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紅了

高梁紅了

1945年深秋的南滿某地,四連奉命護送一支地方工作隊渡過塔河,前往新區甘婷婷英姿颯爽建立政權。四連是一個新組建的連隊,指戰員全都來自於山東老區,大部分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二十歲出頭的林玉生剛剛由排長提拔為指導員。途中他們遭到了敵人的伏擊,四連和工作隊均損失慘重,林玉生身負重傷,工作隊女隊員李秋英下落不明,不久被判定為犧牲。從此之後,“塔河之戰”成為四連歷史上的一個恥辱。林玉生曾是山東小八路,性格敏感細膩,他同李秋英相識於抗戰時期一次捕伏戰鬥中。那時候他們都還是少男少女,特殊的條件和氛圍形成了兩人誰也不服誰的心理,這種較勁的狀態被沿襲下來。兩人都曾經試圖把感情向前推進,但一直收效不大。兩人相處時,秋英常常對林玉生的水平和能力表示懷疑。林玉生每次都是窩著一口氣,決心用行動證明自己。連長遲貴義告訴林玉生說,沒有秋霜,紅不了高粱,連隊是這樣,男女之愛也是這樣。 轉年到了46年秋天,已被編入松山縱隊的四連奉命堅守666高地。戰鬥正在激烈進行時,

基本信息

角色介紹

高梁紅了海報高梁紅了海報

林玉生 飾朱亞文(抗戰時期是八路軍山東大王莊區小隊副隊長,偶遇送情報的李秋英,相互愛慕,後為民主聯軍南滿分區獨立營4連1排長、指導員,又劃歸松山縱隊1團,22歲,愛哭鼻子、唱歌跑調的戰鬥英雄,劇終時破格提拔為團政委,獲準與李秋英結婚。)

黃友根 飾喻恩泰(蘇州富家少爺,國軍38師師長副官,期間到113團3連當連長,與林玉生及4連結下不解之緣,最終起義)

李秋英 飾甘婷婷(地方工作隊幹部,後在大洋縣委敵工部,20歲,抗戰時偶遇林玉生,便執著專一地愛上他,兩人的愛情之花在戰火考驗中,經歷了數次陰差陽錯、擦肩而過,綻放的更加絢麗)

高秀蘭 飾張希(熱水屯村民,黃友根對其一見鍾情,被劉福所救而追求劉,積極支前被譽為“花木蘭”,特批參軍在縱隊醫院當護士,26集呂哲部襲擊野戰醫院,被抓後不屈,引爆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

呂哲 飾李玉峰(國軍38師113團團長,後任東北保全第8旅旅長,作惡多端,27集被劉福當街擊斃)

吳永昌 飾李君峰(松山縱隊1團8連連長、2營營長,總與4連作對,被團政委批評自大輕敵、衝動暴躁、心胸狹小,後任團長與林玉生搭檔,在戰鬥與教訓中改變)

李文勇 飾(於)東江(松山縱隊1團團長,後任師長,一口膠東話,愛兵如子,為部下擔責,被指“護犢子”)

李春 飾苗亮(4連1排長,後任副連長、連長,勇猛魯莽)

劉福 飾孟祥宇(4連1班長,後任代理排長、副指導員、指導員,機智勇敢點子多,多次化裝深入敵營)

王洪林 飾趙正陽(4連2排長,胃病嚴重,第17集夜行軍滾下雪坡掉隊被敵俘獲,拒不交代,又被林玉生帶隊搶回後犧牲)

耗子 飾李嘉明(本名黃立成,黃友根勤務兵,和黃友根一起起義)

趙勝 飾(4連1班新兵,後任1班長、排長,曾向縱隊劉政委借爬犁)

紀元茂 飾金池(4連1班副,大個子,會吹嗩吶,第15集圍攻呂家堡子戰鬥中犧牲)

李金柱 飾高宇(4連解放戰士)

喬大姐 飾郭虹(大洋縣縣委書記,果敢親切)

胡鵬 飾王建國(椴樹溝淘金工人自衛隊大隊長,李秋英認的乾爹)

劉慶華 飾寧曉志(松山縱隊政委,知人善任)

陳關武 飾洪濤(國軍38師師長,少將,被黃友根逼迫起義)

高望林 飾陳長海(松山縱隊1團政委)

