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通

魏文通

古典小說《說唐全傳》以及有說唐衍生的評書《興唐傳》、《隋唐演義傳》、《響馬傳》、《大隋唐》、《隋唐評話》等書中人物。魏文通,是天下第九條好漢,隋朝潼關元帥,人送外號“花刀帥”“九省花刀將”,另外相貌與三國關羽相似,又號稱賽關爺。

基本信息

人物信息

《隋唐演義》中魏文通《隋唐演義》中魏文通

名字:魏文通

好漢排名:第九條好漢

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是天下第九條好漢,隋朝潼關元帥,人送外號“花刀帥”飛馬花刀/“九省花刀將”,另外相貌與三國關羽相似,又號稱賽關爺。

身長八尺,生得紫面長髯,細腰扎肩,威風凜凜,相貌堂堂,連秦瓊第一次見到他時也脫口稱讚,掌中一口金背砍山刀,有萬夫不當之勇。

兵器:金背砍山刀 (烏金折鐵刀/勾婁古月象鼻刀)

坐騎:煙雲獸 (九點桃花獸/赤炭火龍駒)黃金虎頭盔 黃金鎧大葉黃金連環甲

《興唐傳》的介紹

魏文通是靠山王楊林最喜愛的三員大將的第二名(其餘兩位是宇文成都和秦瓊),身長八尺,生得紫面長髯,細腰扎肩,威風凜凜,相貌堂堂,連秦瓊第一次見到他時也脫口稱讚,掌中一口金背砍山刀,有萬夫不當之勇。為人頗為圓滑,深通為官之道,擅長逢迎拍馬,阿諛奉承,接風宴上對秦瓊極盡巴結討好,對隋煬帝的暴行卻是置若罔聞,死心塌地為暴君效命,在響馬面前自稱生平只為隋煬帝、靠山王楊林、越王楊素下跪,是個豪華版的變色龍。秦瓊從靠山王的手中逃脫,用令箭騙出了潼關,魏文通為了巴結秦瓊,還特意贈送了家傳藥材人參鹿茸膏和白金七星鈴。楊林趕到,大發雷霆,魏文通請命捉拿秦瓊,結果一照面就削掉了秦瓊的盔翎,秦瓊為了成功逃脫,曾九次反身再戰,每次戰不過幾合就落荒而敗,九戰魏文通雖然最終成就了秦瓊的威名,但這從側面正是反映了魏文通的武藝之高。英雄會接應秦瓊,魏文通砍壞齊國遠的假錘、李如圭的假槍,破掉王伯當的絕槍,險些中了謝映登的箭,被侯君集和尚懷忠戲耍,最後被丁天慶和盛彥師在水中活擒。

徐茂公設下“一計害二賢”的計策,將魏文通拔鬚塗粉,打扮成女人,送回潼關,結果被楊林識破。魏文通舉薦胞弟“神刀將”魏文升接替潼關大帥。楊林一打瓦崗寨,魏文通為報拔鬚之仇,成為先鋒,一陣打敗單雄信,和王君可戰成平手,破掉王君可的拖刀計,後來獻上“一字長蛇陣”的計策,並且當了蛇頭。瓦崗寨請來羅成,大破長蛇陣,魏文通被王君可引走,正在激戰時刻,染面的羅成趕來。花刀將遭遇花槍將,魏文通不敵,被羅成用絕招“梅花七蕊”挑出肝腸,落馬身亡。

在小說說唐全傳裡面,魏文通被神箭王伯當射中喉嚨,被秦叔寶取了首級。

另外,在評書《隋唐演義傳》里,魏文通被天下第一猛將羅士信打死。

文學記載

《說唐》中,魏文通一共兩次出場

魏文通第一次是奉靠山王楊林之命,出潼關捉拿秦叔寶:

魏文通魏文通

話說尚旗牌到了潼關,竟至帥府,把鼓亂敲。魏文通連忙起身,眾將俱到,大開府門,出來迎接。尚旗牌遞過令箭,說道:“老大王得報反了山東,連夜差十三太保匹馬先行,後軍就到。分付你給與乾糧盤費,速開潼關,候十三太保出關。我先要前行,你且快開了關,放我出去前面公幹,後邊十三太保將到了。”魏文通取過令箭看時,果然是一枝金批令箭,一邊發鑰匙開關,一邊設乾糧酒席。尚旗牌一馬先出關去。

