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文游台

高郵文游台

文游台,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原為東嶽行宮,(也有資料記載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現存建築大部為嘉慶十九年重建)。文游台,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原為東嶽行宮,(也有資料記載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現存建築大部為嘉慶十九年重建)。據《高郵州志》載:“宋蘇軾過高郵,與寓賢王鞏、郡人孫覺、秦觀載酒論文於此。時郡守以群賢畢集,顏日文游台”。自宋以來,此處名勝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學士前來訪古拜賢。宋代詩人曾幾在《文游台》詩中寫道“憶昔坡仙此地游,一時人物盡風流,香蓴紫蟹供懷酌,彩筆銀鉤人唱酬”。文游台全景文游台是築在東山(亦稱泰山)頂端的高台建築,登高四望,東觀禾田,西覽湖天,秦少游所描繪的“吾鄉如覆盂,地處揚楚脊,環以萬頃湖,天粘四無壁”的水鄉自然景象盡收眼底。

基本信息

高郵文游台

11高郵文游台
文游台,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原為東嶽行宮,(也有資料記載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現存建築大部嘉慶十九年重建)。據《高郵州志》載:“宋蘇軾過高郵,與寓賢王鞏、郡人孫覺、秦觀載酒論文於此。時郡守以群賢畢集,顏日文游台”。自宋以來,此處名勝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學士前來訪古拜賢。宋代詩人曾幾在《文游台》詩中寫道“憶昔坡仙此地游,一時人物盡風流,香蓴紫蟹供懷酌,彩筆銀鉤人唱酬”。

特點

2222高郵文游台
文游台全景文游台是築在東山(亦稱泰山)頂端高台建築,登高四望,東觀禾田,西覽湖天,秦少游所描繪的“吾鄉如覆盂,地處揚楚脊,環以萬頃湖,天粘四無壁”的水鄉自然景象盡收眼底。
文游台前為盍簪堂,四壁嵌有《秦郵帖》,乃清代嘉慶年間高郵知州師兆龍集蘇東坡、黃庭堅、米元章、秦少游、趙子昂、董其昌等名家書法,由著名金石家錢泳勒刻而成,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光亭文游台西側為明代建造的專為紀念蘇軾孫覺秦觀王鞏的古四賢祠,祠後是幽靜典雅的秦觀讀書台,再往西為“映翠園”“重光亭”等古典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