鰈

鰈(Pleuronectidae;righteye flounders) 拼音:dié, 繁體字:鰈 。也是魚類的一種,硬骨魚綱鰈科魚類的統稱。比目魚的一類。體長橢圓形,卵圓形或菱形,側扁,尾柄短而高。前鰓蓋骨邊緣游離。體側扁,不對稱,兩眼都位於頭的右側,最大體長約3M。口前位,下頜多少突出,前鰓蓋骨邊緣一般游離。有眼側暗褐色,無眼側白色。種類繁多,主產於溫帶及寒帶,中國沿海均產,北方較多。常見有木葉鰈(Pleuronichthys coenutus)、星鰈(Veraspervariegatus)和高眼鰈(Cleisthenes herzensteini)等。為經濟魚類。可供食用,肝可制魚肝油 。鰈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溫帶、亞熱帶的近 海,極少數種類棲於北極地區,有些種類可游入港灣和江河。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部首:魚,部外筆畫:9,總筆畫:17 ; 繁體部首:魚,部外筆畫:9,總筆畫:20

五筆86&98:QGAS倉頡:NMPTD

鰈

筆順編號:35251211122151234四角號碼:24194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CBD

基本字義

--------------------------------------------------------------------------------

鰈

● 鰈

(鰈)

diéㄉㄧㄝˊ

◎ 魚類的一科,比目魚的一種,體型側扁,生活在淺海中。

詳細字義

--------------------------------------------------------------------------------

鰈 dié,形聲。字從魚,從枼(yè),枼亦聲。“枼”意為“薄片”。“魚”和“枼”聯合起來表示“一種身體形狀像薄片的魚”。本義:身體形狀扁平像薄片的魚。

漢英互譯

--------------------------------------------------------------------------------

◎ 鰈

plaice

English

--------------------------------------------------------------------------------

◎ flatfish; flounder; sole

right-eyed flounder

硬骨魚綱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鰈科 (Pleu-ronectidae) 魚類的統稱。

經濟價值較大的魚類。

鰈科(Pleuronectidae)一種有經濟價值的魚為歐洲鰈,學名為Pleuronectes platessa,產歐洲。與鰈科其他種類一樣,兩眼均位於頭右側,眼附近有骨質隆起約4~7塊。最大體長可達約90公分(36吋)。褐色,有紅或橙色斑點,十分醒目。鰈科另一北大西洋種為擬大比目魚(Hippoglossoides platessoides),既產於歐洲(叫做紅比目魚),也產於美洲,體色淡紅或淡褐色,可長達約60公分。

形態

成魚兩眼均位於頭部右側(偶有位於左側的反常個體)。最大體長約3M。口前位,下頜多少突出,前鰓蓋骨邊緣一般游離。口一般前位,中大或小,稍傾斜。上下頜有牙,呈錐狀、門牙狀或絨毛狀。有眼一側被櫛鱗或圓鱗,或退化呈骨板狀;體褐色或灰褐色,有的散有斑點或斑紋。無眼一側被圓鱗、櫛鱗,或光滑無鱗。

分布和種類

全世界現有 43屬110種

左右。產於中國的約有14屬26種。常見種類有高眼鰈(Cleist-henes

herzensteini)(見圖)、石鰈(Plati-chthуs bicoloratus)、黃蓋鰈(Limanda

gokohamae)等。其他尚有棲息在大西洋北部水域的海鰈

(Pleuronectesplatessa)、馬舌鰈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等,以及棲

息在太平洋北部水域的狹鱗庸鰈(Hippoglossus stenolepis),箭齒鰈(Atherestes

evermanni)等品種,也是很重要的經濟魚類。身體側扁像薄片,長橢圓形,有細鱗,兩眼都在右側,左側向下臥在沙底,生活在淺海中。

生物學特性

鰈科魚類一般生活於泥沙底質的淺海底層,有些棲於較深水

層。如產於北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的瓦鰈,在深達1628米處也曾有發現。夜間攝食,

