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叢書

內容簡介

對於《鬼谷子(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古往今來,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著作車載斗量、浩如煙海。其中觀點駁雜、引經據典、卷軼浩繁,今人閱讀,十分不便。《鬼谷子(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分為《捭闔》《反應》《內捷》《抵巇》《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本經陰符七術》《持樞》《中經》十五篇。前面四篇以權謀策略為主,中間八篇以言辯遊說為重點,後面三篇則以修身養性、內心修煉為核心。《鬼谷子(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對讀者為人處世、邀游職場、搏擊商海、闖蕩人生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仔細研讀它,您一定能從中獲得處世的靈感,生活的謀略。

目錄

捭闔第一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三思而行——別讓憤怒之火毀了自己
閉在及時——識時務者為俊傑
權衡形勢——曾國藩如此變通
開合自如——劉秀的“苦口婆心”
心思玲瓏——叔孫通是個好員工
【管理謀略】
虛虛實實——鄭國不確定的迷局
抓住要害——朱博打蛇打七寸
剛柔並濟——曾國藩剛柔相濟成大事
審時度勢——楚霸王把握良機
【商戰博弈】
周密貴微——許榮茂的成功哲學
見好就收——經商的靈丹妙藥
保持低調——不要表現得比上級優秀
【職場之道】
陰陽調和——辦公室中遇強示弱,遇弱示強
張弛有度——不被長處蒙蔽雙眼
靈活變通——吳士宏適者生存
行事周密——不打無準備之仗
察言觀色——見機行事反應第二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行事機巧——蘇秦智激張儀
請君入甕——來俊臣的惡招
欲張反斂——孟昶智斗朝中權臣
投餌誘人——給人面子謀求美差
以退為進——武則天溫順退
釣人之語——觸龍巧說趙太后
【管理謀略】
欲取先與——康熙帝放長線釣大魚
養精蓄銳——陳平“後發制人”
先聲奪人——諸葛亮說吳侯
以靜制動——司馬懿的偽和平
欲擒故縱——鄭莊公反攻共叔段
欲取先驕——呂蒙的“迷魂湯”
知己知人——鹽商巧騙鄭板橋
弱而示強——李世民智解雁門之圍
知己知彼——趙廣漢該出手時再出手
【商戰博弈】
先退後進——托馬斯“回馬一槍”獲大利
虛張聲勢——山下龜三郎以小充大
乃靜聽聲——日本人與美國人的較量
隨機應變——以小窺大的生意經
出奇制勝——小創意成就大夢想
以逸待勞——生意的“試金石”
【職場之道】
見機行事——職場生存的保護傘
冷靜分析——職場裡適時認輸
換路思維——機遇無處不在
誘導之道——語言的“妙方”

內犍第三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全身而退——畢再遇金蟬脫殼
以屈求伸——石勒計除“攔路虎”
棄一保全——漢景帝削藩棄“棋子”
大智若愚——石琚的處世良方
留有餘地——管仲的“狡兔”人生
因勢利導——諸葛亮用關羽,智放曹操
抓住弱點——陳平反間除范增
擒賊擒王——征服雞群的規則
【管理謀略】
投其所好——安祿山諂媚
清淨自守——趙德昭拒位
心明眼快——毛遂“秀”出自己
急流勇退——范蠡功成名就
進用退居——李世民避開阻力
擇時而動一王猛慧眼識明主
【商戰博弈】
得情行事——信任是成功的前提
先舍後得——“恩惠”的糖衣炮彈
蓄勢而發——“店小二”的華麗轉身
退為大儀——李寧擇機“退位”
【職場之道】
用晦如明——藏鋒人鞘
服從條件——下屬的“美德”
內捷有道——升遷要牽心
越權建議——吃力不討好的“苦果”

