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多學科門類與多學歷層次的高等美術學府,中國八大美院之一,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先後被教育部評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高等學校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範基地,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文藝輿情信息研究基地。

學校前身是1938年建於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親自倡導創建。1945年,延安魯藝遷校至東北。1958年發展為魯迅美術學院。

截至2016年7月,學校有瀋陽和大連兩個校區,校園總占地面積957662.94平方米,圖書館建築面積10887平方米,藏有59.2073萬冊圖書;瀋陽校區設有12個教學單位,大連校區設有7個教學單位,共開設14個本科專業;有教師856人,在校生7967人,其中本科生7135人,研究生507人,留學生2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8美院掛牌 1958美院掛牌

1938年4月10日,魯迅藝術學院創建於延安。毛澤東同志親自為學院書寫校名和“緊張、嚴肅、刻苦、虛心”的校訓,並題詞“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  

1946年,魯迅藝術學院先後遷校至齊齊哈爾、佳木斯、哈爾濱和瀋陽。  

1949年,學校曾更名為東北魯迅文藝學院。  

1953年,以美術部為基礎組建成東北美術專科學校,建址於建址於瀋陽南湖。  

1958年,瀋陽師範學院(藝術部分)併入東北藝術專科學校。  

1958年,學校發展成魯迅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瀋陽校區 魯迅美術學院瀋陽校區

1983年,學校工業設計實驗室建立。  

1988年,學校以工業造型設計專業基礎上組建工業設計系。  

1997年,學校組建研究生教學和研究機構藝術文化研究中心。由原染織設計系和服裝設計系合併組建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  

1998年,江澤民為學院題詞:“弘揚魯藝傳統,培育藝術人才,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  

1999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1年初,學校把美術學專業從公共課基礎教學部分離出來,成立了美術史論系。  

2004年,學校文化傳播與管理系成立。  

2007年,學校文化產業管理學科被遼寧省委宣傳部確定為“全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學科”的特色學科。  

2010年,學校工業設計實驗教學中心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  

2013年,學校在動畫專業的基礎上正式成立魯傳媒動畫學院。

2014年12月,學校的“遼寧省公共文化建設研究基地”被遼寧省教育廳和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批准為遼寧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基地。  

2017年,魯迅美術學院成立中國畫學院,籌建書畫鑑賞與修復專業;成立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籌建建築藝術設計專業方向。   同年,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魯迅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7月,學校有教師856人,其中教師547人;教授64人,副教授142人,講師235人,助教106人。其中,有13位專家享受由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7位教師獲評省級教學名師,有遼寧省級教學團隊2個。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391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1%,其中15人具有博士學位,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  

遼寧省級教學名師:馬克辛、張偉、杜海濱、趙寶平等  

遼寧省級教學團隊:

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雕塑專業教學團隊霍波洋2007年
工業設計教學團隊---2010年3月
資料來源: 

院系設定

截至2016年7月,學校瀋陽校區有12個教學單位,設有10個專業;大連校區有7個教學單位,設有5個專業。共開設14個本科專業。  

專業設定 
校區院系專業
瀋陽校區工業設計學院工業設計
中國畫系中國畫
書法學
版畫系版畫
油畫系油畫
雕塑系雕塑
攝影系 攝影
影視攝影與製作
染織服裝設計系 染織藝術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系 環境藝術設計
城市規劃與設計
綜合繪畫系綜合繪畫
美術史論系美術史論
文化傳播與管理系文化傳播與管理
基礎教學部---
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藝術文化研究中心---
繼續教育學院---
當代藝術系---
魯迅美術學院附中---
大連校區視覺傳達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
工藝美術教學部工藝美術
傳媒動畫學院動畫
數字媒體藝術教學部數字媒體藝術
魯美·文化國際服裝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
中英數字媒體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
專業基礎教學部----
公共基礎教學部---
資料來源: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根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遼寧省級特色專業1個,遼寧重點支持專業2個,遼寧省級示範專業1個,遼寧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遼寧省級優勢特色專業4個,遼寧省普通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遼寧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遼寧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2個,遼寧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2個;遼寧省級精品課程10門,校級精品課程23門。

特色專業:

類別專業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繪畫動畫
遼寧省級特色專業雕塑產品設計
遼寧省級示範專業繪畫---
遼寧重點支持專業動畫視覺傳達設計
遼寧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版畫雕塑
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染織纖維專業方向)
產品設計---
遼寧省級優勢特色專業繪畫攝影
視覺傳達產品設計
遼寧省普通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專業產品設計---
資料來源: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類別名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業設計實驗教學中心---
遼寧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攝影影視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版畫實驗教學中心
資料來源:   

遼寧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

繪畫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工業產品設計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資料來源: 

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類別名稱
國家級遼寧省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藝術學實踐教育基地
遼寧省級魯迅美術學院全運設計藝術研究中心實踐教育基地
資料來源: 

遼寧省級精品課程:

交通機具設計動畫短片設計創意攝影藝術概論
銅版畫技法與創作動畫短片製作中國山水畫專業教學課程色彩構成綜合訓練課
服裝立體裁剪制板---------
資料來源:   

教學成果:

項目名稱獲獎時間獲獎名稱
與新媒介連結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與實踐整合研究2012年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專業美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教學2012年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中國畫形式美教學研究與實踐2012年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概念車設計與創新教學實踐》課程2009年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公共設施設計教學與實踐》課程2009年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創意攝影》課程2009年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資料來源:   

• 教學成績

時間獲獎作品獲獎名稱
2017年WATERWHEEL FILTER德國iF設計大獎
2016年12月《金雞報曉》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冰雕比賽設計類全國銀獎
2016年12月節式螺絲刀設計、“簡素”椅與幾等三件作品中國設計紅星獎
2016年11月MG-GT概念跑車上汽設計挑戰賽銀獎
2016年10月《多彩街景》第十三屆中國手繪藝術設計大賽學生寫生組一等獎
2016年10月WATERWHEEL FILTER德國紅點概念設計大獎
2016年9月《風起》“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金獎
2016年4月“HARBOR”和“Wheel”法國雙面神國際設計大獎賽金獎、銀獎
2015年9月《遷徙》首屆亞洲國際(溫州)青年微電影最佳攝影獎
2014年3月電動摺疊腳踏車Snail motorcycle2014國際腳踏車設計大賽設計大獎
2013年10月至尊獎2013紅點概念獎至尊獎
資料來源: 

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遼寧省重點學科2個,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學科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    

遼寧省重點學科:美術學、藝術設計學

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學科:藝術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美術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  

魯迅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

專業學位授權點:美術、藝術設計  

藝術研究

研究平台

魯迅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

根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遼寧省級實驗室1個,遼寧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遼寧區域發 展戰略研究基地1個。    

遼寧省級實驗室:版畫實驗室

遼寧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遼寧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共建)  

遼寧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基地:遼寧省公共文化建設研究基地  

科研創作

• 研究成果

2015年,學校成功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共14項,獲批省級以上科研項目30項,其中省社科聯基地委託項目3項,省教育科學基金規劃項目1項,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1項,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6項,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團隊項目1項,省教育廳教育科研智庫項目1項,所有課題經費(包括學院配比經費)累計為97萬元。  

2014年,在“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中,學校教師發表論文獲一等獎1篇,二等獎1篇,三等獎1篇。  

部分獲獎列表
名稱獲獎類別時間完成人
《錦州遼瀋戰役全景畫》文化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宋惠民、許榮初等
《棒槌島的傳說》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4年徐家昌、任夢璋等
《20世紀中國攝影文獻》遼寧省教學科研三等獎2000年---
資料來源:   

• 藝術設計

根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雕塑系創作了北京農展館組雕《人民公社萬歲》、瀋陽中山廣場組雕《勝利萬歲》及中央黨校《旗幟廣場》組雕等雕塑;完成第十二屆全運會主會徽、志願者標誌、吉祥物設計、火炬及禮器設計、海報設計;完成了6個文化藝術項目:黑龍江伊春地質博物館展陳設計、錦州蘋果廉政文化展覽館展陳設計、寧夏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展陳設計、寧夏龍文化博物館展陳設計、北京自然博物館和北京自然博物館“動物之美”展廳改造。  

