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花

鹼花,鹹、甘,苦、平、重,為鹹水湖邊生成的一種主含碳酸納的分枝狀結晶,可用於不消化病,胃酸,嘔吐酸水,大便乾燥,胎盤滯留,經閉等症。

基本信息

蒙藥名

蒙藥名:胡吉日Huojir
別名:布勒道格,寶德薩
本品為鹹水湖邊生成的一種主含碳酸鈉(NaCO3)的分枝狀結晶。或食用面鹼。
[性味]鹹、甘,苦、平、重。
[功能與主治]祛巴達乾,消食,破痞,驅蟲,止腐,通便潤腸,解毒。用於不消化病,胃酸,嘔吐酸水,大便乾燥,胎盤滯留,經閉等症。

配伍套用

1.治消化不良,痧症,中毒等,與土木香、山奈、訶子、大黃、寒水石等配伍,製成六味安消散用。
2.治下腹疼痛,閉經,腰腿酸痛等症,與沙棘、山奈、大黃等配伍,製成六味大黃散用。
3.治便秘,腹脹,噯氣,胎衣不下,與寒水石、光明鹽、赤瓞子、烏蛸蛇等配伍,製成十一味寒水石散用。

藥性

味甘、鹹,性平,微毒。

功效

用於胃病,消化不良,瘡瘍。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0.6~1.8g。

藥物配伍選方

方一:

鹼花木香丸:鹼花100g,硼砂50g,寒水石(制)75g,藏木香50g,光明鹽25g,山柰50g,鷲糞40g,余甘子125g,木香75g,石榴子100g,蓽茇25g,哇夏嘎60g,小豆蔻25g。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健胃消石,順氣止痛。用於紫痰病引起的胃腸脹痛,飯後疼痛加劇。噯氣,嘔吐,腹部絞痛等。一次3~4丸,一日2~3次,每丸重0.5g。

方二:

加味白藥丸:鹼花150g,硼砂80g,寒水石(制)100,藏木香100g,光明鹽30g,山柰50g,鷲糞50g。以上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昆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健胃消石。用於消化不良,胃腹脹痛,腸鳴,食欲不振等。一次3丸,一日2一3次,每10丸重5g。

方三:

白脈外用散:薑黃150g,麝香0.7g,肉豆蔻50g,葛縷子139g,甘松80g,山柰100g,石棉50g,花椒50g,甘草70g,鹼花75g,藏菖蒲70g,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餘粉碎成細粉,過篩,加入麝香,混勻,即得,舒筋活血。用於癱瘓、外傷引起的麻木疼痛、扭傷等。用油脂配成油膏。塗患處。每日2~3次。

關於各家的論述

考證:據《晶珠本草》記述:“鹼花治腐爛,助消化”。《如意寶樹》中說:“鹼花助消化,治痰引起的胃脹、蟲病、中毒樣病。”讓鈞多吉說:“鹼花下瀉諸病。”本品南北處皆產,色白如石灰華,性重,味苦、甘、鹹者為藥鹼,質佳。味辛、酸者為鹽鹼,質劣。無論何處所產,帶有上色時,均需洗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