少時叔寶到來,魏文通率同眾將上前報稱道:“潼關守將魏文通,帶領五營四哨大小將官迎接爵主爺。”叔寶卻住馬道:“將軍免了罷,潼關可曾開放?”魏文通道:“早已開了。爵主爺因何獨自單身,一個軍兵也不跟隨?”叔寶道:“父王令旨緊急,我的馬快,大兵在後,就快來了。”魏文通又問道:“緣何爵主沒有轡鈴?”叔寶道:“因一時性急,不曾帶得。”文通道:“馬無轡鈴,是沒威風了。小將有一副金鈴,送與爵主爺。”叔寶道:“多蒙賢藩厚意,可就與我掛了。”魏文通把自己馬上金鈴取下來,與叔寶系在馬上,說道:“爵主爺請用酒去。”叔寶道:“這倒不消了,有乾糧取些來。”文通應道:“有。”分付左右奉上兩盤。叔寶吃了些,與馬也吃了些,多的包了捎在鞍上。叫聲:“賢藩將軍,你去接大王罷,此時也快來了。我要緊先出關去。”文通應道:“是。”叔寶一馬先出關去。叔寶賺出潼關,飛馬而去不表。

再講那楊林在橋下停了一會,叫眾將上來。到得橋邊,聽得那鈴兒郎郎的響,眾人一聲喊,又退了轉來。直到天明,方知秦瓊早走了。楊林大怒,與眾將竟趕演關而來。只見魏文通率領眾將迎接。楊林道:“秦強盜呢?”魏文通道:“強盜大反山東,十三太保去追尋去了。”楊林喝道:“唗!我問秦瓊這強盜哪裡去了?”文通道:“十三太保出潼關去了。”楊林大怒道:“唗!好大膽的狗官,焉敢放走強盜!”喝聲手下:“拿去綁了!”左右一聲答應,就將魏文通綁起來。魏文通大叫道:“千歲爺,方才因有千歲

爺令箭到來叫關,故此小將方敢開關。”楊林道:“唗!放屁!孤家何曾有什麼令箭前來?”盧方從旁說道:“就是父王與那尚旗牌的令箭,他就將來假傳令旨叫關。如今秦瓊已賺出關去,父王殺這魏文通也無益,竟叫他去捉秦強盜便了。”楊林分付:“鬆了綁,快快去拿了秦強盜回來,將功折罪。若沒有秦強盜的首級,抬棺木見孤。”魏文通一聲答應,即忙頂盔擐甲,上馬提刀而去。

話說這魏文通,乃是隋朝第九條好漢,名稱賽關爺,因他面龐似關爺模樣,故呼此名。當下趕出潼關,心中一想:“他必往小路而走,竟往小路追去便了。”

再講叔寶出得潼關,只見尚旗牌在大路上相等,兩個說了些閒話。尚旗牌說:“恩公往哪裡去?”叔寶道:“我如今且往山東左近,去打聽這些朋友在哪裡,前去投奔。不知兄往哪裡去?”尚旗牌說:“我有個母舅在曹州,叫做孟海公,如今思想到哪裡去投奔他。”叔寶道:“既如此,後會有期。你往曹州從大路上去,我往小路上去了。”兩人分別。

叔寶一面行路,心中感念尚旗牌之情。正行之間,只見後面魏文通大叫:“咦,秦強盜,不要走!”叔寶回頭一看,見是魏文通,忙帶轉馬頭,捻槍在手,滿面堆笑道:“啊呀,將軍到此何乾?”魏文通大喝一聲:“好強盜,方才的威風到哪裡去了?送你金鈴,卻還道賢藩與我系了。好匹夫,還要我的乾糧送行。不要走,照爺爺的刀罷!”青龍刀一擺,攔頭就砍。叔寶架開刀,只叫一聲:“將軍,人情做到底,你卻何苦?”魏文通大怒,當的又是一刀。叔寶一連架過了幾刀,抵敵不住,回馬便走。魏文通叫聲:“你往哪裡去?”擁馬趕來。叔寶只得又戰,被魏文通一連又是幾刀。叔寶看來殺不過,回馬又走。