白天一般活動不多。冬季遠離沿岸,在較深的海域越冬;待翌年春、夏季又游向沿岸

進行生殖和索餌活動。仔魚初期兩眼在體兩側,營漂浮生活。在發育過程中發生變

態,左側眼漸移往右側,一俟變態完畢,即轉營底棲生活。鰈科魚類主要攝食魚類、

甲殼類、軟體動物、環節動物、腔腸動物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在所攝食的魚類中有

虎魚類、幼鯡、胡瓜魚、鯷、玉筋魚、鱈等。

鰈一般在 2~8月集群游向近海進行生殖。雄魚4~5齡,雌魚6~7齡成熟。有的

種類性成熟期遲。分布於日本海、黃海、渤海的高眼鰈,每年春、夏季臨近時集群

自越冬場游向近海,並於4~7月水溫10~18℃時產卵。懷卵量在體長300~350毫米

時為28.9萬粒,在體長350~400毫米時為71.4萬粒。卵呈球形,浮性,卵徑約0.85~

1.08毫米;卵膜薄而透明。無油球。受精卵在水溫11.3~14.8℃時約83~113小時孵

出仔魚,在水溫16.4~19.0℃時約57~66小時孵出;剛孵出的仔魚全長2.47毫米。

庸鰈從10月到翌年3月上旬、 水溫3~9℃時,在近海100~300米深處產卵,懷卵量

為130~350萬粒。卵大(卵徑2.94~3.85毫米),膜薄,無色,無油球,在水溫

6℃時要16天才能孵出。剛孵出的仔魚全長6.5~8.5毫米,長到70毫米左右時完成

變態並漸沉入海底生活。

相關新聞

鰈魚全知道(2014年04月22日)

199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在長篇小說《鰈魚》中,寫了一條學識淵博,能說話的古怪鰈魚。雖然書中說這條鰈魚是漁夫艾德克在史前就捕獲到的,但實際上歐洲人直到1553年才有關於鰈魚的記載。相反中國人很早就已知道了鰈魚,因見其眼睛僅生於一側,古人猜想必須兩尾魚比肩配合各看一側方能遊行,故稱其為比目魚,《爾雅·釋地》就這樣說:“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

這之後,比目魚與鴛鴦鳥、連理枝和並蒂蓮一樣,成為中國文化史上最常被用來比擬男女之間相親相愛的事物。唐代詩人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就有“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的詩句,以比目魚來形容夫妻恩愛,同生共死。古人還認為比目魚也是分雌雄的,眼睛長在左側的屬雌叫鮃,長在右側的屬雄叫鰈。

現代魚類學將比目魚類都歸在鰈形目中,目前全世界已知約有600種,主要分為鮃、鰈和鰨三大類。鮃與鰈種屬不同,所謂“左鮃右鰈,形影不離”只是一種美麗的想像,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奇怪的是,潮汕人似乎早就認識了比目魚類的這些差異,而將鮃稱為“左口”,將鰈稱為“鐵魚”,又將鰨稱為“龍舌”,在食用上更是區別對待。

先說左口和龍舌。這兩種魚雖然外形相反,但都肉質鮮美,富含膠質蛋白,鰭骨柔軟,肉無亂刺,小的適宜用普寧豆醬水煮,大的最好是清蒸。還有一種洋左口,俗稱多寶,學名大菱鮃,也很美味。龍舌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其中一種本港龍舌,有幼鱗、紅檐(鰭)、歪頭、烏痣四大特徵,鮮嫩香滑,價比石斑。

在魚類史上,汕頭出產的鰨魚曾經引起關注,發現過三種新種,它們是:Sauvage在1881年增記的汕頭產異鱗箬鰨(Synapiura pan),Steindachner在1896年增記的汕頭產斷線舌鰨(Cynoglossus interrupius)和Hubbs在1915年增記的汕頭產角鰨(Aesopaia cornuia)。我不知道這些鰨魚品種是不是汕頭獨有的,但我知道汕頭產的幼鱗龍舌是很受美食家們看重的。

至於鰈魚,潮汕人一般是不鮮食的,漁民捕到後,會從魚背下刀,沿脊骨將魚剖為兩半,曬乾後就叫“鐵脯”。鐵脯的味道極其濃郁,不宜單獨食用,一般是與香菇、蝦米一起,被混進餡料中增香加鮮。潮汕的很多鹹餡粿品、“宵米”和餃子等小食,甚至連牛筋丸有時都混有鐵脯末,吃起來有股獨特的香味。有道叫“鐵脯炒芥藍”的老潮菜,要先將鐵脯碎肉炸至金黃,芥藍才能下鍋。因為多了鐵脯,芥藍更顯青翠,更多出一種“橫味”。

