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西藏、四川、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400米至3,8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生山谷雜木林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麗江山荊子麗江山荊子

麗江山荊子,喬木,高8-10米,枝多下垂;小枝圓柱形,嫩時被長柔毛,逐漸脫落,深褐色,有稀疏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近於無毛或僅在鱗片邊緣具短柔毛。葉片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卵形,長6-12厘米,寬3.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不等的緊貼細鋸齒,上面中脈稍帶柔毛,下面中脈、側脈和細脈上均被短柔毛;葉柄長2-4厘米,有長柔毛;托葉膜質,披針形,早落。

麗江山荊子麗江山荊子

麗江山荊子近似傘形花序,具花4-8朵,花梗長2-4厘米,被柔毛;苞片膜質,披針形,早落;花直徑2.5-3厘米;萼筒鐘形,密被長柔毛;萼片三角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全緣,外面有稀疏柔毛或近於無毛,內面密被柔毛,比萼筒稍長或近於等長;花瓣倒卵形,長1.2-1.5厘米,寬5-8厘米,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25,花絲長短不等,長不及花瓣之半;花柱4-5。基部有長柔毛,柱頭扁圓,比雄蕊稍長。果實卵形或近球形,直徑1-1.5厘米,紅色,萼片脫落很遲,萼窪微隆起;果梗長2-4厘米,有長柔毛。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麗江山荊子產於雲南省西北部、四川省西南部和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生山谷雜木林中,海拔2400-3800米。麗江山荊子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省大理、麗江。不丹也有分布。

特種鑑別

麗江山荊子與華北產的山荊子 M. baccata (L.) Borkh. 比較,葉片鋸齒較粗,葉片下面和萼筒外面均密被柔毛,果形較大,萼片脫落甚遲,易於區別。麗江山荊子近似錫金海棠M. sikkimensis (Wenz.) Koehne,但後者主要異點,在其葉片鋸齒較為尖銳,花柱基部無毛,果實呈倒卵形。

本屬概述

麗江山荊子麗江山荊子

落葉稀半常綠喬木灌木,通常不具刺;冬芽卵形,外被數枚覆瓦狀鱗片。單葉互生,葉片有齒或分裂,在芽中呈席捲狀或對摺狀,有葉柄和托葉。傘形總狀花序;花瓣近圓形或倒卵形,白色、淺紅至艷紅色;雄蕊15—50,具有黃色花葯和白色花絲;花柱3—5,基部合生,無毛或有毛,子房下位,3—5室,每室有2胚珠。梨果,通常不具石細胞或少數種類有石細胞,萼片宿存或脫落,子房壁軟骨質,3—5室,每室有1—2粒種子;種皮褐色或近黑色,子葉平凸。本屬的模式種:蘋果PyrusmalusL.=MaluspumilaMill.

本屬約有35種,廣泛分布於北溫帶,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均產。中國約有20餘種。多數重要果樹及砧木或觀賞用樹種。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亞科概述

灌木或養木,單葉或複葉;有托葉;心皮(1--)2--5,多數與杯狀花托內壁連合;子房下位、半下位,稀上位,(1--)2--5室,各具2稀1至多數直立的胚珠;果實成熟時為肉質的梨果,稀漿果狀或小核果狀。本亞科有20屬,中國產16屬。

薔薇科·蘋果屬、繡線梅屬植物

本任務來盤點薔薇科·蘋果屬植物和繡線梅屬植物的植物,歡迎大家共同協作來完善這些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