抵巇第四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細處玄機——陳平脫衣消災
明哲保身——郭子儀的做官之道
抓其弱點——王允巧設連環局
見微知著——公儀休見小利,思大害
一鳴驚人——楚莊王的三年韜晦路
驕必招損——周亞夫出風頭惹禍上身
【管理謀略】
韜光養晦——王翦“自污”以求安
正視缺點——秦穆公敢於擔當得民心
不善韜晦——解縉四面樹敵
釜底抽薪——周亞夫平劉濞之叛
防患未然——孟嘗君狡兔三窟
【商戰博弈】
重視細節——苦心修煉,細節定成敗
未雨綢繆——五糧液決勝商海
居安思危——英特爾以危機意識取勝
無中生有——皮爾·卡丹的創意之火
乘虛而人——藉口的“蝴蝶效應”
準備過冬——華為保險謀發展
【職場之道】
抵住誘惑——異性下屬的溫柔陷阱
防微杜漸——“預見”是最好的防範
小洞不補——為錯誤埋單
注重小節——打好“情感”這張牌

飛箝第五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動之以情——劉秀的“攻心術”
謙虛待人——朱元璋匯集“百川”
禮賢下士——荊軻士為知己者死
【管理謀略】
招賢納士——燕昭王千金買骨
金蟬脫殼——西太后“安全第一”
曉之以理——范文程巧言進諫
以暴制吏——唐玄宗的撒手鐧
避其鋒芒——孫臏抓龐涓罩門
【商戰博弈】
將計就計——航空公司危機變商機
以道還道——IBM大戰日立公司
正面競爭——尼爾瑪在對手的弱穴上下工夫
欲取先謀——適時使出撒手鐧
找準要害——對症下藥益處多
講究情意——好領導的“王牌”
【職場之道】
適時獎勵——塑膠大王的物質刺激
抓住命門——把話說到點子上
欲抑先揚——“夾心餅”的批評藝術
先褒後貶——批評也是一門藝術

忤合第六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善選盟友——和一切可能的人結盟
擇主而事——章邯擇明主成大事
謀而後動——杜文看清“獵物”再出動
【管理謀略】
功成身退——張良遠離是非地
良臣擇主——郭嘉棄暗投明展宏圖
識人辨才——漢武帝用人如用權
以誠待人——孫策攻心太史慈
【商戰博弈】
人海拾珠——合作就是找對人
機智應變——青啤留著對手防打盹兒
身先力行——張亞勤的“行動規則”
敏捷多變——蘇敬軾當變則變
【職場之道】
藉故拖延——拒絕也有方法
合群共事——不做職場獨行俠
意見相反——不可直諫
忤合有道——自降身價偷學藝
以合求合——一山容二虎

揣篇第七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不看表面——知人知面要知心
見機行事——馮道銳眼尋“伯樂”
用人不疑——孫權堅用諸葛瑾
測深揣情——把話說得恰到好處
揣測人情——嘴巴的“苦惱”
答非所問——揣著明白裝糊塗
借力而行——劉盈請賢士
【管理謀略】
慢事急做——漢高祖白登山之圍
量權揣勢——龔遂“悠閒”平盜
善用人心——陳勝吳廣的“鴻鵠之志”
借情取利——奕□糖衣炮彈的攻擊
揣摩帝意——和珅的“蛻變”
假扮受害——溫體仁反戈一擊
巧妙恭維——鄂千秋拍馬封侯
【商戰博弈】
揣情借勢——寶德的“登天之道”
揣摩心思——妙言入耳暖人心
借人之勢——胡雪岩借勢叱吒商場
準確定位——安踏的“廣告效應”
以情取利——溫商大打親情牌
【職場之道】
巧舌利劍——恭維是一門藝術
衡權量勢——菲萊邱知退穩進
揣情度意——職場的“心理學”
不懂揣測——布隆貝格的悲劇
洞察人心——弦外之音有人聽

摩篇第八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欲速不達——蘇無名穩坐釣大魚
待時而動——唐宣宗“終歸大海作波濤”
裝瘋賣傻——朱棣於伏藏中圖大業
借力成事——王導利用名人做宣傳
借力生力——黃蘭階扯“後門”關係
【管理謀略】
謀陰為陽——劉備以哭保荊州
借樹開花——李園計謀春申君
妙語連珠——智□臨危不懼
兵不厭詐——婁定遠“賠了夫人又折兵”
香餌釣魚——鐵鉉詐降騙朱棣
【商戰博弈】
微而摩之——原一平以己變應萬變
借力使力——希爾頓借雞生蛋
深藏不露——倪建成的出其不意
好風揚帆——邱德拔善搭“順風車”
【職場之道】
借樹開花——尋找生命中的“貴人”
深藏不露——在“福”前不高調張狂
口舌利劍——從嘴巴摩到心裡
討好“老二”——職場升遷有門道

