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視覺傳達專業系列教材:平面造形基礎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平裝: 1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02050737
條形碼: 9787102050737

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視覺傳達專業系列教材:平面造形基礎》旨在擺脫慣常的思維方式,在尊重藝術設計規律和教學規律、尊重學生學習心理的前提下,為解決“諸多問題”提供新的教學方案,即側重於從“學”的角度出發,調理整合、注重新知、體用相濟,以期所提供的知識結構能夠適應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需要。本教材明確了平面造形的概念及其在藝術設計中本質的、基礎的地位,闡釋了對“形”的認知和表現的基本原理。指導學生對平面中的“形”進行特殊的、專業的觀看,從而進入“形”的世界,研究形態的構造,提鍊形式的規律。最終,能夠從本質上獲得對藝術造型的正確認知.形成自己的造型觀,有效地指導藝術設計實踐。

目錄

第一章 平面上的造形
第一節 “造形”與“造型”
知識小貼士
第二節 造形與平面造形
一、造形的包容性
找答案
推薦書目
二、平面造形
第三節 實現平面造形的介質
一、傳統的介質
(一)妙筆生花
作業
(二)紙壽千年
知識小貼士
作業
(三)其他
二、混合的介質
(一)無所不用
找答案
(二)新技術的影響
作業
第二章 對畫面的認知
第一節 畫面
找答案
第二節 你會“看”畫嗎
知識小貼士
一、寫實作品中的視覺轉換
知識小貼士
作業
二、看得懂的抽象畫
第三節 畫面結構分析
一、什麼是畫面結構
二、如何得到畫面結構
(一)認識畫面造形的整體動勢
(二)正負形
第四節 畫面上的世界
一、幻象空間的呈現
知識小貼士
二、起位空間的魅力
作業
練習
第三章 形的認識
第一節 提取客觀形里的基本元素
一、有機形
(一)自然界中的有機形
(二)人造的有機形
二、幾何形
(一)自然界中的幾何形
(二)人造的幾何形
三、造形元素的提取
(一)活躍的點
(二)多變的線
(三)充實的面形與量感
第二節 分析客觀形的結構
一、形的概括
作業
二、形的簡化
三、對形的結構認知方式
練習
第四章 關於形式
第一節 形式之美的產生
一、平衡
知識小貼士
二、對比與統一
三、比例
找答案
推薦書目
第二節 怎樣獲得形式的美
一、形與形的組合
(一)形的重疊
(二)形的相接
(三)形的分離
二、基本形和骨骼的確立
(一)基本形
(二)骨骼
作業
三、形式的內部節奏
(一)連貫性延續
(二)跳躍式延續
(三)中斷後連續
作業
四、畫面中的黑白
(一)白托黑與黑托白
(二)中間黑、兩側白與中間白、兩側黑
(三)黑白的穿插與轉換
作業
五、畫面中的線
知識小貼士
作業
畫面形式構成綜合練習示例
畫面黑白構成綜合練習示例
畫面線條構成綜合練習示例
第五章 材料表現
第一節 豐富的材料
第二節 用材料造形
一、有表情的肌理
肌理練習學生作業示例之一
二、塑形——富含情感的形象
三、現成材料——會說話的現成品
作業
練習一:對材料的再認識
練習二:肌理的再認識
練習三:現成物品的利用
練習四:紙——水與火的合
肌理練習學生作業示例之二
肌理練習學生作業示例之三
肌理練習學生作業示例之四
第六章 平面造形課題的綜合表現訓練
第一節 課題設定的要求
一、構建畫面的原則
二、寫生訓練的重要性
知識小貼士
第二節 教師的職責
第三節 寫生訓練的方式
一、陌生化與新視點
二、多樣化與自由性
第四節 課題實例分析
一、靜物主題的演繹
(一)單體靜物的訓練
(二)靜物主題的綜合訓練
二、人體骨架主題的演繹
三、經典作品重釋
四、命題創作的綜合訓練
(一)英雄——關於視覺張力的訓練
(二)以小見大
(三)以局部見整體
(四)相對限形(三個作業)
教學術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