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峽谷

鯨魚峽谷

鯨魚谷位於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70公里法尤姆省的沙漠深處,在遠古時期曾是一片汪洋,有成群的鯨魚出沒。鯨魚谷被認為是埃及沙漠中心一處獨特的露天博物館,遠古海洋地質區域、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獨具特色的自然地貌使鯨魚谷同時兼具重要的自然、文化和科研價值。鯨魚谷(英語:WadiAl-Hitan;按中文音譯又作瓦地阿希坦或瓦第阿希坦)是埃及法尤姆省的一個古生物學化石場。由於當地擁有數以百計的早期鯨類,即古鯨亞目的化石,所以於2005年7月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遺產。該地的化石顯示出古代鯨魚後肢的殘餘部分,記錄了鯨類由陸上生物演化成海洋生物。它生動的描繪了這些鯨轉變時期的形狀和生命。由於它的交通便利和迷人環境以及受保護的景觀,這裡化石的數量、集中量和質量都是舉世無雙的。鯨谷的化石展現了它們在鯨的後鰭退化了的原始狀態。儘管仍然保持頭骨和牙齒結構的原始面貌,但是它們已經顯示了現代鯨的典型最新身體形態。其他化石所處的位置使它可以重現那時的周圍環境和生態。

基本資料

鯨魚峽谷鯨魚峽谷遺蹟
英文名稱:WadiAl-Hitan,WhaleValley

所屬區域:阿拉伯地區

所屬國:埃及Egypt

遺產類別:自然遺產(i)

所在地:FaiyumGovernorate法雍省

方位:N301100.0E292000.0

列入世界遺產時間:2005年入選

符合條件說明:瓦地阿希坦,鯨魚谷,位於埃及西部沙漠,蘊藏了豐富的已絕種的古鯨亞目化石。這些化石,呈現了主要進化歷程之一:鯨魚是由陸生的哺乳動物演進而來,而這裡便是展示這個階段的最重要場域,也生動地顯示了在這段轉化過程中鯨魚的形態與生活。此地化石的數量、集中與品質非常特別,正如同它的所在位置。鯨魚谷的化石是最早期的古鯨亞目在後肢消失的最後階段,已經顯示出流線的現代鯨魚曲線,但仍保存一些原始的頭骨與牙齒結構。此地發現的其他的化石資料也可供重建此地的遠古生態環境。

地理特徵

鯨魚峽谷位於埃及沙漠西部的乾涸河道的鯨谷,包含著早期殘留的而現已滅絕的人類所知道的最後一批有腿的鯨化石。這些化石表現了鯨進化的重要環節之一:浮現了鯨由海洋進化到早期的陸地動物。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進化階段的實證。它生動的描繪了這些鯨轉變時期的形形狀和生命。由於它的交通便利和迷人環境以及受保護的景觀,這裡化石的數量、集中量和質量都是舉世無雙的。鯨谷的化石展現了鯨的後鰭退化了的原始狀態。儘管仍然保持頭骨和牙齒結構的原始面貌,但是它們已經顯示了現代鯨的典型最新身體形態。其他化石所處的位置使它可以重現那時的周圍環境和生態。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南非德班決定,《世界遺產名錄》新增埃及鯨魚峽谷作為自然遺產地。

大約七萬年前,泛濫的尼羅河水第一次衝過了法尤姆窪地周圍的矮山,形成了加隆湖以及周圍的沼澤地。這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處農業區,至少是最早的農業區之一,湖周圍種植的作物被收割起來,土地上樹起了柵欄,建起了乾燥的儲藏區。即使是今天,法尤姆仍然以其水果、蔬菜以及雞肉著稱。法尤姆的食品十分美味。法老第12王朝的統治者阿蒙尼姆赫特一世(公元前1991-1992年)首次利用部分沼澤地來發展農業,且從尼羅河出發,挖掘了一條很寬的運河,由貝尼·斯維夫西北部的拉胡恩的一名管理員進行管理。後來阿蒙尼姆赫特三世做了更多的發展工作,他對這一地區十分感興趣,並在哈瓦拉修建了一座金字塔。所有這些做法的結果是形成了比現在的面積大兩倍的莫伊利斯湖(大湖),湖中魚類眾多。此外,南部地區的土地也十分肥沃、物產豐富。

羅馬人稱這一地區為“鱷魚奧普利斯”,因為這裡有很多鱷魚。他們改變了法尤姆最初的農作物循環體系,迫使這一地區專門為羅馬市場供應穀物。穆斯林認為是先知約瑟夫發展了這一地區。他在埃及被囚期間將巴哈爾*尤素夫運河利用起來,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水壩。法尤姆由於尼羅河三角洲運河體系,享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它同時也仍然是埃及最大的農業區之一。