權篇第九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措辭恰當——虛虛實實應對流言
依勢而動——徐世昌的生存之道
靈活變通——裝糊塗也是一門藝術
眾口鑠金——田單的“火牛”陷陣
諱而不言——朱元璋殺友
遠離固執——袁崇煥之死
眼光獨到——冷廟燒香勢更旺
【管理謀略】
舌燦蓮花——酈食其巧說齊王
看不清局勢——韋昌輝終為他人作嫁衣
製造輿論——王莽“先聲奪人”
才不可恃——楊修的“不歸路”
因性制人——諸葛亮七擒孟獲
【商戰博弈】
另闢蹊徑——猶太人的賺錢“機器”
機敏行事——柯南道爾的生意經
推陳出新——古爾德“借屍還魂”
量人為出——黎先生謹慎發家
客隨主便——外來和尚就要念“本地經”
借他人錢——榮事達獲得成功
出奇制勝——“美國線上”的法寶
人鄉隨俗——哈默的生意經
大膽突破——奇瑞走出圈子的硬道理
【職場之道】
保持清醒——好心人未必有好心腸
鎮定自若——面對流言要慎行
拿捏分寸——不要搬弄是非
通達世故——三分慎出口,七分留心中
因人施招——對付牆頭草有“妙招”

謀篇第十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以柔克剛——孝莊皇后滴水穿石
寬宏大量——福特的風度
瞞天過海——大將狄青騙得士氣高漲
借人做事——留學生容閎的故事
結而無隙——英國人的合作方略
聰敏通達——李衛當官
【管理謀略】
假戲真做——蔡鍔虎口脫險
陰道陽取——要離巧施“苦肉計”
言拙意隱——王陵辭盡鋒出
隱而為秘——說話的“秘訣”
同舟共濟——求大同存小異好辦事
【商戰博弈】
把握先機——高德康識時造英雄
循序漸進——海信的低成本擴張
與人合作——微軟抱團贏天下
偷梁換柱——“黛安娜王妃”掀起的購物潮
守住目標——周少雄的成功之路
腳踏實地——黃鳴一步一個腳印
【職場之道】
把握先機——真正的進步是比別人快一步
由少積多——細分目標,才能讓夢想越來越近
同情相親——兄弟一心,其利斷金
亂而惑之——以弱“騙”強

決篇第十一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適時裝傻——劉備和曹操“青梅煮酒”
反向出擊——諸葛亮反“師道”而行
深謀遠慮——蘇代的大局觀
善於偽裝——高穎的麻醉術
沉著冷靜——李蓮英把握時機
認清形勢——曹操火燒烏巢
快準出手——看清形勢就下手
【管理謀略】
合理決策——知止的人生智慧
處變不驚——陳軫打消惠王慮
先發制人——李斯搶占先機
運籌帷幄——呂夷簡決勝千里
舍義取利——陶朱公贖子的“悲劇”
【商戰博弈】
沉著穩定——包玉剛穩駕“商海”
當機立斷——張忠謀該拍板時即拍板
高瞻遠矚——“蘋果”的多元創新
虛虛實實——紅茶商巧唱“空城計”
人棄我取——展玉泉坐熱了“冷板凳”
守正出奇——俏張蘭的“俏江南”
【職場之道】
著眼長遠——職場回頭覓香草
氣沉丹田——投資銀行穩賺錢
三思而決——職場決斷需謹慎
當仁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
速炒魷魚——解除團隊的惡瘤