將比目魚乾當作香料配料,在古今的食單中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潮汕的這種奇異的食俗是如何產生的,看來只有問過鰈魚才知道。

鶼鰈和鰜鰈哪個更情深?(2014年01月26日 06:45 來源:都市快報)

讀一本書未必要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或大道理,蘊藏在單個字背後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最新出版的《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講解的雖然是日本名詞,但讀來毫無違和感。日語中的漢字與中文之間的差異,在今天讀來,比笑話還要好笑。比如,中文裡的“冬粉”,在日語裡叫“春雨”,“綠豆冬粉”就是“綠豆春雨”了。

徐國能的《煮字為藥》也頗有意思。那些隱藏在古典文學裡的古老字句,在徐國能的散文里,成了流行世界的活用。比如美國前總統里根遭暗殺去世,形容他與夫人南希的感情深厚,電視字幕里往往會出現“鶼鰈(jiān dié)情深”或“鰜鰈(jiān dié)情深”。那“鶼鰈”和“鰜鰈”究竟哪個更情深一點呢?徐國能的解釋是:“鶼”是傳說中只有一眼一翅的比翼鳥,而“鰜”指的是比目魚,用“鶼鰈”來形容夫妻間的浪漫更貼切,因為兩人除了相愛,更重要的是彼此扶持、互相照應,一方有難宛如鳥失一翼。

鶼鰈情深(2012年04月20日 16:51 來源:中國華文教育網)

“鰈”字,是比目魚的古稱,中國文獻很早就有比目魚的記錄,春秋時代管仲所作的《管子》一書中便有記載,說古之王者將行“封禪”(祭告天地的大典)之時,東海有人進貢比目魚。我們現在都知道比目魚是潛臥于海底的一種魚類,兩眼生於身體的同一側,日本料理中也有比目魚壽司。 但比目魚卻與男女感情有什麼關係呢?原來中國《爾雅》這部最早的字典中解釋“鰈”字,說它是“不比不行”的一種魚,一定要兩條魚緊貼著對方才行動,因此用以形容男女的相依相偎之態,引申為感情的親密。 “鰜”是比目魚的一種異名;

“鶼”字,是中國傳說中的鳥類,生於南方(一說在西方),每隻鳥只有一眼一翅,因此要聯合另一隻鳥才得飛行,白居易《長恨歌》里說的“在天願為比翼鳥”,就是指這種動物。 從意思上說,好像“鶼鰈情深”或“鰜鰈情深”都可以通,前者是“像比翼鳥與比目魚那樣相依相偎”,後者則是“像比目魚那樣相依相偎”。不過歷來文獻,都只有“鶼鰈”而無“鰜鰈”連用之例,如《文心雕龍·封禪》云:“西鶼東鰈,南茅北黍”;又如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也說:“事事相同古所難,如鶼如鰈在長安”。因此以“鶼鰈”指情深已是通例,“鰜鰈”則可能是因為字型相似的誤用了。

宋 王安石 《韓持國從富并州辟》詩:“惟子予所向,嗜好比鶼鰈。”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薰蕕合器,臭味差池;鶼鰈同羣,蹉跎不狎。”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 孔與尊府親戚,一也;與弟有鶼鰈之好,孔所深知,二也。”

《史記·封禪書》:“古之封禪……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後因以“鶼鰈”代指海外進貢的珍異。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詩之三:“喁喁鶼鰈波濤阻,獨有聯翩天馬來。” 清 林則徐 《祭海神文》:“除十洲澄鏡之時,有重譯獻琛之盛。方謂來同鶼鰈,何妨番舶之如林;誰知毒恣鴆梟,漸致蠻煙之成市。”

美國解除日本福島縣產黃花魚和木葉鰈的禁止進口禁令(2015年06月01日14:46 來源: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日本厚生省5月22日表示,根據美國2015年4月23日發布的99-33的自動扣留措施,美國解除日本福島縣產黃花魚和木葉鰈的禁止進口禁令。

拼音是die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