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地質學家]

高山[地質學家]

高山,男,中國科學院院士,1962年6月生,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雲南石屏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學系,1985年1月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碩士學位,同時留校任教,1989年獲博士學位。1993年8月至1995年6月獲洪堡獎學金資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從事研究。1992年晉升為教授,1995年遴選為博士生指導教師,1999年3月被聘為長江學者計畫西北大學特聘教授。2011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5月3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54歲。

基本信息

生平

高山高山
高山,男,博士,教授,長江學者,1962年6月出生。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畫(InternationalContinentalDrillingProgram)科學顧問組成員,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D輯)編委,科學通報特約編輯和自然科學進展編委等。曾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曾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地球化學研究所和基爾大學礦物岩石研究所從事洪堡研究,並在美國哈佛大學、馬里蘭大學和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從事合作研究。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科研項目、創新群體研究項目和重點項目,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項目和創新研究團隊項目等,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侯德封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合作)、三等獎(合作)和“全國青年科技標兵”稱號。長期致力於元素地球化學研究,在大陸地殼結構、組成和演化與殼幔交換研究領域取得了系統創新成果。對中國東部地殼組成和殼幔交換作用的研究,為下地殼再循環這一重要地球動力學過程提供了直接證據,為我國大陸地殼化學組成研究在國際上占有重要地位做出了突出貢獻。發表論文130餘篇,合著專著2部,其中有70篇論文發表在SCI檢索刊物上,11篇第一作者論文發表在Nature(1篇)、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4篇)、Ge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3篇)、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1篇)和PrecambrianResearch(2篇)影響因子>2.94的國際重要地學刊物上。1篇論文被SCI所屬ISI評為2000年以來地球科學領域引用頻次居Top1%的有重要影響論文。

任職

現任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畫(InternationalContinentalDrillingProgram)科學顧問組(ScienceAdvisoryGroup)成員、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

貢獻

任教20多年來,為碩士生、博士生講授過地球化學、高級地球化學岩石圈化學地球動力學和專業英語等課程,培養大批碩士生、博士8名以及博士後,他主要從事大陸動力學與地球化學的教學和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項目“中國東部世界若干典型地區下地殼成分對比研究及下地殼大尺度化學不均一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華北克拉通中新生代下地殼的形成與演化”、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大規模成礦作用與大型礦集區預測”二級課題“中國東部中生代構造大轉折、岩石圈減薄與大規模成礦作用”、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項目“中國中部高壓-超高壓帶的形成、岩石圈減薄與拆沉作用之間的關係及盆山動力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基金項目“喜馬拉雅與秦嶺造山帶下地殼結構和物質組成的對比研究及造山帶下地殼化學成分的動力學演化”等20項國家級、省部級或國際合作項目或課題。在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ChemicalGeology,Tectonophysics,PrecambrianResearch,ChemicalGeology,《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等刊發表有“Howmaficisthecontinenfallowercrost”,“ChemicalcompositionofthecontimentalcrastasrevealedbystudiesinEastChina”等70餘篇學術論文。著有《秦巴岩石圈構造及成礦規模地球化學研究》(第三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他的主要成果如下:①建立了秦嶺-大別造山帶和相鄰華北與揚子克拉通以及中國東部上、中、下地殼物質組成模型,獲得了上述構造單元上、中、下地殼和地殼整體63種元素豐度值。這是目前國際上第一套同時建立在地學斷面地球物理研究和區域大規模元素含量實測基礎上、包括不同構造單元、涉及元素種類最多的大陸地殼化學成分研究成果;②從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綜合角度論證了秦嶺-大別造山帶曾發生下地殼拆沉作用,建立了下地殼拆沉作用的化學地球動力學模型,結果表明被拆沉的物質應與大別-蘇魯榴輝岩相當,拆沉量為37-82km;③根據地球物理測深和深部岩石高溫高壓下物性實驗的綜合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下地殼具雙層結構模型,其中下地殼上部為長英質,下地殼下部為鎂鐵質,下地殼總體成分為中性,這種中性雙層下地殼模型明顯不同於現有的單層、鎂鐵質的全球大陸下地殼模型;④通過對全球太古宙沉積岩和現代深海沉積物的對比研究,論證了太古-元古宙界線在大陸地殼成分演化方面不存在明顯突變;⑤從地球化學角度系統研究了秦嶺造山帶元古宙-顯生宙的構造演化;⑥對華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減薄置換作用進行了Re-Os同位素研究,揭示出華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減薄置換作用在時空上的分布是十分不均一的。中部的減薄置換作用主要發生在早元古代而東部的減薄作用可能主要發生在中生代,兩次岩石圈地幔減薄置換作用可能均與陸-陸碰撞引起的岩石圈地幔/下地殼的拆沉作用有關。
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秦巴岩石圈構造及成礦規律”(排名第3);199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與演化”(排名第6);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排名第7)項。1990年和1992年分別獲侯德封獎和中國青年科技獎。1994年獲全國青年科技標兵稱號,1999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發表SCI檢索論文42篇。先後負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基金項目、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項目等。1996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逝世

2016年5月3日5時55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授高山,因病醫治無效在漢逝世,享年5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