藝術資源

• 館藏資源

魯迅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

截至2016年12月,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是全國美術類專業圖書館。設有專業圖書借閱室、社科圖書借閱室、期刊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特藏閱覽室、畫冊閱覽室、樣本閱覽室、參考諮詢室。全院藏書總量為59.2萬冊,新增1.36萬冊,生均圖書73.18冊/生,電子圖書3672GB,電子期刊939種。  

• 學術期刊

《藝術工作》原名《美苑》,是美術類大型雙月專業學術期刊,先後榮獲"遼寧省一級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類核心期刊"、"中國藝術類核心期刊"、"中國CSSCI期刊(擴展版)"、"全國高校優秀社科學報"等稱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藝術類核心期刊。並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被列入CSSCI 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4-2015)來源期刊擴展版。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徽志

徽志 徽志

學院徽志以紅、黑、綠為主調。紅色代表魯迅美術學院歷史傳承,黑色代表魯迅美術學院植根於東北黑土地,綠色代表魯迅美術學院今天事業的勃勃生機。  

• 校徽

校徽 校徽

校徽的主體圖形為承載著魯美歷史與情懷的標誌性建築,成為魯美人共同的記憶符號。正是根植於這片沃土,魯美人的情懷與理想、追求與成就、心繫國運、藝以載道的豪邁氣魄和獨立、批判、自省的文化自覺,皆化作這裡一磚一瓦、一石一場的氣韻,於時空中流轉升華為魯美人的氣脈與品格。  

背景律動的線條源自於新校區主建築的穹頂結構,恰似東方的一縷曙光發散開來,其光芒交織輝映匯聚而成的五角星,與建築及文字構成三位一體的組合,既聚焦於魯美多學科交叉融匯、多元發展的教學理念;又連結歷史與未來,定格於魯美光芒四射的美好前景,高揚創新進取的魯藝之魂,以激情飽滿的時代畫筆感懷魯藝傳統與開拓創新。  

• 校名

校名 校名

校名字型為毛澤東同志手書體。  

• 校旗

校旗 校旗

學院校旗為長方形旗幟。中央印有學院徽志與橫式中英文標準字校名左右標準組合。  

校園文化

• 校訓

緊張、嚴肅、刻苦、虛心  

• 校歌

《魯迅藝術學院院歌》 沙科夫詞,呂驥曲 我們是藝術工作者,我們是抗日的戰士, 用藝術做我們的武器,為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為爭取中國解放獨立,奮鬥到底! 我們是藝術工作者,我們是抗日的戰士, 踏著魯迅開闢的道路,為建立新的抗戰藝術, 為繼承他的革命傳統,努力不懈! 學習,學習,再學習! 理論與實踐密切聯繫,一切服從神聖的抗戰, 把握著藝術的武器,這就是我們的歌聲, 唱吧,高聲的唱吧,我們是抗日的戰士, 我們是藝術工作者!
資料來源: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王慎十
院長李象群
常務副院長田奎玉
黨委副書記王虹
副院長李寶泉、孫明、及雲輝、常樹雄、馬傑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院校職務姓名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吳玉章
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院長蕭軍、塞克
東北魯迅文藝學院美術部部長王曼碩、張仃、楊角
東北美術專科學校校長兼黨委書記楊角、施展
總支書記陳日新
魯迅美術學院院長張啟仁、白大方、張望、王盛烈、宋惠民、韋爾申、劉曉華
書記吳健、劉平之、劉文富、張晨
資料來源:   

知名校友

姓名備註
李浴歷任敦煌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魯迅美術學院教授。出版有《中國美術史綱》、《西方美術史綱》等。
朱鳴岡 畫家。魯迅美術學院榮譽終身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
孫恩同當代著名山水畫家、美術教育家、關東畫派創始人之一、中國美協會員。
張德才詩人作家。
馬文啟2013年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稱號。
高秀蘭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劉德民中國現代畫家。
張玉禮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家協會會員。
楊美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遼寧分理事,遼寧雕塑學會副理事長,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
陳尊三1996年獲魯迅版畫獎。
陳海濤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全顯光1996年獲“魯迅版畫獎”。
俞永康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王緒陽中國美術家協會四、五、六屆理事;遼寧中國畫研究會,會長。

遼寧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