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家喬旺村

魯家喬旺村隸屬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的壯崗鎮,位於鎮駐地西北2公里處,共有386戶,1180口人。村內經濟發展依靠蘋果園、梨園、豐產楊林、桑園等,集體福利較好。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依靠種植業、養殖業。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魯家喬旺村地處龍王河北岸,屬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壯崗鎮,位於鎮駐地西北2公里處,共有386戶,1180口人,1300畝耕地且有一多半在東嶺北嶺上。1984年被莒南縣委、縣政府命名為“縣級文明村”,1996年被莒南縣政府命名為“小康村”,村黨支部1996年被莒南縣委命名為“五好黨支部”。

建村歷史

據《魯氏族譜》記載和後人考證,魯家喬旺村的魯氏明代末從壯崗遷來建村,因村莊就在高家喬旺村的附近,所以取名魯家喬旺村。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濱海部隊多次駐紮該村。

氣候特徵

當地屬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降水量偏少,有“十年九旱”的氣候特點。夏季正常年份潮濕多雨,雨量較集中,有些年份有洪澇、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發生。秋季氣溫明顯下降,日光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氣候特徵。冬季盛行西北風,空氣乾燥寒冷,晴朗少雪。

經濟發展

村內經濟發展依靠蘋果園、梨園、豐產楊林、桑園等,集體福利較好。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依靠種植業、養殖業,其項目主要有:養豬、養羊、養雞,種小麥、玉米、花生,個別農戶有靠果園、桑園、或手工業、小副業致富的。

集體設施

村內水、電、通訊到戶率達95%以上,農民居住區綠化率達水平偏低,村裡有村文化大院一處,村兩委辦公室齊全,國小、衛生所、供銷點、小賣部多處,村級各類設施比較齊全,環境比較優美。

組織建設

村內黨支部、村委會健全。村兩委班子圍繞年初工作目標任務,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能夠保證村裡的各項工作任務的較好落實。村黨支部是縣級“五好黨支部”,2011年1月該村被評為臨沂市黨風廉政建設“三基聯創”示範村。現任村黨支部書記魯守堂

先模人物

開發區勞模魯守堂

該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魯守堂被評為臨港經濟開發區首屆勞模,其主要事跡:魯守堂帶領村民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使全村山、水、林、田、路得到綜合治理,為全村糧油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因地制宜大搞農業結構調整,使全村形成了以大林業(果、梨、桑)、畜牧禽養殖業為主的兩大支柱產業。在村民大多數走向富裕路的同時,不忘關懷救助貧困戶等弱勢民眾。他努力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計畫生育工作,使村民普遍有了安全感計畫生育成為放心村。他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招商引資等各項工作都得到跨越式發展。

打工致富的魯緒站

壯崗鎮1200名農民工變“打工經濟”為“創業經濟”。魯家喬旺村魯緒站在外打工16年,錢袋漸漸鼓起,他經過市場考察後,選準了肉牛養殖項目,去年回村建起年飼養120頭的肉牛養殖場,現己獲利10餘萬元。這是該鎮1200名農民工變“打工經濟”為“創業經濟”的一個實例。

農家好媳婦朱正花

朱正花是該村婦代會主任、計生主任。公爹患骨癌,她同丈夫帶著公爹四處醫治,直到父親去世為止。2003年她丈夫死於車禍後,她以又以常人難以具有的勇氣,自立自強,供兩個孩子上學,硬是靠微薄的家庭收入供兒子念完大專,供女兒念完中專。她主持給小叔子蓋了房,結了婚。她還義務承擔起照顧孤寡老人朱身榮的重擔,義務伺候一年多,直到無病而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