鄭國基 飾蘆超凡(4連機槍班長,因參加革命早,人稱“老革命”,後任1排長,27集犧牲)

遲貴義 飾王挺抗戰時大王莊區小隊隊長,後任松山縱隊1團4連連長,一直是林玉生的領導、兄長與搭檔,第5集在戰鬥撤退中犧牲,激發4連奪回666高地)

陳參謀 飾楊清文(國軍38師參謀)

李月 飾劉梓嬌(掉隊的子弟學校老師,經常表揚林玉生,與李秋英形成反差)

馬迷糊 飾孫亮(補充到4連為土匪背糧的老百姓俘虜,神槍手,愛打瞌睡,第16集假扮師長迷糊敵人,27集犧牲)

韓木貴 飾齊濤(獨2旅副參謀長,後為松山縱隊13團團長,喜愛李秋英)

陳漢忠 飾李樹生(松山縱隊司令員)

石頭 飾崔曉 (被解放軍所救的叫花子,4連小通訊員,第22集敵機掃射時為掩護李秋英犧牲)高小毛 飾(王銳 高秀蘭弟弟,後繼任4連通訊員)

李明永 飾 朱峻石(掉隊的獨立師2團3連炊事班班副,後為4連2排長)

楊義之 飾王東輝(大洋縣委敵工部幹部,一直喜歡李秋英,26集為掩護李秋英犧牲在呂哲部襲擊中) 黃萬金 飾 陳梁子龍(4連1班解放戰士,曾開小差被班長趙勝追回,最後任1班長)

朱成飾 周海峰(4連1班戰士,第9集犧牲)

吳參謀 飾演王剛

一連長孫德福 飾劉大偉

李師長飾東建倉(國軍25師師長,新開嶺戰被俘,經4連護送對林玉生評價很高)

杜秀平 飾王天龍(4連1班解放戰士)

參謀長 飾 李新華(1團參謀長)

馬見瘦 飾 季禮(給王金櫃看家的村民)

秦部長 飾 王寶光(松山縱隊宣傳部長)

劉隊副 飾彭繼國(地保全大隊副大隊長)

孫彪 飾陳亞輝(土匪頭目)

老盧 飾 鄂力傑(鐵路工人、地下黨員)

張翠花 飾)尹露 (男人是已死日警備隊大隊長,呂哲的相好)

老八v 飾于飛(呂哲的副官)

陳團副 飾宋金岳(國軍38師團副)

戰地記者小於 飾 董成城

郭樹香 飾 李金南

豬見愁 飾盧勇(高秀蘭舅舅)

彭為海 飾於才發(遼東輜重大隊二連連長,有眼疾)

陳副官 飾趙傑

高大叔 飾宏林(高秀蘭、高小毛父親)

齊忠平 飾王寶坤(縱隊劉政委警衛員)

小靳 飾 麥克 秦浩瑞

美國軍官 飾朱酷(軍調處成員)

老槓槓 飾(呂哲的叔叔)

王副主任 飾 徐志飛(師政治部副主任)

鐵虎 飾 老皮(土匪頭目)

顧子平 飾 王小虎(8連指導員)

初大哥 飾趙漢月(房東老鄉,因幫助4連被呂哲打傷)

初大嫂 飾 蘇琦(房東老鄉)

張大仙 飾陳曉龍(土匪頭, 抓住掉隊的王洪林換錢)

