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黑洞

高爾夫黑洞

高爾夫黑洞是指高爾夫球運動背後的種種陰暗現象。2004年1月10號,國務院就下發了《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要求一律不得批准建設新的高爾夫球項目,但有的地方政府為了政績,漠視民眾利益和忽視環境保護,違規占地、浪費水資源等,依然違規批建高爾夫項目。

背景

高爾夫黑洞高爾夫黑洞

2004年1月10號,國務院就下發了《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要求一律不得批准建設新的高爾夫球項目,之後又陸續七次下文,重申通知精神。然而,從2004年到現在,全國高爾夫球場從170家左右增加到了600家左右,現在中國除了西藏外,各省市區都擁有了高爾夫球場。而經正規審批通過的只有10家左右,開發商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地方政府參與非法占地,甚至一些國企巨頭也深陷其中,高爾夫球場違建現象愈演愈烈,亂象叢生。

2011年7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近期加強土地管理的重點工作,會議要求近期重點抓緊清理整改高爾夫球場,嚴肅查處違法占地、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的行為。

巧立名目

從公開的高爾夫球場信息中統計發現:僅北京地區高爾夫球場就有70家左右,這些高爾夫球場占地少則數百畝,最大占地約5000畝。浙江省境內已出現13個頗具規模的高爾夫球場,占地總面積約28900畝,另有舟山市9個在建和擬建高爾夫球場項目。河南鄭州自2003年以來,近10家奢華的高爾夫球場接連建成,投入使用。
一些貧困地區也不甘落後。海南陵水是全國唯一位於沿海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而按照《陵水海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用地規劃圖(2005—2020)》標註,該縣規劃建設的高爾夫球場竟達9個之多。
違規球場大多打著體育公園、生態園、休閒園、綠化項目等旗號建設。例如,兩年前海南省某自治縣的20家農戶的土地使用權被收回,建設一處“體育休閒中心”,但其實質卻是一個占地達2500畝的高爾夫球場。

利益黑洞

在北京,中檔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每年會費大約三四十萬元。高爾夫球場如此奢侈的消費價格,只有極少數人群能承受,所以真正能靠經營掙到錢的高爾夫球場是少數。
行業資料顯示,國內十八洞球場的投資成本平均為1.53億元,加上場地建設費、會館建設費、球場維修費等約需3億元,想要靠球場經營獲得利潤極為困難。
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局長李建勤表示:變相搞高檔房地產是高爾夫球場建設7年“禁而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高爾夫球場往往配套建設高檔商品房,可借建高爾夫球場之名,行大規模建設高檔商品房特別是別墅之實。
浙江千島湖高爾夫球場是非常典型的案例,被高爾夫業內人士廣泛地稱為:“失敗的高爾夫,成功的高爾夫地產”。高爾夫業內人士在博文中寫到,它嚴重虧損,但千島湖高爾夫的別墅單價已賣到3萬多元一平方米。
這並非個案,北京房山區西六環有一處92棟商品樓的別墅群,因周邊有京輝高爾夫、金世紀高爾夫兩大高爾夫球場,毛坯交房的均價都達到3萬元/平方米。

用水黑洞

在全世界人口過千萬的所有城市中,北京是人均水資源量最少的。特別是上世紀末以來,北京進入了持續乾旱期,十二年來平均年降雨只有480毫米。粗略估算,北京10年來少降了200多億立方米的水,相當於20個密雲水庫的蓄水量。以2010年來說,全市總共用水量35億立方,而降雨形成的水資源量只有23億立方,缺口達到12億立方。為了補足這12億的缺口,北京市一方面鼓勵使用中水,一方面從河北調水,再就是被迫超采地下水

在北京地區,一個18洞的標準球場每天平均耗水2000到2500立方米,正常情況下除了冬季封場三個月外,其餘時間都需要澆灌維護。

高爾夫球場一年有7、8個月左右要用水,大致估算一下,球場一年要消耗40萬立方的水量。這40萬立方水指的還是一個18洞標準高爾夫球場,而北京還有相當一部分高爾夫球場是27、36甚至54洞的,耗水更加驚人。2010年,北京高爾夫球場總的耗水將近4000萬立方米。相當於40萬戶普通家庭、也就是一個百萬人口的中等城市的全年生活用水量。
位於永定河區域的一家球場的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使用的是地下水,並且是80米深的地下水。他們從來不統計對地下水的使用量,用多少水也並不在意,因為交的水費都是固定的。

無法監管

在北京,所有的高爾夫球場使用的基本都是地下水,而沒有球場老闆的同意,水政監察人員竟然無法進入到球場內檢查用水。

地質危害

北京市超采地下水直接後果之一就是導致地面深降。1999年北京平原地區累計沉降量大於100毫米的面積為989平方公里,到2009年就增加到3385平方公里,平原區沉降面積的比例僅10年時間,就由15%劇增到53%。2009年,朝陽金盞地區一年的地面沉降量就達到137毫米,居全國之首。

一切源於政績

2004年國家叫停高爾夫之後,有些地方政府是主動上門招商引資,邀請開發商投資建設高爾夫。招商部門主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對經濟發展的幫助,對其他行業投資環境的影響,以及對當地就業和環境改變的影響。
有了招商部門的支持,剩下的事情就非常順利。註冊的時候,招商部門就建議他們以綠化公司的名義辦理執照。在國內,有很多項目都是以俱樂部或者公園的形式出現。
除了以運動、休閒、綠地養護名義註冊公司外,地方政府還會幫著在土地上繞過審批關。有些地方省份採取化整為零的策略,使一個項目自我分成,比如說把一片2000畝或者1800畝的地分成幾片,在地方就地消化。

規範發展

2010年,全國新開高爾夫設施52家,達到歷年新開球場的新高,相關產業每年的增長在30%以上。從世界範圍內來看,現在全世界高爾夫球場超過34000個,日本高爾夫球場超過2000家,全球直接產值達到1200億美元。相關管理部門應正視現實,儘早承認並規範高爾夫產業。
原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副主席、北京泛華新興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志強表示,他覺得有關部門在迴避這個問題,從長遠看,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高爾夫這個行業,或者這個產業能不能發展、怎么發展,政府的決策非常重要。要有一套合理完善的機制,來限制它、約束它,讓它在一個框架內發展:第一法要大於規定,規定要服從於法,要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來辦事。第二要按精神,高爾夫已經成為一個很大的,而且發展速度非常快的一個產業,要制定具體的產業政策。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蘇德榮也建議,在規範發展的前提下,讓高爾夫球場從灰色地帶進入陽光下,才可能對高爾夫球場用水、用地實行科學統籌管理。蘇德榮說,球場節水有很多辦法。可以從球場設計的方面來考慮對雨水的利用,還可以考慮跟周邊社區配套,把社區的中水拿來處理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