符言第十二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不拘一格——唐太宗用人不問出處
安定從容——王羲之裝睡避禍端
容人之過——楚莊王絕纓容部下
生性多疑——崇禎的悲劇性格
謙和低調——博得對方信賴
用人不疑——猜忌傷人又傷己
【管理謀略】
謙虛謹慎——蕭道成喝御酒
慧眼識人——劉邦“得猛士兮守四方”
集思廣益——曹操得天下眾才歸心
虛心納諫——陳余不肯納諫的悲劇
冷嘲熱諷——宋閔公命喪黃泉
細緻人微——林肯的親和力“吸引法則?
抓往信息——信息不對稱的博弈
【商戰博弈】
公正守信——陶朱事業當有管鮑之風
噓寒問暖——格蘭仕“德叔”的仁厚寬心
集思廣益——多角經營就是硬道理
慧眼識金——朱駿的“跟隨式經營”
眼觀耳聽——信息的守衛戰
【職場之道】
自我批評——領導的“哲學”
洗耳恭聽——博得對方信任感
相互協作——沃爾瑪的“上帝”
廣開言路——激勵下屬發言
真誠讚賞——管理也需要“法寶”
知人善任——比爾·蓋茨不拘一格任人才
本經陰符七術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處世有道
——徐文遠用脊樑撐起一片天
方圓合璧——紀曉嵐智全“忠孝”之心
方圓有致——劉晏妙手安大唐
只方不圓——楊炎的悲劇
捨生忘死——豫讓刺趙襄子
假痴不癲——溫嶠的“轉圓術”
方中有圓——張之洞處世顯圓通
毅力不倒——王命岳一夢12年
磨心勵志——程嬰救孤
勇面困難——嘉寶生命的“梅花”
修身養志——孟子拒賊
困境求生——愛迪生的“困境習慣”
大肚容人——于右任為羊肉泡饃館題字
【管理謀略】
睿智通達——曾國藩的功名道行
縱慾無度——齊桓公之死
忍辱負重——勾踐臥薪嘗膽
寧靜致遠——孫叔敖淡名利蔭子孫
以變應變——蒯通降伏人生“強敵”
無中生有——張儀二戲楚懷王
以退為進——馮道契丹脫身
居功自傲——年羹堯的“自滅”之局
靜待時機——徐階“除奸”
深藏不露——劉裕的一飛沖天
勞心勞力——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遠危近安——和珅護體有神功
【商戰博弈】
拼闖膽魄——“恆安”的發展史
謀之再動——李兆會奪權
堅韌不拔——董竹君和“竹葉”店
永不言敗——保齡球大王風雨路
慮之深遠——利郎簡約而不簡單
見縫插針——派克公司和克羅斯公司的較量
【職場之道】
英勇無畏——“職場英雄”艾柯卡
委婉轉圓——把“意見”變“建議”
不謀其政——攬責任要三思而行
展其所長——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思慮深遠——“年輕無極限
養志實意——失敗過的人更值錢
持樞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相時而行——握緊生命的“保護傘”
事隨時變——趨利避害有“秘方”
隨風而行——順其自然辦好事
【管理謀略】
隨道而行——李泌的行藏人生
順其自然——蕭衍豁達一身輕
【商戰博弈】
因地制宜——市場變化的“測風儀”
隨時而動——張躍進的“商品文化”
借勢而行——把握對外開放的良機
順勢轉變——何永智的經營之道
順應市場——搭上機會的“順風車”
【職場之道】
順時而行——巧妙應對“皇親國戚”
適地生存——“照貓畫虎”拓市場
隨風而動——馬屁要拍進“心裡”
順勢而為——韋爾奇的科學提拔程式
中經
【經典再現】
【為人處世】
漁翁之利——曹操隔岸觀火滅袁氏
螳螂捕蟬——小心背後的“黃雀”
【管理謀略】
坐收漁利——李淵尋找“替罪羊”
借刀殺人——趙匡胤以狠招取南唐
【商戰弈】
恪守誠信——俞敏洪“千里打飛的”
意氣相投——“老虎”與“獅子”結親
【職場之道】
利益交換——清楚自己的可用之處
適時懲罰——拉起威信的“大旗”