遺蹟形成

鯨魚峽谷鯨魚峽谷
離開加倫湖區,很快就到了“拉岩谷”自然保護區,與先前的青翠和濕潤相比,這裡入目的全是戈壁和沙磧的褐黃色,越往前走,就越顯得荒涼。這樣的環境實在與鯨魚聯繫不到一起。然而,鯨魚谷就位於沙漠的深處,由於地質變遷,這裡幾千萬年以前還是一片海域,有成群的鯨魚出沒,所以得名鯨魚谷。

鯨魚谷阿拉伯語叫“瓦迪·黑坦”,瓦迪是“河谷”,“黑坦”是鯨魚的複數,說明這裡當時鯨魚的數量之多。在沙漠腹地,有一個“拉岩自然保護區遊客中心”。上面的文字說它建於2001年6月,這實際上是一座地質博物館,裡面陳列著許多考古發掘。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埃及、德國、英國等地質考古學家就開始探索鯨魚谷了,發現了相當珍貴的海洋古生物化石標本,如多刺魚、鯊魚、海蛇、海龜、鱷魚、海牛和鯨魚等。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鯨魚了,而且鯨魚的種類有5種之多。2005年4月,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利浦·金戈里奇在鯨魚谷有了重大的考古發現。他率領的考古小組找到了鯨魚骨骼化石,一塊塊連起來居然長達18米,並且“從脊椎到尾巴的整副骨骸”都可以完全地連成一體。關鍵還在於,經科學考證,這種鯨叫“械齒鯨”,它是太古生代始祖鯨的一種,現在已經絕跡了。據介紹,械齒鯨由陸地哺乳類演化而來,它沒有呼吸孔,卻從其陸地祖先那裡繼承下來了一雙小腳。這種鯨看起來很像大海蛇,卻比海蛇珍貴,它生活的年代至少在4000萬年以前。

正因為如此,菲利浦·金戈里奇一看到這種鯨的化石,就興奮不已。他決定把骨骸化石搬到密西根進行保存加工,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然後再帶回埃及展覽。因為這一考古引起了轟動,很快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自然保護遺產名錄。迄今為止,鯨魚谷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菲利浦·金戈里奇發現械齒鯨標本化石的地方,還沒有得到真正的開發。那裡地處沙海深處,交通不便,阻止了遊人前去一識其“廬山真面目”。

生物保護

鯨是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捕到最大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它的舌頭重約3噸它的心臟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總重量約為8噸~9噸,腸子有半里路長。這樣大的軀體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鯨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獸,論個頭堪稱獸中之“王”。鯨還是絕無僅有的大力士。一頭大型鯨所具有的功率可達1700馬力,可以與一輛火車頭的力量相匹敵。它能拖拽800馬力的機船,甚至在機船倒開的情況下,仍能以每小時4海里~7海里的速度跑上幾個小時。鯨的游泳速度也很快,每小時可達15海里。藍鯨有一個扁平而寬大的水平尾鰭,這是它前進的原動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變而來的兩個鰭肢,保持著身體的平衡,並協助轉換方向,這使它的運動既敏捷又平穩。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中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中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占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中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鯨魚、魚類、頭足類(例如人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物種約占世界物種總數的10%,數量占50%

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中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涂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全世界的科學家目前正在進行一項空前的合作計畫,為所有的海洋生物進行鑑定和編寫名錄。海洋里到底有多少種生物?一項綜合全球海域數據的調查報告出爐了。目前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科學家目前正在進行的這個計畫叫做海洋生物普查,預計要花上10年時間,至少需要花10億美元的經費,共有來自53個國家的300多位科學家參與到這個史無前例的合作計畫中來,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海洋科學家可以一起合作。從2000年開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個新的海洋物種被發現。根據這個研究計畫的估計,大約還有5000種海洋魚類以及成千上萬種其他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還沒被發現。

這個普查計畫希望能夠評估各種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地理分布和數量,並且解釋上述情況如何隨著時間而改變。這個計畫有什麼現實意義呢?海洋生物的普查可以找出目前已經瀕危的生物以及重要的繁殖區域,可以幫助漁業管理機構發展出有效的連續經營策略。而隨著成千上萬的新種海洋生物被發現,科學家將開發出新的海洋藥物和工業化合物。

