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辣湯

鱔魚辣湯

鱔魚辣湯是一種中國北方地區常見傳統名菜,其關鍵點是以胡椒粉提辣味、加入鱔魚絲提鮮味。鱔魚辣湯根據地域的不同其配方也有所區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為開封胡辣湯和徐州辣湯,前者添加的東西比較多,感覺很厚實,微辣;後者相對清淡,但味道鮮美,辣味十足。

胡(鱔魚)辣湯

鱔魚辣湯 鱔魚辣湯

用 料 鱔魚絲20克,雞絲5克,雞蛋1個,麵筋5克,海帶絲、冬粉、水澱粉、胡椒粉、味素、醬油、醋、蔥、姜、麻油、精鹽、雞湯各適量。

制 法 鍋中放入雞湯適量,燒開後放入鱔魚絲、雞絲、麵筋條,加入醬油、醋、蔥、姜、鹽,燒熟後倒入雞蛋成花,加入水澱粉勾芡,開鍋後盛入碗中,加上胡椒粉、味素、麻油即成。

徐州鱔魚辣湯

徐州的辣湯是用鱔魚絲、雞肉絲和豬骨煮湯,把母雞煮得酥爛。煮的時候除了加蔥之外,加上大量的生薑,這個湯的味道就偏辣,這種辣味很鮮。把洗好的麵筋在溫水中醒透,讓原來海綿狀的麵筋表面變得光滑

柔軟,然後掐成一小塊張開下鍋,同時用筷子順時針攪動,這時麵筋就會被甩成片狀,如雞蛋絮,但比雞蛋絮略厚一些。加上鱔魚絲,鹽,味素,適量的白鬍椒(黑胡椒也可以,不過煮出來的湯顏色發黑)。在湯中加上些許香油,更是美味!

黑乎乎、粘乎乎、辣乎乎,中吃不中看,這是外地人對徐州辣湯的印象。

由來

徐州酸辣鱔魚湯又名“飠它”湯(音SHA TANG),古時叫雉羹。之所以叫SHA湯,是因為你到許多飯館經常會看到標以““飠它湯”這個字,但這個字在字典里是查不到,所以很多人只好用徐州話SHA來解釋。

其實SHA湯也就是辣湯,是由雉羹演變過來的。據說遠古時代,彭祖在徐州這建立了大彭氏國。當時的堯帝操勞國事病倒了,彭祖進獻了用野雉熬制的湯羹,使堯帝恢復了健康的,雉羹由此而名傳天下。而彭祖後來成為中華意經和養生學的鼻祖。

簡單地說就是一種辣湯,湯裡面有鱔魚絲、雞絲、麵筋等等,看起來粘 粘的,黑乎乎的,喝起來辣呼呼,麻酥酥,酸溜溜。能增進食慾,冬天還能禦寒,是一種製作簡單,原料來源廣泛的小吃。

酸辣湯全國各地都有,徐州的的酸辣湯別有一翻風味。

典故

相傳,徐州的“飠它”湯原本是叫鱔魚湯,在宋熙寧年間,蘇軾任徐州府知州,蘇小妹(就是哪個“三難新郎”的蘇小妹哈)也到徐州遊玩。一次在徐州街頭,看到一家小吃店賣的湯羹特別鮮美,就問店家這是什麼湯。店家聽不太懂蘇小妹的方言,只聽明白了湯字,就用徐州話說“啥湯?”。蘇小妹一時興起,就準備揮毫潑墨,給店家題字。可是這個SHA字卻不知怎么寫,於是靈機一動,就自己創造出一個““飠它”字來,題為““飠它”湯”。徐州“飠它”湯因此得名,迅速傳播開來,成為徐州當地名小吃。

做法

1. 鍋中放入雞湯,鱔魚湯各1碗;

2. 燒開後放入鱔魚絲、雞絲、麵筋條,加入醬油、醋、蔥、姜、胡椒粉、鹽;

3. 燒好後倒入雞蛋成花,加入水澱粉勾芡;

4. 開鍋後盛入碗中,加上胡椒粉、味素、麻油即成。

特色

湯似濃非濃,色明亮,鮮鹹微辣,味美可口。

製作要領

鱔魚宜選用小的,便於燙透劃絲,若是粗大的鱔魚,可入沸水鍋煮透劃絲。

功效

適應症:心悸乏力,頭昏頭痛,關節、肌肉疼痛,風濕性關節炎等症。

類別:藥膳

菜系及功效:心調養食譜 氣血雙補食譜 關節炎食譜

健康提示:此湯中鱔魚性味甘、溫,《隨息居飲食譜》中稱之有“補虛助力,善去風寒濕痹,通血脈,利筋骨”的功效。《別錄》中稱之有“補中益血”的作用,此湯常用於臟腑氣血虛弱,氣短乏力,風寒濕痹等症

常用於臟腑氣血虛弱、心悸、乏力、頭昏,以及關節、肌肉疼痛、風濕性關節炎等症。

食物相剋:鱔魚不宜於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