鷯哥

鷯哥

海南八哥,即家八哥,原產於印度,食物豐富,但如今已被引進到世界各地,主要是為了降低農作區害蟲的族群數量,但由於它們要和其他種類競爭產卵的所在,又會殺害小鳥,破壞鳥蛋,以及驅逐小型哺乳動物,因此在引進的同時,也降低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家八哥為中型鳴禽,全長250mm左右。整個頭頸及耳羽亮黑,微具紫光;後頸至上胸灰棕,上體褐色,尾黑具白端。次級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葡萄褐色,次級飛羽先端略染青銅色,初級覆羽純白,初級飛羽黑褐,各羽基部有一白斑,飛行時翼閃明顯。胸、脅淡褐,腹以下白。虹膜略紅,嘴和腳黃色。體型比八哥略小,體態似八哥,但無明顯的冠羽,體色偏褐,眼周裸皮黃色。家八哥叫聲嘈雜,有汩汩的似流水聲、刺耳尖聲及悅耳哨聲,還能模仿其他鳥鳴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海南八哥 海南八哥

海南八哥是中型鳥,體色接近朱古力色或灰色,頭頸部呈黑色,體長約二十五至二十六厘米,鳥喙、眼斑、腳與爪部則為黃色,飛行時翅膀上可見白色斑紋。八哥相當特殊,因為它們跟一般鳥類不同,會行走而不是跳躍。生殖季時,它們展現出高度的領域性,會與鄰近的其他對鳥發生激烈爭鬥,到了秋、冬季,便會哺育小鳥,一窩約有五到二十隻不等,那時它們每天可以往返超過十公里的距離,來回在鳥巢與捕食地之間。除了在孵蛋的母鳥外,其餘的八哥夜晚時會在集體棲息地休息,有棲息地的鳥數高達一千隻以上。有領域性的鳥,通常在一大早抵達自己領域時會持續鳴叫五到十五分鐘。雄鳥通常比雌鳥鳴叫的多,夫妻檔有時還會有二重唱的情形。領域宣示是喧鬧的混合曲,有調子、有刺耳聲響、咯咯聲、吱吱聲,有些甚至像鐘聲,快速地交雜著。育有幼鳥的成鳥會發出刺耳的「思跨克」鳴聲,而呼叫飛行中幼鳥的鳴聲總是「吱吱吱」。八哥在集體棲息地會不斷鳴叫喧鬧,甚至是在午夜或黎明。在紐西蘭的霍克灣有些八哥(藉由其色帶辨認)在那裡居住了十二年以上。

棲息地

鷯哥 鷯哥

海南八哥是熱帶地區的鳥類,但除了熱帶地區外,也會在其他地區發現它們,像是俄羅斯位於南歐的部分以及北法。它們的分布還是受到溫度的限制,必須要在足夠溫暖而且食物充裕之處,這是因為八哥在孵蛋時不能離巢太久,若是氣溫太低,鳥蛋會被冷卻,也無法孵化出來。紐西蘭的尼爾森區(Nelson)附近因為過於寒冷因此他們在南邊的族群量下降,只發現有少數個體可以長期定居在豬舍內,因為那裡足夠溫暖,而且有充足的食物來源供它們生長。八哥偏好長有大樹的島嶼,作為棲息地。新加坡的八哥通常都成群或成一長排在樹冠濃密的大樹上築巢,其選擇的高度與樹種也相似。

食性

海南八哥 海南八哥

在紐西蘭八哥會竊食野生鴿子、銀海鷗、南方黑背海鷗與巨藻海鷗 的蛋與雛鳥,以及小型原生動物與引進的燕雀等。八哥會造成葡萄以及杏桃、蘋果、梨子、草莓與醋栗等其他水果的收成損失。在新加坡並沒有發現八哥會影響到其他鳥類的證據,不過因為它們晚上的集體巢都鄰近人類居住地,造成相當大的困擾。海南八哥是雜食性動物,食用無脊椎動物、水果,或從路邊垃圾堆、牧場或家畜圈養地中覓食。它們也吃小鳥、蛋及蜥蜴。主要食用的無脊椎動物為甲蟲的成蟲與幼蟲、臭蟲、毛毛蟲、蚯蚓、果蠅、蝸牛、蜘蛛,主要是在平地,尤其是路邊捕捉,在那裡許多昆蟲都被汽車碾死。它們也啄食牧草或收割後的殘株表面的獵物。

