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根

鹿蹄根是一種中藥。

基本信息

鹿蹄根

正文

鹿蹄根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

綠泥根(《福建民間草藥》)。

拉 丁 名

Rhamnus utilis Decne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凍綠的根、根皮或樹皮。

植物形態

凍綠,又名:紅凍、狗李、油葫蘆子、搭綠皮、大腦頭、過路黃,小黃。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3~4米。小枝通常不具刺,或頂端具刺,無毛。單葉,常近對生;狹倒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鈍鋸齒,乾時黃綠色,下面無毛。或嫩時脈上有短柔毛,側脈黃色;葉柄長5~12毫米。花單性,雌雄異株,徑約3.5毫米,黃綠色,有梗,生於新枝下部的葉腋,成無總梗的傘形花序;花萼4裂;花瓣4片;雄花有雄蕊4枚。核果倒卵球形,直徑6~8毫米,含2粒具單種子果核;種子背面有縱溝。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於山丘地的灌木叢中或疏林中,或田邊。路旁。分布陝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蘇、雲南、貴州。

性味

《福建民間草藥》:"苦,寒。"

功用主治

治疥瘡,濕疹,發痧肚痛,跌打損傷。
《福建民間草藥》:"涼血,清熱,解毒。治疥瘡,濕疹。"

用法與用量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內服:煎湯,0.5~1兩。

選方

①治血熱瘙癢、疥瘡、濕疹:鹿蹄根二至四兩,肥豬∷鬧亮健K宸?《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乾疥瘡:凍綠根皮一兩(或加黑胡椒二錢)。研極細末,同適量生豬油搗和,紗布包,火上烘熱塗擦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發痧腹痛:凍綠根皮或樹皮六至七錢,仙鶴草二至三錢,檵木根、翅莖胡枝子根(豆科)各四至五錢,醉魚草根三至四錢。水煎,早、晚飯前各服-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④治跌打損傷:凍綠根皮或樹皮,加乾苦參搗爛,拌酒糟,做成餅塊,烘熱敷於傷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⑤治腎囊風:凍綠根皮、百草霜各一兩。共研細末,麻油調搽。(江西《草藥手冊》)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