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喉啄木鳥

鱗喉啄木鳥(學名:Picus xanthopygaeus)為啄木鳥科綠啄木鳥屬的鳥類。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開闊的森林中,也出現於竹林、果園和次生林。主要以螞蟻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鱗喉啄木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鱗喉啄木鳥鱗喉啄木鳥

中 文 名:鱗喉啄木鳥

物種分類:鳥類→鴷形目→啄木鳥科→綠啄木鳥屬

拉 丁 名:Picus xanthopygaeu

英 文 名:Scaly-throated Woodpecker

屬中文名:綠啄木鳥屬

國內分布: 國內分布於雲南西部騰衝。

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南部。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Iucn2003:LC.IUCN 2003:Not listed.

遷 徙: 留鳥。

生 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開闊的森林中,也出現於竹林、果園和次生

體 型: 體長280-300mm;嘴峰25-30mm;翅120-130mm;尾83-93mm;跗蹠25-26mm。

食 性: 主要以螞蟻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習 性: 常單獨在樹上活動,也常到地面活動和覓食。

繁 殖: 繁殖期4-6月。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3-5枚,卵白色,為卵圓形,大小為26-27mm×20-

野外鑑別

中小型鳥類,體長約30cm。外形很像鱗腹啄木鳥,但腰亮黃色,喉白色,具橄欖褐色條紋,胸淡綠色,其餘下體綠色,整個下體全被有鱗狀斑。雄鳥頭頂紅色,眉紋和顎紋白色。雌鳥頭頂黑色。

形態描述

雄鳥額、頭頂、枕紅色,一白色眉紋自眼前上方向後伸至枕側。頰和耳覆羽灰白色,微具不清晰的黑色條紋。顎紋白色。背和翅上覆羽草綠色,腰亮黃色。飛羽黑褐色,具白色橫斑,尾黑色。頦、喉白色,具細的橄欖褐色縱紋,胸淡綠色,其餘下體綠色,均具黑色鱗狀斑。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額和頭頂前部灰色,具黑色縱紋,頭頂後部和枕黑色。胸和腹部具橄欖色鱗狀斑。 虹膜紅色,嘴色黃褐色,腳和趾橄欖灰色。

種族保護

數量極為稀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