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利斯·尼古拉耶維奇·葉爾辛

鮑利斯·尼古拉耶維奇·葉爾辛(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羅斯前俄羅斯總統。曾歷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莫斯科市市長、蘇聯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俄羅斯首任民選總統。

葉爾辛是個充滿爭議的政治人物,他在蘇共年代因矢言打擊貪污而聲名大噪,但其政權卻飽受貪污醜聞困擾。他執政時推動市場經濟和民主制,但他採取「休克療法」以令俄羅斯儘快走上資本主義,卻讓俄羅斯經濟瀕臨崩潰,最後更曾以武力鎮壓反對者。而在任內兩次向車臣發動攻擊,卻未能平息車臣分離主義分子,也動搖了他在國民心目中的領導形象。踏入2000年前數小時前,他突然宣布辭職,任命普京為代總統,震驚朝野,從此結束他的政治生涯。

生平

早期生活

葉爾辛生於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達里茨基區布特卡村一個農民家庭,其父親尼古拉在1934年被指參與煽動反蘇維埃活動,被送入古拉格集中營勞改三年,出獄後曾做建築工人,其母Klavdiya Vasilyevna是一名裁縫。
葉爾辛童年時曾就讀普希金高中,1955年畢業於烏拉爾河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論文講述電視塔的建造。他青年時尤其愛好體育活動,亦曾偷偷爬入紅軍的軍火庫,在偷手榴彈時被炸傷。
1955年至1968年間曾經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的不同建築單位任職,由建築管工升至單位領導,直至1961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52年與妻子奈娜·葉爾辛娜結婚,他們有兩個女兒。

蘇共時期

1961年,30歲的葉爾欽加入蘇聯共產黨,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共產黨內漸露頭角,1968年至1975年間任蘇共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黨委建築處處長;1976年1981年間任蘇共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黨委第一書記;1981年至1985年成為蘇共中央委員會成員。
1985年成為他政治生涯的轉捩點。該年4月起他領導中央委員會建築處;6月12月時任蘇共中央委員會建築問題的書記;同年獲戈巴契夫調任為蘇共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任蘇聯國家建設委員會第一副主席。
葉爾欽在莫斯科主政期間,以靈活大膽的作風著稱,挑戰當時僵化的黨政機構,但此舉激怒保守派,亦受到戈巴契夫本人的譴責。1987年11月11日他批評戈巴契夫的政策而被免除莫斯科第一書記職務。1988年2月17日,被進一步革除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並於5月失去部長級職銜。
不過,與蘇共關係陷於谷底,卻無損他的仕途。1989年3月,他89.4%得票率當選蘇聯國會議員,重返政壇,並成為「民主反對勢力」實際領導人。1990年5月俄羅斯聯邦舉行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他當選為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兩個月後,在蘇共28大上,葉爾欽代表的「民主綱領派」提出改造蘇聯社會的一系列措施,但未獲大會接納,會議結束後他隨即宣布退出蘇聯共產黨,結束近30年的共黨生涯。1991年6月12日,他以57.4%得票進一步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

蘇聯解體

1991年,戈巴契夫試圖將蘇聯改為一鬆散的邦聯——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引發蘇共黨內的傳統派不滿,而觸發了蘇聯舊體制的種種弊端卻又未能給予妥善解決,導致蘇共的威望一落千丈,各加盟共和國內的分離勢力大幅增長,令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傳統派為了挽救蘇共及蘇聯,便訴之以政變。
同年8月19日,當時的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宣布總統戈巴契夫因健康原因無法履行職權,總統職務由其代為行使,其後亞納耶夫會同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及克格勃首腦等人宣布成立「緊急狀態委員會」,聲稱戈氏的改革已經失敗,下令武裝部隊接管國家政權,同時軟禁了在黑海度假的戈巴契夫。
葉爾辛成為扭轉政變的重要人物,也將他推上政治生涯的高峰。時任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葉爾辛宣布接管俄羅斯境內的全部蘇軍,並要求軍民反對政變,各軍隊返回原駐地。在國內外壓力之下,72小時後戈巴契夫宣布重新行使權力,政變遂告失敗。隨後,葉爾辛宣布解散蘇聯共產黨,戈巴契夫亦宣布蘇共「自動解散」並辭去總書記職務,擁有2,000萬黨員的蘇共隨即消失。
同年年底,與白俄羅斯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國協,從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回響,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葉爾辛是成立俄羅斯的促成者。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停止存在而滅亡。葉爾辛接管了戈巴契夫的全部權力,成為俄羅斯獨立後的首任總統。