前言

中國人向來有追溯歷史的傳統,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國人的心靈中。我們追記歷史,其實就是關懷當下,就是想從遺風遺俗中窺見前人的智慧,尋求當下問題的解決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時、開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總是凝聚著後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漸浮出水面。
鬼谷子,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是縱橫家的鼻祖,姓王名詡。常人云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他長於修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歷史人物。由於他的出現,歷史上才有了縱橫家的深謀,兵家的銳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剛柔並濟,道家的待機而動。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蘇秦、張儀等。
鬼谷子靈活運用古老的陰陽學說,解釋並駕馭戰國時代激烈的社會矛盾,制定出一整套了解社會並干預社會的計謀權術,構建了縱橫遊說之術的系統理論。這個理論培養了眾多傑出的軍事將領和遊說之士,他們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合縱”“連橫”的一幕幕風雲變幻的戲劇場面,操縱戰國政治、軍事鬥爭形勢約百年之久。鬼谷子的縱橫理論影響深遠,不僅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思想領域獨樹一幟,還被宗教家、軍事家等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和運用。
《鬼谷子》著重於實踐的方法,具有極完整的領導統御、智謀策略體系,堪稱“中國第一奇書”,它以謀略為主,兼通軍事,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步在充分探索人的心理特徵和心理活動規律的基礎上,論述勸諫、建議、協商、談判和一般交際技巧的書。它講授了不少政治鬥爭權術,其中最重要的是取寵術、制君術、交友術和制人術。“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對於這本書,古往今來,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著作車載斗量、浩如煙海。其中觀點駁雜、引經據典、卷軼浩繁,今人閱讀,十分不便。為了增強可讀性和實用性,我們編輯了這本《鬼谷子大全集》。全書分為《捭闔》《反應》《內捷》《抵城》《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本經陰符七術》《持樞》《中經》十五篇。前面四篇以權謀策略為主,中間八篇以言辯遊說為重點,後面三篇則以修身養性、內心修煉為核心。
本書對原作做了精當而曉暢的注釋與翻譯,每篇皆附有提要以解析、導讀,並精選了古今中外頗具代表性的案例,涵蓋管理、商場、職場、處世等各個領域,逐篇闡釋、解讀,用精彩紛呈的故事呈現出鬼谷子的智慧謀略。
高深精妙的權謀策略與處世智慧更是展露無遺,不僅妙趣橫生,更能給讀者以啟發,讓讀者有所收穫。融哲理性、故事性、實用性於一體,是各類讀者參悟運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選讀本。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無論是競爭雙方還是合作對象,、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較量,都在尋求制勝自強之道。一國的外交戰術得益與否,關係到國家之生死存亡;一個人的生意談判與競爭策略是否得當,關係到企業經營之成敗得失;一個人在職場上的言談舉止,關係到他的升遷去留;即便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言談技巧運用如何,也關係到此人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甚至是此人的生死安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鬼谷子大全集》融古通今,古為今用的現實意義顯露無遺。
通讀全書,古代政治、外交、軍事中的詭秘術和投機術你都將一覽無餘。本書教你以縱橫家的恢弘氣勢,百戰群雄激辯的商海;給你以無上的信心,從容應對不利局勢,消解尷尬局面;教你以縝密的邏輯,合理分析現實,積極應對人生;教你以廣博的心胸,跳出俗世羈絆,喜迎撥雲見日的光景。