繁殖

鷯哥 鷯哥
鷯哥 鷯哥
鷯哥 鷯哥

雌雄鳥經年累月結伴,並生活在同一個領域中達數年之久。鳥巢呈杯狀,由乾草、小樹枝及葉子組成,通常築在樹洞、峭壁、建築物或其他構造中,有時也會築在枝葉濃密的樹上。在大洋洲地區,八哥從十月中開始產卵,一直到翌年三月初,高峰期是在十一月到一月之間,每對鳥一年會哺育兩窩蛋。而在北半球的棲息地海南八哥在3月至8月產卵一年三胎,總體情況根據氣溫變化而提早或延遲。八哥在大清早下蛋,一窩通常有一到六顆,平均是四顆,蛋色為藍色,在產下最後一顆蛋後,就開始孵蛋,日間為母鳥孵,公鳥覓食,夜間則只有母鳥獨守,孵化期約為十三到十四天。孵化後,雛鳥約需二十到三十二天(平均是二十五天)的時間長羽毛,這時期公鳥與母鳥都會哺育小鳥,一直到它們能飛離巢後的三周。幼鳥獨立後會形成小群體,多數的八哥在九個月大時就會配對,但只有少數的年輕雌鳥會在一歲大的時候就交配產卵。產卵4~6枚,多數卵呈輝亮的玉藍色,部分亞種出現白色或淺褐色卵。卵長約27mm-32mm.國內已經有許多人士成功繁殖出人工的海南八哥,國外也較國內基礎更為堅實,有更加成熟的技術與經驗,但由於他們的成本高與難度高,所以百分之98的雛鳥來自野外捕捉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人工飼養

鳥籠

市面上的八哥籠多為鐵絲方籠,這種籠子雖然便宜但是容易夾腳,對八哥的爪子造成嚴重損害。飼養八哥大多採用的是不鏽鋼的圓籠,直徑為38-45cm均可,方便打理和換食換水,也可採用傳統的竹籠或者木籠,但是需要經常上油保養,懶人並不推薦採用。國外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新型鐵絲籠和歐洲的大型鸚鵡籠或者是國內的狗籠均為上選,最好在籠子的門口加一把鑰匙扣或者鎖以防跑鳥。籠子內可以放置一些大型鸚鵡的玩具和巢箱方便八哥玩耍居住,不推薦在籠子周圍放置植物,八哥有撕扯植物的習慣。小型籠子推薦添加一件籠衣以助於冬日保暖,大型籠子用繁殖箱就行了。

護腳:

最簡單也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可以讓鳥抓穩籠子,然後用手上下最右晃動籠子,幅度要大,讓籠子搖擺起來,速度不要太快,那樣可以活動鳥類的腳,直到愛鳥的腳發熱就好了,另一種方法就是遛鳥,效果和上面的方法是一樣的,但是不推薦年輕人這么做,畢竟會讓別人感覺你是個吊兒郎當的富家少爺。鳥兒老了也會長腳繭,這個除腳繭的方法有很多,有人說用溫水浸泡後揉搓,具體怎樣我也不太清楚,一般養靛頦人們會知道,也希望大家補充。不過我不推薦大家去這么做,腳繭畢竟是個保護鳥兒的腳的東西最後提一下剪指甲,剪指甲不要一下子剪到底,那樣會傷到鳥兒的甲,要用東西磨或者剪甲尖的一小部分,感覺不颳得疼並且不影響鳥類的活動就可以了。然後最好讓別人或者自己帶個面罩剪,那樣可以讓小八小鷯不記仇。

