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器

骨器

骨器顧名思義骨頭製品,骨製品包括動物的骨、角、牙製品。原始人類發達的狩獵業和畜牧業,為骨製品的問世和套用流行提供了前提和條件。據考古資料,骨製品的歷史源遠流長,與石製品、木製品一樣,同屬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生產或生活用品。

基本信息

簡介

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配偶“婦好”墓,在河南安陽小屯村,1976年發掘。 描述 出土骨器500多件,有小刻刀、勺、匕、梳、鏃、笄及虎、蛙、人形骨雕等,以笄的數量最多。精緻的有小刻刀和蛙形骨雕。刻制細緻,技藝精湛,紋飾優美。

舊石器時代

骨器骨器
歐洲最早的骨製品,迄今或可上溯到舊石器時代的阿舍利文化期,阿舍利文化的石器手斧,被研究者認為是用骨棒或木棒在火石結核上互動打制而成的,這種打制手斧的骨棒,便是最早的骨製品。利用骨質工具對石器進行細緻的二次加工,這在莫斯特文化中也表現得十分明顯。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骨製品的製作利用已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階段,骨器和象牙器已被廣泛利用,流行的骨製品種類很多,有魚叉、針、標槍、投矛器、弓箭、尖頭器柄穿孔器柄、穿孔牙飾和貝殼、手鐲、串珠項鍊、垂飾。

中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的骨製品。除流行一些源自舊石器時代的骨器種類外,還流行有穿孔貝殼項鍊、鹿角頭飾、鹿牙項鍊、鹿角器柄等等。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骨製品。歐洲新石器時代的骨製品,在套用範圍和加工種類上都較前此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工藝水平也有所提高。骨製品並成為各文化中所見的最主要的遺物之一,具有與石器一樣的廣泛的,普遍的流行性。此時期的骨製品器類主要見有骨篦子、骨紡錘、骨魚鉤、魚叉、骨扣、骨針、錐、鉤、鋤、斧、短劍、箭鏃、魚鏢等等。

青銅器時代

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的骨製品。從青銅器時代始至早期鐵器時代止,由於金屬器的發明和迅速套用推廣,骨製品的經濟地位明顯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骨製品的流行只成為局部現象乃至逐漸退出套用領域除小型工具外,多為裝飾品。此一階段的骨製品,主要見於青銅器時代的洞室墓文化中,流行地區局限在東歐伏爾加河下游和第聶伯河以東的黑海北岸,骨製品品種見有鋤、獸牙項鍊、骨環、雙頭別針和衣扣等等。另愛琴地區邁錫尼早期文明亦見到個別的用野豬牙製成的頭盔。在鐵器時代文化中,則少見到骨製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