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肩火色

鳶肩火色

鳶肩火色,成語,典出《新唐書》卷七十四〈馬周列傳〉。“鳶肩火色”指兩肩上聳像鴟,面有紅光。舊時相術指飛黃騰達的徵兆。原文:然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典源

舊唐書》卷七十四〈馬周列傳〉

馬周字賓王,清河茌平人也。……先是,京城諸街,每至晨暮,遣人傳呼以警眾。周遂奏諸街置鼓,每擊以警眾,令罷傳呼,時人便之,太宗益加賞勞。俄拜給事中,十二年,轉中書舍人。周有機辯,能敷奏,深識事端,動無不中。太宗嘗曰:「我於馬周,暫不見則便思之。」中書侍郎岑文本謂所親曰:「吾見馬君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榷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蘇、張、終、賈,正應此耳。然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耳。」

釋義

“然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鳶肩火色”謂兩肩上聳像鴟,面有紅光。舊時相術指飛黃騰達的徵兆。

用典示例

清錢謙益《題相士倪生卷子》詩:“鳶肩火色誠何有,曷鼻魋顏戲已久。”

黃景仁《夏夜》詩:“辜負鳶肩火色人,侯門褦襶百酸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