飼料:

飼料可以自己DIY,也可以買市面上現成的,或者小雞飼料,這裡提供一個配方:

原料:糙米 高粱米 小米 玉米 各1/10
黃豆 豌豆 黑豆 雞蛋 花生 各1/20
蛋殼粉 蝦殼粉 各1/50
南瓜(或胡蘿目卜)1/3
做法:1、將各種豆在炒鍋上小火炒熟;雞蛋殼、蝦殼在炒鍋上小火烤乾。
2、除南瓜,胡蘿蔔外,雞蛋外,其餘食材用食品攪碎機打成粉。
3、南瓜(或胡蘿蔔)洗淨,連皮帶籽上鍋蒸熟,加入雞蛋用食品攪碎機打成糊。
4、將所有材料混合攪拌均勻。
5、將上述混合食材分成小份,放入食品保鮮袋中入冰櫃保存。
6、每次取出從冰櫃中取出一份,解凍後上鍋蒸熟,切成小塊即可食用。也可一次性蒸熟,切成小塊,晾曬成乾顆粒。

學舌和放飛:

關於這兩點,眾說紛紜,各有各的觀點,具體還是要開自己去摸索。

放飛應從小進行,越小越好,從盒中生活就開始訓練,讓它產生一種概念:籠只不過是吃食睡覺場所,其餘時間可以讓它在籠外遊玩,隨著鳥齡增加,籠外時間逐步減少。
飛翔是鳥的天性,所以這裡我還是比較贊同進行剪羽或刮條,不要認為這是對它的傷害,這是一種訓練措施,和nianshe不同。剪羽只不過把初級飛羽,大概五根左右,最長的那幾根,剪掉四公分左右,和次級飛羽齊就行,這樣對鳥是沒有傷害的(剪羽在齊毛後進行)。剪過羽之後八哥也意識到飛翔能力喪失,均會採取行走方式,行走訓練在放飛訓練中相當重要,此時它仍舊需要餵食,我們可以採取口哨、敲打食盆等方式對其進行命令,可以訓練叫遠、跟隨、低空上手(手掌離地面20-30公分)。這階級訓練相當容易,只要有耐心就很容易成功。
上手以後就可以教語了,此時八哥的眼睛開始由灰變淡黃。你說的時候會發現它站你手上會目不轉睛地盯著你,它是不可能馬上發聲的,這么做是讓它熟悉你的聲音,如果是放錄音的話,就用你的聲音,讓它產生聽到你的聲音就有一種親切感,上手過程中千萬不可抓它、嚇它,它知道只有你才能讓它感到安全,對以後學語中的應口作前期訓練。
八哥長期關於籠內,羽毛的伸展度大大減弱,而放飛恰恰彌補這點,在換羽期還能加快舊羽的脫落,新羽的豐滿。這點是對外觀影響,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性,無性則無語,上性才能出語,八說話就如同鳴鳥的鳴唱,為什麼養鳴鳥的都要遛,就是提性出聲。

雛鳥的飼養:

海南八哥 海南八哥

普通的雞蛋料,以溫水攪拌開,然後加上墨魚骨粉、微量元素( 鴿子店有賣)、番茄漿 即可,注意的是,每次調開飼料,以3-5小時吃完為宜,少吃多餐,BB始終保持在70%溫飽左右。然後,平時加以麵包蟲,大麥蟲等。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之前遇到了幾個朋友,是上班族的,基本上都是早上罐飽了小八,就上班去,然後到晚上下班回家再喂,後來,死傷慘重。這裡,給點提議,選擇養鳥前,必須衡量自己的時間,說白了,對愛鳥負責就等於對自己負責。

也可以用農村的辦法,用豆腐為主食,餵蚱蜢等昆蟲或者蠕蟲

觀賞鳥大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