發展淵源

鯨魚峽谷鯨魚化石
在埃及首都開羅以南85公里的法尤姆省,有一個叫“鯨魚谷”的地方,這裡因發現了許多鯨的化石而著稱。2005年7月,這裡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名錄,成為埃及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鯨魚谷”在4000萬年前曾是一片汪洋。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埃及、德國、英國的地質考古學家就在“鯨魚谷”發現了海洋生物化石,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鯨化石了,而且鯨的種類有5種之多。2005年4月,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利浦·金戈里奇率領的考古小組找到了許多塊、連起來長達18米的完整的鯨骨骼化石。

經考證,這種鯨叫械齒鯨,它是太古生代始祖鯨的一種。金戈里奇發現械齒鯨化石的地方位於“鯨魚谷”的核心部分,地處沙漠深處,交通不便,遊人難得進去。在保護區內,被木樁和繩子圈起來的沙地上擺放著組成鯨形狀的一些石塊,這些都是鯨的化石。目前,埃及正同義大利合作,準備把“鯨魚谷”建成一座國家公園。在距離“鯨魚谷”露天地質博物館不遠的拉岩自然保護區,埃及第二大淡水湖加倫湖的湖區落差形成一些瀑布,水邊草木青翠,與遠處茫茫沙漠形成鮮明對比。在這片經歷滄海桑田的沙漠綠洲,只有那年代久遠的化石、奇形怪狀的山巒上的水紋線無聲地告訴人們:這裡曾是海底世界。

鯨魚谷地區形成與地質時代中的始新世和漸新世之間的時期,曾位於海底深處,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資源。此外,當時瀕臨鯨魚谷北部的一塊陸地曾被大片森林覆蓋,曾是古代尼羅河一條支流的發源地。在“鯨魚谷”,沿途有形態各異的石灰石沙岩,它們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鳥類,也都最初形成於4000萬年前的遠古海底。這些風化岩石上還有各種奇妙的紋路,組成令人遐想的圖案。沙黃色的岩石與藍天白雲相互映襯,顯得非常壯觀。

旅遊嚮導

鯨魚峽谷鯨魚峽谷
由埃及首都開羅向南,沿著尼羅河西岸前行,大約一個多鐘頭,就到了有著“埃及糧倉”美譽的法尤姆省。在法尤姆省所屬的沙漠深處,有一個叫鯨魚谷(WadiHitan)的地方,那裡,最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護遺產”,也是旅遊愛好者的天堂。

鯨魚谷位於沙漠深處,從法尤姆再往西,方圓幾十公里的地域內,像明鏡一樣鑲嵌著埃及第二大淡水湖——“加倫湖”。正午的陽光下,湖水微波不興,靜靜地倒映著兩岸翠綠的草木和莊稼。由於周圍湖區落差的原因,這裡形成了一些瀑布。從瀑布下面走過,淡淡的水若霧似紗般紛紛揚揚飄下來,如絲絲細雨吹在身上、石頭上、草叢間。沒有萬馬奔騰的磅礴氣勢,但那種似有似無的輕柔卻讓人非常愜意。

在對遊客開放的鯨魚谷旅遊區,共有13個主要景點。通過參觀,遊客們可以了解到鯨魚谷的地質形成過程,欣賞到各種古代海洋生物化石標本。鯨魚谷目前有400多塊鯨魚骨化石,它們的“年齡”都可以追溯到4000萬年前。其中不容錯過的是一條在發掘原地露天展出的鯨魚骨骼化石,這條鯨魚化石從牙齒到尾巴都很完整,有18米長。據科學考證,這種鯨是屬於古生代始祖鯨亞目的“械齒鯨”,現在早已絕跡了。此外,鯨魚谷中存有不同種類、形態各異的鯨魚化石,甚至可以找到只有3個月大的小鯨魚的骨骼化石。除了鯨魚,還有海蛇、海龜、鱷魚、海牛等史前海洋動物和各種海洋植物的化石。遊客們在這裡可以超越歷史和空間,對“鯨魚之家”的成員們近距離地進行欣賞。

地理名勝(二)

世界上許多地理名勝,有的是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藏,有的是人類勞動成果的結晶。對歷史進步和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值得我們去認知和保護。

全球最新公布七處自然遺產

《世界遺產名錄》新增加7處自然遺產地,1處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 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有:埃及鯨魚峽谷、日本知床半島、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群島及保護區、西挪威峽灣、巴拿馬柯義巴島國家公園、南非弗里德堡隕石坑、泰國棟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新的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地是英國火山群島聖基爾達島
聖基爾達島| 棟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保護區| 弗里德堡隕石坑| 柯義巴島國家公園| 西挪威峽灣| 知床半島| 鯨魚峽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