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李悝變法

魏國李悝變法:戰國初期,魏國國君魏文侯任用李悝為宰相,實行變法。據說,李悝是孔子弟子卜子夏的學生。李悝在任相期間,得到國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在政治、經濟各個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內容

李悝變法的主要內容:第一,廢除官爵世襲制。對於那些對國家沒有貢獻,完全依靠父祖輩的爵祿享有特權的人,剝奪其官職和俸祿,把這些官職和俸祿授予那些對國家做出貢獻的人。第二,編制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經,分為盜、賊、囚、捕、雜、具六篇,以次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第三,革除舊有的阡陌疆域,鼓勵自由開墾土地,提倡在一塊土地上雜種各種糧食作物,要求農戶在住宅周圍栽樹種桑,充分利用空閒地擴大農副業生產。增產者賞,減產者罰。第四,實行“平汆法”。在年成好的時候,政府以平價收購餘糧作為儲備,糧價不至於暴跌;荒年時再以平價出售,保證糧價不至於暴漲。用這種方法限制商人的投機活動,保護農民利益。第五,改革軍制,精選武士。中選者免除全家徭役,並將給田宅。
李悝變法使魏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國力日益強大,成為戰國初期一個強盛的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