劇情簡介

1945年深秋的南滿某地,四連奉命護送一支地方工作隊渡過塔河,前往新區甘婷婷英姿颯爽建立政權。四連是一個新組建的連隊,指戰員全都來自於山東老區,大部分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二十歲出頭的林玉生剛剛由排長提拔為指導員。途中他們遭到了敵人的伏擊,四連和工作隊均損失慘重,林玉生身負重傷,工作隊女隊員李秋英下落不明,不久被判定為犧牲。從此之後,“塔河之戰”成為四連歷史上的一個恥辱。林玉生曾是山東小八路,性格敏感細膩,他同李秋英相識於抗戰時期一次捕伏戰鬥中。那時候他們都還是少男少女,特殊的條件和氛圍形成了兩人誰也不服誰的心理,這種較勁的狀態被沿襲下來。兩人都曾經試圖把感情向前推進,但一直收效不大。兩人相處時,秋英常常對林玉生的水平和能力表示懷疑。林玉生每次都是窩著一口氣,決心用行動證明自己。連長遲貴義告訴林玉生說,沒有秋霜,紅不了高粱,連隊是這樣,男女之愛也是這樣。 轉年到了46年秋天,已被編入松山縱隊的四連奉命堅守666高地。戰鬥正在激烈進行時,忽然傳來停戰命令。林玉生和連長遲貴義不肯相信戰爭會如此輕易就停止下來,認定這是蔣介石的緩兵之計。遲貴義比林玉生大了幾歲,林玉生視其為兄長。林玉生在上年負傷後身體一直不好,此時又身患虐疾,遲貴義處處支持和照顧林玉生。在兄長般的連長遲貴義和細心周到的指導員林玉生的帶領下,四連上下團結一心,情同手足。 國民黨軍並沒有因為停戰而放棄進占666高地。四連陣地對面,是國軍連長黃友根駐守的陣地。富家子弟黃友根胸無大志,只想通過打仗來升官發財。黃友根按照團長呂哲的命令,對666高地採取了偷襲、耍賴、收買等種種手法,但是都沒有占到四連一點便宜。停戰時期的特殊環境讓黃友根同四連指戰員有了交往並產生了好感,這讓他越發不想打仗。 駐守666高地的日子裡,林玉生十分懷念秋英。他回顧這些年同秋英的交往,忽然意識到一向以來,秋英對他的輕視和懷疑,其實都是在激勵他。 內戰全面爆發,在撤離666高地時,連長遲貴義犧牲。臨終前,遲貴義囑咐林玉生要走出塔河陰影,讓四連成為鋼鐵連隊。自此以後,連長的囑託以及要向秋英證明自己,成為激勵林玉生艱苦奮鬥的兩大精神支點。 遲貴義犧牲後,連隊的重擔頓時落在了林玉生一人的肩頭,林玉生深感獨木難支。此時連隊人員構成複雜,既有來自於山東的老八路,也有到東北後被編入的地方部隊官兵,還有收編的舊軍隊人員,以及新入伍的戰士。上級命令四連會同八連在草河口火車站阻擊敵人,掩護大部隊轉移。這是一個艱巨而緊迫的任務,來不及整理部隊,林玉生就率領連隊開上了陣地。在戰鬥準備時,連隊發生了許多問題,往日裡那種團結一心、奮勇向前的戰鬥作風正在渙散,這讓林玉生十分沮喪。同兄弟連隊八連的關係,也讓林玉生打心裡發怵。八連連長吳永昌脾氣火爆,對四連和林玉生一直都有誤會,如何協調八連,對林玉生來說是一個比作戰更難完成的任務。嚴峻的現實讓林玉生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習性,他一掃往日的溫和文弱,使自己成為一個看上去粗獷豪邁、雷厲風行的連隊主官,這讓連隊上下都感到十分意外,一時有些難以適應,因之也發生了許多衝突。但是這個改變提高了林玉生的領導效率,連隊開始回到正常狀態。林玉生咬緊牙關,一邊指揮戰鬥,一邊團結教育連隊官兵,經過激烈而殘酷的戰鬥,最終完成了任務。 秋英自塔河之戰脫險後,一直在到處尋找林玉生,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陰差陽錯,兩人總是交肩而過。以至於她尋找林玉生的故事,成為東北戰場上一個動人的傳說。然而,到兩人相會之後,卻依然沿襲了從前那種彆扭的、互爭短長的關係。 在兩年的戰爭環境中,形形色色的問題和困難不斷考驗著林玉生和他的四連。先是由於主力大踏步轉移、解放區紛紛落入敵手、連隊里糧盡彈絕,官兵中瀰漫著消極失敗的情緒,有人發生了動搖,有人甚至開了小差。繼而由於連隊人員日益減少,連隊隨時可能被編入其它部隊。接著連隊又接二連三地碰到了最難以完成的任務,許多官兵因此而傷亡。感情問題、風紀問題、軍民關係、上下級關係等等,也不時在困擾著林玉生和四連。在林玉生的帶領下,四連上下團結一心,一次次走出低谷、走向勝利,最終成為一支真正的鋼鐵連隊。這些經歷,足以讓林玉生向秋英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連隊指導員。 高粱在秋霜中紅了的時候,林玉生和四連也在戰爭中成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