精彩書摘

三思而行——別讓憤怒之火毀了自己
一個不會憤怒的人是庸人,一個只會憤怒的人是蠢人,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做到儘量不發怒的人是聰明人。這樣的聰明人懂得“捭闔”之道,是在關鍵時刻能夠不斷改變自己,調整自我狀態的人。而蠢人則會在關鍵時刻暴露自己的弱點,給別人留下進攻的機會。
1809年1月,拿破崙西班牙戰事中抽出身來匆忙趕回巴黎。他的下屬告訴他外交大臣塔里蘭密謀造反。一抵達巴黎,他就立刻召集所有大臣開會。他坐立不安,含沙射影地點明塔里蘭的密謀,但塔里蘭沒有絲毫反應,這時候,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忽然逼近塔里蘭說:“有些大臣希望我死掉!”但塔里蘭依然不動聲色,只是滿臉疑惑地看著他。拿.破侖終於忍無可忍了,他對著塔里蘭粗魯地喊道:“我賞賜你無數的財富,給你最高的榮譽,而你竟然如此傷害我,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你什麼都不是,只不過是穿著絲襪的一隻狗。”說完他轉身離去了。其他大臣面面相覷,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拿破崙如此失態。塔里蘭依然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他慢慢地站起來,轉過身對其他大臣說:“真遺憾,各位紳士,如此偉大的人物竟然這樣沒禮貌。”拿破崙的失態和塔里蘭的鎮靜自若迅速在人們中間傳播開來,拿破崙的威望降低了。偉大的皇帝在壓力下失去理智,人們甚至感到他已經走下坡路了,如同塔里蘭事後預言:“這是結束的開端。”塔里蘭激起了拿破崙的怒氣,讓他的情緒失控,這正是他的目的。人人都知道拿破崙是一個容易發怒的人,他已經失去了作為領導的權威,這影響了人民對他的支持。
拿破崙當然不是蠢人,但在這件事上他實在不夠聰明。他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塔里蘭抓住了自己的弱點。而塔里蘭則是很好地運用了“捭闔”之道,面對拿破崙的指責,他假裝糊塗,是“闔”。在拿破崙氣急敗壞而離去時,則把拿破崙的弱點公之於眾,是“捭”。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拿破崙如果採用不同的做法,結果會大不一樣。
要是他首先能夠思考一下,他們為什麼會反對自己?再私下探聽,從手下那裡了解自己的缺陷,就可以試著爭取他們回心轉意支持自己,甚至乾脆除掉他們,將他們下獄或處死,殺一儆百。所有這些策略中,最不應該的就是激烈的攻擊和孩子氣的憤怒。憤怒起不到威嚇效果,只會暴露出自己的弱點,這種狂風暴雨式的爆發,往往是崩潰的前奏。
一個人的弱點總是在發脾氣的過程中暴露出來,這是不懂得“闔”,不懂得隱藏,它往往成為崩潰的前兆。謀略和戰鬥力也會在憤怒的情緒中消散,因為你暴露了自己的弱點,自己的優勢自然降低。所以,保持冷靜至關重要。
保持冷靜就是要懂得“捭闔”,該捭則捭,該闔則闔。憤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他們把一點小事看得像天一樣大,過於認真讓他們誇大了自身受到的傷害。他們以為憤怒可以讓自己在別人眼中更具有權力,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們不僅不會被認為擁有權力,反而會暴露更多的缺點,會被認為缺乏理智,難成大氣候。怒氣還會讓你失去別人對你的敬意,他們會認為你缺乏自制力而更加輕視你。抑制自己的憤怒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你的能量會在這一過程中消耗殆盡,你的心理也會嚴重受挫。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時刻保持冷靜和寬容,適時閉藏。面對別人的憤怒不要多想,更不要被他們的憤怒感染,學會隱忍,降低姿態,就能讓自己的心情輕鬆_些。
