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芸木

小芸木

小芸木,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軸及花軸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生於山地叢林中。分布雲南、廣西等地。有疏風,祛濕,溫中,散瘀的個性。能治感冒,瘧疾,風涅痹痛,胃痛,跌打損傷。

基本信息

小芸木

正文

小芸木
小芸木小芸木

(《廣西中草藥》)

異名

雞屎木、山黃皮(《廣西中草藥》),癩蛤蟆跌打、野黃皮(《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芸香科植物小芸木的根、樹皮或葉。

植物形態

小芸木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軸及花軸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7~15,斜卵形至斜卵狀披針形。先端尖,基部圓或鈍,不對稱,全緣或微呈波狀,兩面無毛或葉脈上被短柔毛,密布透明腺點。頂生或腋生傘房狀圓錐花序;花白色。漿果球形或橢圓形,熟時金黃色或紅色,有油腺點。花期春季。
生於山地叢林中。分布雲南、廣西等地。

採集

全年可采。曬乾用。

性味

《廣西中草藥》:"苦辛,溫。"

功用主治

疏風,祛濕,溫中,散瘀。治感冒,瘧疾,風涅痹痛,胃痛,跌打損傷。
①《廣西中草藥》:"行氣祛痰,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治感冒咳嗽,胃痛,風濕骨痛。"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疏風解表,溫中行氣,消腫散瘀,止血。治流感,瘧疾,跌打損傷,胃痛,風濕性關節炎,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葉,1~2兩)。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宜忌

《廣西中草藥》:"孕婦慎服。"

選方

治跌打腫痛:小雲木根,研末酒調;或鮮小雲本葉,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