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不撲

鷹不撲

鷹不撲,為五加科植物虎刺楤木的根、根皮或枝葉。生於山坡疏林下及溪進、草叢陽光充足的地方。

基本信息

​異名

小郎傘、鳥不宿(《廣西中草藥》),楤木、打散根、百鳥不落、雷公木(《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

鷹不撲鷹不撲

植物形態虎刺楤木灌木,高1~2米。

莖,葉柄、葉脈和花序柄上均具針刺及剛毛狀。

葉互生,通常3回單數羽狀複葉;第2回葉柄對生;第3回小葉5~9片,對生,近無柄,頂端1枚較大,卵形,先端漸尖,基部略偏斜,圓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小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被疏柔毛。

花兩性,由多數傘形花序組成大形的圓錐花序,長50厘米;小苞片矩圓狀披針形;萼5裂,三角狀;花瓣長三角狀,黃色,復瓦狀排列:雄蕊5枚,著生於肉質花盤的周圍;子房5室,花柱5枚,分離。

漿果球形,熟時黑色,有5棱,花期9~10月。

果期12月至次年1月。

功用主治

散瘀消腫,祛風利濕。

治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胃痛,腹瀉,痢疾,白帶,癰疽,疔腫。

①《廣西中草藥》:散瘀消腫,祛風濕。

治跌打,風濕疼痛。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散瘀消腫,抗菌止痛。

治跌打損傷,癰,癤,肝炎,腎炎,前列腺炎,急性關節炎,胃痛,腹瀉,痢疾,白帶。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

①治跌打腫痛:鷹不撲半斤。

用好酒三斤浸七天,外搽患處。

每日服藥酒三次,每飲五錢至一兩。

或取鷹不撲鮮根適量,搗爛,酒炒,敷患處。

②治風濕骨痛:鷹不撲枝葉、紅龍船花葉、雞爪風葉、爬山虎各適量。

煎水洗患處。

(宜忌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