黑色十月

蘇聯解體後,百廢待興,俄羅斯各派系對未來的體制爆發嚴重分歧。1992年初葉爾辛推行激進的改革政策,執意推行總統制,而俄羅斯議長哈斯布拉托夫與副總統魯茨科伊認為俄羅斯應當實行議會制,1992年4月,兩派的分歧在俄羅斯第四次人民代表大會上公開,雙方不論在改革政策、新憲法內容、俄羅斯政體以及外交政策都出現嚴重分歧。
1993年9月,葉爾辛首先解除副總統職務,並成立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以取代最高蘇維埃的舊有角色。9月21日,葉爾辛並宣布俄羅斯聯邦新立法機關——「聯邦大會」將於年底大選;而同一天,俄議會主席團通過致俄羅斯公民書,廢止葉爾辛中止議會權力的命令,停止葉爾辛的總統職務,並宣布將剛被葉爾辛免職的魯茨科伊,接替其總統職務。
9月24日開始,葉爾辛下令軍隊包圍議會大廈,舉國震動。政府最國中斷國會對外聯繫,隨後進一步停止供電、供水。約10月3至4日,雙方談判未有進展時,葉爾辛下令政府軍進攻議會大廈,戰鬥長達10小時後,終於結束了陷於分裂的政治局面。事件中,多份蘇共報紙被停辦,議長哈斯布拉托夫一派的人被捕,俄羅斯官方指共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傷。
1996年,在種種的社會問題未解決下,葉爾辛成功連任總統。

除夕請辭

1999年他遴選普京為政府總理和自己的繼承人後,同年12月31日以體弱多病為由,突然宣布辭職,並由普京接任為臨時總統,並移交戰略核武器控制權。他當時在俄國電視上向俄國人民作年終致詞時,說經過長時間和艱苦的深思熟慮後,決定退休,他指俄羅斯需要新一代有活力的政治領袖帶領進入新世紀,請求國民原諒他過去的行政失誤,並為無法達成人民的期望而道歉。

退休生活

退休後的葉爾辛雖然淡出政壇,但仍獲得俄羅斯政府的優厚待遇。他住在莫斯科郊外的國有豪華別墅,身旁廚師、警衛、醫生俱全,出入有警車開路,還可乘坐政府專機。退休後,他每年出國遠遊8至10次,費用全由國家支付。他亦愛讀書及看電影。為控制體重,他每天下午4時後便不再進食。2006年2月1日生日時,克里姆林宮為他舉辦盛大宴會,邀請200多位名流出席,當中有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德國前總理科爾。一些俄國媒體便形容,葉爾辛可能是「全俄羅斯最幸福的退休老頭」。
葉爾辛淡出政治後雖然保持低調,絕少發表公開講話,但2004年9月13日別斯蘭人質危機爆發後,普京企圖廢除地區領導的選舉,改由他親自任命,葉爾辛與戈巴契夫罕有地批評普京此舉是民主倒退,返回蘇俄時代的中央集權制度。但在2006年的壽宴上,他又批擊美國「獨專」(monopolistic)的外交政策,並指普京是俄羅斯人民正確的選擇。
2001年,俄羅斯《訊息報》曾指葉爾辛在中國接受兩星期的中醫治療,為他治病都是中國一流名醫,療程包括以道家學說派生的氣功治療、按摩中草藥療法。其中氣功治療被俄新聞界稱為「返老還童功」。但他本人否認接受治療,他說:「沒有任何理由讓我接受治療,我是一個完全健康的人」,他只承認在中國期間只是看戲、游水、桑拿,訪問過幾個城市,度過愉快假期。
而有「小葉爾辛」之稱的外孫鮑里斯正攻讀經濟學研究生,被外界視為他最有可能的繼承人,但葉爾辛曾說若希望孩子幸福,就不要把他推上政治。