在東漢末年一場重要的戰役期間,曹操的謀士發現有幾位將領通敵,於是建議把他們處決。但曹操什麼也沒做,他知道,在戰爭的關鍵時刻處決這些將領只能擾亂軍心,對自己不利,因此他閉口不談。與拿破崙相比,曹操冷靜多了。
職場中,面對別人的情緒圈套,你應該保持頭腦冷靜,適時“捭闔”,這樣才能夠在權力的爭奪戰中取得主動權。如果憤怒的情緒已經產生,就應該學會控制和壓抑,“守司其門戶”,運用“捭闔術”,分析形勢,找到恰當的時機解決問題。
閉在及時——識時務者為俊傑《鬼谷子》曰:“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鬼谷子認為,口是心的門戶,禍從口出病從口人。人在說話時應該掌握分寸,懂得“捭闔”之道。生活中,漂亮的說話藝術能及時化解矛盾,幫助自己擺脫尷尬的局面。
有些時候,因為我們自己的難堪,造成整個氣氛的不和諧,這時,面對語言困境,就應當靈活應對,及時轉換角度,巧說妙解,這樣,不但能給自己找個台階,還能為生活增添某種樂趣。
有一對夫妻因小事爭執不下,在家吵鬧不休。正當妻子向丈夫怒吼時,有一位朋友來訪,丈夫尷尬得無地自容。好在妻子也顧及到丈夫的面子,看朋友到來連忙改口,但對丈夫來說,終究一時無法從窘境中擺脫。
朋友見狀,笑著說:“聽你倆交流得挺熱烈,我來得可真不是時候啊!”此話一出,其妻先紅了臉,無語離去。丈夫馬上調侃地對朋友說:“打是親罵是愛,我們剛才是在打情罵俏呢!別看她剛才那么凶,其實正表示她對我的關心,不信你問她。”這時他妻子從裡屋出來也與朋友打哈哈,爭吵便化為雲煙。
丈夫的“打是親罵是愛”巧妙地給自己找了一個台階,化解了一時的尷尬,還增添了一些生活情趣。在談話中,懂得“捭闔術”的人,應該把握分寸,“捭闔”有度,收放結合,這樣,當我們需要撤出時,便可以為自己找個台階。
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當你給對方提建議而陷入困境時,切記不要死撐,應該分析其中的利害關係,及時轉變思路跟方法。運用“捭闔”之道,充分發揮言語的作用,見機行事,巧妙的迴環,用隻言片語化解紛爭,可謂是最好的策略。
1909年德皇威廉二世執政,他目空一切,發表了一篇荒誕絕倫的演說,他說德國是世界和平的主宰,只有使德國建立強大的陸海軍才能穩定歐洲,並且維護英國的利益。他還聲稱自己是英國友人,他曾使英國不受俄法兩國的壓力在非洲獲得勝利。
這篇演說在《每日新聞》上刊登,舉世震驚,並把整個局勢攪得越發混亂。世人都對這篇驕橫狂妄的演說加以攻擊評論,尤其是在英國最為激烈,連德國的政客亦不勝驚惶,德皇至此也後悔不該說那么露骨的話。為了保持自己的尊嚴,德皇就把責任推到總理大臣布洛克親王身上,叫他來聲明那篇演說是出自親王的建議。
布洛克得知此事後就對德皇說:“陛下,恐怕世人不會相信它是事實。
”德皇聞之大怒,便說:“你以為我是笨蛋,能犯你永不犯的錯誤?”布洛克立即發現自己的錯誤,於是連忙改正說:“陛下,我說的話絕無這個意思,實際上陛下各方面的學識都遠勝過我,我所懂的只是軍事和外交上的一些粗淺知識,而陛下在這方面懂得比我多得多,並且精通一切自然科學。陛下每次談及各種科學原理時,我都深感佩服,因為我完全是個外行,一點兒都不懂。”德皇經過他這樣一補充,心中的不快頓時全消,因為他相信布洛克沒有鄙視之意,並且敬佩自己的才能,於是很高興地握著布洛克的手說:“我們繼續互相合作,團結一致,如果有人說布洛克不好,我將對他的鼻子猛擊一拳!”在與德皇產生衝突的時候,布洛克及時住口,是“闔”,繼而改變策略,投其所好,大發言論,不僅化險為夷,還為德皇鋪好了退路,讓他風風光光地退場。德皇也心知肚明自己的不足,故重新考慮了布洛克所說的話,順水推舟了。
古人云:“敵勢全勝,我不能戰,則必降、必和、必走。降則全敗,和則半敗,走則未敗。未敗者,勝之轉機也。”意思是說,在我方處於不利地位時,有降、和、走三種可供選擇的方式,只有主動地、有計畫地撤出,才是最上策。談話的時候,無論我們多么小心,也有失策的時候,何況在許多時候大家又都是有口無心。如果不懂,“捭闔”,口無遮攔,該閉嘴時不閉嘴,就會造成更大的失誤。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地糾纏不休,就會越陷越深,無法挽回。適時“捭闔”,閉在及時,言於關鍵,或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