叔寶戰一陣,走一陣,且戰且走,一路敗下去。看看到了黃河邊,叔寶十分著急,心中

想道:“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如何是好?”只見岸邊有一隻小船,船內走出兩個人來,叫聲:“叔寶兄,請下船來,小弟們奉徐大哥將令,在此等候多時。”叔寶聽見,抬頭一看,卻是樊虎、連明,連跨下坐騎,一齊上船,撐開船,艄工搖動。叔寶忙問道:“小弟的母親、妻子在於何所?”樊虎道:“都在金堤關營內。”叔寶心略寬些。後邊魏文通也下了一隻船趕來。

叔寶的船到了北岸,牽馬上岸。只見樊虎、連明上了岸邊,也有馬匹,二人連忙上馬,加上一鞭,如飛而去。叔寶大叫道:“二位賢弟往哪裡去?”二人並不答應,竟轉過山坡去了。原來徐茂公分付二人,只許渡叔寶過河,即便回來,不許助他交戰,所以二人竟去了。

列位,你道徐茂公為何不許樊虎、連明助叔寶交戰呢?此乃徐茂公欲全叔寶的名望,揚名於天下,說潼關內三擋楊林,潼關外九戰魏文通。當下叔寶上得馬,魏文通亦到岸,上馬趕來。叔寶只得又戰一陣,料難抵敵,回馬敗走。魏文通緊緊追來。前走的猶如追風趕月,後趕的好似弓箭離弦。

叔寶正敗之間,只見對面山谷內一個人,青臉紅須,坐著青鬃馬,拿著棗陽槊,口中罵道:“牛鼻子道人,卻不肯周鏇我們。”一頭罵,一頭走。正在怒氣如雷之時,只見叔寶飛馬而來,後邊一人,紅面長須,手執大砍刀緊緊追來,便大叫一聲:“秦大哥,不必驚慌,羅子來了!”叔寶見是雄信,心中大喜,住馬觀看。這單境信掄槊催馬,大叫:“紅臉賊,休得無禮!照爺爺的槊罷!”耍的一槊,當頂樑上蓋下來。魏文通不慌不忙,逼開了槊,當的就是一刀。雄信連忙招架,被他連砍五六刀。雄信抵敵不住,回馬往山谷內便走。魏文通隨後趕來。雄信著了急,幸虧人急計生,大叫一聲:“孩子們,與我拿這紅臉賊!”魏文通只道山谷中有埋伏,恐怕中計,連忙帶回馬出來。只見叔寶還在哪裡看望,魏文通叫聲:“秦強盜,你上天,爺爺也跟你上天;你入地,爺爺也跟你入地。”

二人追趕,看看到了下午時分。前頭一條小河,卻半乾不乾,那邊有座石橋,名曰“石龍橋”。叔寶見離橋還有五六箭之路,自知這馬本事好,不如跳過去罷。把馬加上兩鞭,叫聲:“寶駒過去罷!”那馬便一聲吼叫,將前蹄一縱,後蹄一起,誰知這馬一日一夜走乏了,到得河心,身體一軟,噗的跌在河中,卻是沒水的,把四足陷住了。

魏文通趕到河邊,把刀往後一舉,要吹下來。不料對岸有一個人,身騎白馬,扳弓搭箭,叫一聲:“魏文通,我要射你的左手!”就耍的一箭,正中文通左手。才叫得一聲”啊唷“,那邊又喝一聲:“呔!我要射你的右手了!”噔的又是一箭,果又射中右手。說道:“你還不走么?爺爺要射你心口了。”魏文通大驚,帶回馬頭,飛風走了,帶箭回去見楊林。

且說這射魏文通的,卻是王伯當。當下救起了叔寶,叔寶便叫:“賢弟為何在此?”伯當說:“奉徐大哥之令,在此專等兄長前來。”叔寶大喜。

魏文通第二次出場,是奉旨攻打瓦崗,魏文通在這一仗,被王伯當暗箭射死:

卻說煬帝得了楊林的保本,下旨令魏文通領本部人馬攻打瓦崗。又差大將楊訥鎮守潼關。魏文通點齊十萬雄兵,浩浩蕩蕩殺奔瓦崗寨而來,離西門五里下了寨柵。

魏文通魏文通

徐茂公得報,緊守西門,不與交兵。暗暗差齊國遠、李如珪、金甲、童環、梁師徒、丁天慶、楚聖天、楚精祖帶一干人馬出東門,在總路口等侯。

且說秦叔寶雷州取鼓回來,遠遠見有人馬正在紮營,分付從人將龍鳳鼓藏在樹林之中,自己催開坐騎,把虎頭蘸金槍一擺,大叫一聲:“呔!何方人馬?閃開,讓路罷!”一馬衝來。魏文通方才下寨,就見有人沖營,連忙上馬提刀,分付大小三軍,且自安營,不許妄動,卻一馬出來。秦叔寶一見,有些膽寒,說聲:“啊呀,原來是你!”魏文通見是秦叔寶,大喝一聲:“好強盜,那日在石龍河被你走了,今日相逢,吃我一力。”劈面砍來。叔寶把槍架住,魏文通將刀啪嚓啪嚓連砍一十五刀,叔寶招架不住,拽回馬就走。魏文通叫道:“秦強盜,哪裡走!”催馬趕來。卻逢王伯當正從金州取了景陽鍾回來,遇著秦叔寶敗將下來,後面魏文通緊緊趕著。伯當暗暗思想道:“這廝卻敢逞勇,領兵到此,今日相逢,也是命中該死。”即忙順手在魚皮袋內取出寶雕弓,豹皮壺中拔出狼牙箭,扣上弦,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嬰兒,弓開如滿月,箭射似流星,只聽噔的一箭,正中魏文通咽喉,翻身跌下馬來。秦叔寶跳下馬,拔劍取了首級。那十萬隋兵見主將已死,轟天一聲吶喊,早退下去。齊國遠等八將攔住去路,大聲叫道:“快快投降,免爾等受誅戮。”十萬大兵,盡棄刀降順。眾英雄收兵齊回瓦崗寨。

叔寶、王伯當繳了旨。程咬金聽見射死了魏文通,又得了十萬兵馬,兵器、盔甲不計其數,十分快活。分付大擺御宴,吃酒賞功不表。

十三傑: 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慶4.雄闊海5.伍雲召6.伍天錫7.羅成8.楊林9.魏文通10.梁師泰11.秦用12.楊義臣13.秦瓊/尉遲恭

四猛: 1.羅士信2.來護兒3.新文禮4.王伯當

四絕: 1.羅松2.尚師徒3.侯君集4.程咬金

歷史評價

魏文通臉譜魏文通臉譜

《說唐》原本裡面,魏文通貌似關雲長,人稱“賽關爺”,勇武過人,韜略雄材,是個忠義人士。雖然為錯保無道的隋煬旁,但是,也是歷代名臣常見的無奈之舉。同朝為官的尚師徒、宇文成都等人也是這樣。但是,有的版本卻推崇尚師徒、宇文成都等人,而唯獨貶低魏文通,尤其是《興唐傳》裡面對魏文通的人品也大加抵毀,這是有失公允的。

《說唐》裡面,秦叔寶矯借楊林的令箭逃到潼關,要魏文通開交放行。魏文通這時候仍以為秦叔寶是楊林最寵的十三太保,將來的王位繼承人,卻仍然不折不阿,驗過確實是靠山王的令箭,這才開關放行。待楊林趕到,魏文通才知道中計上當,又請命去拿秦叔寶,以將功贖罪。沿途擊敗徐茂功派來接應的眾將,攆得秦叔寶上天無地,入地無門,一直趕到石龍河。

這些事情客觀的顯示了魏文通是一位為人正直,忠於職守,勇武過人,韜略雄材之士。

隋唐十八條好漢

以下排名是根據網路上內容整理,真實性有待考證。

排名 簡介
第一好漢

西府趙王,李元霸一對擂鼓瓮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漢伏波將軍馬援使的。
共重32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第二條 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鳳翅鎦金鏜。
第三條 三公子裴元慶,八十斤一隻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後死在慶墜山。被炸死。
第四條 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條熟銅棍,死在揚州千斤閘下,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 南陽侯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 伍天錫是伍雲召的族弟。是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第七條 燕山公少保羅成,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絕命槍:回馬槍。
第八條 老將靠山王楊林,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第九條 花刀大帥魏文通,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 四寶上將尚師徒,金纂提爐槍後被秦瓊得去。
第十一條 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總兵。
第十二條 雙槍老將定彥平,羅成乾爹,後因羅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條 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
第十四條 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 掛錘莊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 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鐧,絕招:撒手鐧。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鐧。
第十七條 皂袍大將尉遲恭,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
雌雄雙鞭,龜背托龍槍。
第十八條 聚顯莊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金頂棗陽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