逝世

2007年4月23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斯密諾夫宣布葉爾辛逝世,但沒有公布死因;而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指葉爾辛是因心臟衰竭引起併發症逝世。隨後俄羅斯總統機關事務管理局醫療中心稱,莫斯科時間23日15時45分(台北時間同日晚上20時45分),葉爾辛因心臟病加重,在中央臨床醫院突然去世,享年76歲。另外,據塔斯社引述醫學界訊息來源稱,葉爾辛死於心臟衰竭。
俄羅斯人民反應如下:
53歲退休工程師基爾斯科娃:「葉爾辛時代壞透。國家所有資源一下子全落入少數人手裏,給我們帶來寡頭財閥。他是恁誰都不會忘記的糟糕領導。」66歲退休工會成員布拉紹夫:「蘇聯瓦解後,我們其實需要一段較順暢的過渡,但結果得到的卻是充斥不公和欺詐的亂局。他的時代甚至比勃列日涅夫那陣子更差。」44歲司機伊萬諾夫:「他創造了一個由歹幫控制的國家。他除制止了一場反戈巴契夫的政變,無乾過好事。」47歲醫生科季爾尼科娃:「葉爾辛治下生活水準下降,社會分化。科學不獲資助,許多科學家離婚自殺。他沒有真正代表我們的利益,而是以美國利益為先。」20歲學生奧梅爾先科:「他使我國非常窮困和墮落。他酗酒。他幹得最好的是選了普京繼任。」61歲退休牙醫弗拉基米爾:「我信任他,他卻賣國。他做的一切都為貪官。」44歲退伍軍人阿萊姆巴耶夫:「我們原能輕易結束車臣戰爭,但軍政高官卻發戰爭財。」20歲大學生烏利瓦諾夫:「我不滿他非法地、甚至犯罪地進行私有化。」國際社會反應如下:
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葉爾辛)為國家立下大量功績,但同時亦背負了很多嚴重錯誤,堪稱悲劇命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葉爾辛在任期間高度重視對華關係,中俄兩國建立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兩國各領域的合作快速發展。他為中俄關係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葉爾辛的不幸逝世,使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摯友。美國總統喬治布希:「葉爾辛總統是歷史性人物,在重大時刻為他的國家服務。在蘇聯解體扮演重要角色,幫助奠定俄羅斯自由的基石,也是他國家歷史上首位民選首領。」歐盟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他拉近了東西方,把對立變成合作。」時任法國總統席哈克:「世界會懷念葉爾辛的勇氣、堅忍和政治路向,他令自由得到勝利,引領俄羅斯走向民主。」

國葬

由於葉爾辛對俄羅斯有重大奉獻,他的葬禮以國葬的形式在2007年4月25日進行,而且定為全國哀悼日
當日早上,儀式在東正教救世主大教堂進行後,隨即走到莫斯科三里外的新處女墓園下葬;在下葬期間,先由士兵的擁護下到達墓地前。在墓地前,葉爾辛的兩名女兒以及葉爾辛的太太先後向葉爾辛遺體一一「問好」,而葉爾辛太太更為其夫作吻別及少少打扮。
下葬的一刻,在東正教宗主教的祝福後,葉爾辛的遺體的棺本下達至墓地的土地時,軍方隨即向葉爾辛發放禮炮及奏起俄羅斯國歌後,整個國葬的儀式完成。
參與葬禮的有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前總統老布希、柯林頓、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俄羅斯主要領導人以及其他北歐國家元首等。

任內政績

葉爾辛當政期間雖然全力推動自由市場經濟以及與國際經濟接軌,但是過大的總統權力,讓俄羅斯的政治過程成為個人領導,過快的經濟改革卻讓俄羅斯經濟陷於崩潰,作風過於威權與強勢也讓人有所批評。而短期國債的發行更導致俄羅斯陷入空前的經濟危機;閣員與總理更迭過快也導致政局不穩。對葉爾辛影響最大的仍然是車臣獨立問題,車臣戰爭的懸而未決,大大地損害了葉爾辛於國民心中的地位。
剛踏入2000年時,美國有線新聞網路指葉爾辛當時的民望,僅得大概2%。而到了2001年的俄國民意調查顯示,高達66.1%的俄羅斯人認為葉爾辛、戈巴契夫應對蘇聯解體後,國家多年的困境負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