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文峰山

文峰山又名神峰山,位於蒼山縣城西北15公里處。西北與層巒疊嶂的抱犢崮遙遙對峙,西南與頂平如削的石城崮隔河相望,東靠曲折如帶的泇河,南臨莽莽蒼蒼的蘇魯大平原,像一座天然的屏障巍然屹立在臨棗公路的北側。山上巨石嶙峋,松柏參天,山幽林靜,風景宜人。許多名勝古蹟,令人流連忘返。故素有魯南小泰山之稱。

概述

文峰山又名魯卿山、秀山、神峰山,位於臨沂市蒼山縣西北約30公里處,屬尼山山系,東北西南走向,面積4.5平方公里,海拔234米,由石灰岩和變質岩構成,有“魯南小泰山”之稱。

詳述

山的東面有城村,是古國遺址,亦是孔子弟子曾參的家鄉,西面有匡王村,相傳為東漢時“鑿壁偷光”刻苦自學而成名的匡衡故里。山上有春秋時期魯大夫季文子墓和祠,故此山又名為魯卿山。山中路半山腰,有一園門,上題“文峰勝景”,即下廟之廟門,左右各有銀杏樹一株,均高20餘米,粗數圍。下廟為一建築群,由三清殿、關帝廟、龍五廟等組成。據出土石標記載,龍五廟始建於宋建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為遊覽勝地。廟址附近有泉自洞中流出,名龍泉,泉水甘美。龍泉西側有石階直通上廟,沿途有許多松柏,皆出於峭壁縫隙中,其中著名的有“編思松”、“騎馬松”等。上廟由季文子廟、三皇廟和三清觀組成,現已傾坍。由上廟上行半里許,便是山的絕頂玉皇閣舊址。由此近觀山之東坡,白石皚皚,望之如雪,古琅琊八景之一的“神峰積雪”,即指此而言。從主峰西行三公里,有一石壁嶙峋處,為古泉源寺舊址,稱千佛崖,上有摩崖造像100餘尊,其中20餘尊尚完好,造像年代不可考,風格古拙,近似六朝時遺物。文峰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是一處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在主峰之巔,“銀廠慘案烈士紀念館”巍然屹立。蒼山縣烈士陵園,就坐落在此山腳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