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恐龍

駝背恐龍

科學家在西班牙發現了一頭食肉恐龍的化石遺蹟,他們給它起了個綽號:“拉斯奧亞斯的駝背”,理由是其脊椎上的一個類似於駝峰的特徵,正式名稱為Concavenator corcovatus:“駝背恐龍”。

基本信息

簡介

駝背恐龍駝背恐龍

西班牙發現一種新的大型食肉恐龍化石,其身體結構與眾不同,背部長有一個尖尖的駝峰狀突起,腿部肌肉非常發達。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論文指出,這種“駝背”恐龍的發現為地球上一些最先出現的羽毛提供了證據。
這種恐龍被稱之為“Concavenator corcovatus”(意為來自昆卡的駝背獵手),生活在1.3億年前,棲息地位於現在的西班牙昆卡。駝背龍的身長接近20英尺(約合6米),與體型巨大,身長甚至有可能超過雷克斯暴龍的食肉恐龍鯊齒龍(學名Carcharodontosaurus)之間存在血緣關係。

發現

據美國國家地理報導,最新研究發現,這隻新發掘的白堊紀的食肉恐龍已經在歐洲埋葬了一萬三千多年了。該物種發現於西班牙中部,被發現時幾乎是完好保存,骨骼完整,20英尺長(6米長),有兩塊凸起的脊梁骨,每塊比其他椎骨約高出1.3英尺(40厘米)。

特徵

這個新的駝背恐龍物種有像嫩芽一樣的尖,就像手臂上長著臂桿一樣,研究學者推測它很可能是個急速奔跑者,以小型恐龍,鱷魚哺乳動物幼崽為食。
研究小組聲稱,該恐龍物種的駝峰很可能是用來支持肉質組織儲存脂肪,正如駱駝一樣。不過,駝峰也可能起著展示的作用-比如吸引異性或者恐嚇對手,或者散熱並調節體溫。
駝背恐龍有“羽毛”
這隻恐龍的奇異不僅在於它的駝峰,它的前臂長著所謂的羽莖瘤。而在某些鳥類身上,這樣的結構是支撐強大的翅膀的基礎。科學家認為,對於非鳥類恐龍而言,這類羽毛結構能夠起到展示作用,控制身體體溫,或者通過短距離滑動而迅速攻擊。 但考慮到這隻一噸重的恐龍物種的龐大身軀,這么稀少的羽毛結構不太可能在散熱或者運動方面起到任何作用,“唯一有用的解釋便是羽毛只不過是展示作用。”

研究觀點

化石駝背恐龍化石

這種新發現恐龍的怪異駝背在恐龍家族還是第一次見到。《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論文主執筆人弗朗西斯科·奧特加在接受“探索新聞”網站採訪時表示:“Concavenator其中一個獨特的特徵就是臀區前部最後兩個椎骨特別長,背部的神經棘向外凸出,形成一個類似駝峰的結構,它的功能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這種怪異的特徵是在迄今發現的其他任何恐龍身上未曾見到的。”
奧特加是馬德里遠程教育國立大學生物學小組研究員。他指出這種新恐龍身上還有另一個令人吃驚的特徵。與其他很多鳥類一樣,駝背龍的前臂長有小凸起結構——羽莖瘤。羽莖瘤通常是羽毛生長的位置。他說:“一些體型較小,與鳥類血緣關係較近的恐龍也擁有這一特徵,例如迅猛龍。令人感到吃驚的是,Concavenator這種體型4倍於迅猛龍並且太過原始而不可能長有羽毛的恐龍居然也長著這些小凸起。”
奧特加認為,羽莖瘤的出現可能意味著這種大型西班牙恐龍可能同樣長有羽毛,又或者擁有某種屬於“鳥類羽毛原始階段”的皮膚結構。在對駝背龍的化石進行研究後,他與同事費爾南多·伊斯卡索喬塞·桑茲得出了這些結論。駝背龍化石在鯊齒龍家族成員中保存最為完整,也是第一個能夠將恐龍與最早出現的羽毛聯繫起來的證據。
對於羽毛的最初功能,科學家一直爭論不休。一些理論認為,羽毛或者類似羽毛的結構有助於熱量控制或者與空氣動力學有關,用於提高動物的運動能力。奧特加指出,具體到駝背龍身上,羽毛似乎長在恐龍的前臂,說明羽毛的存在可能就是一種“展示功能”。此外,這些羽毛也可能擁有一些我們並不知道的功能。
憑藉尖尖的凸起和可能的羽毛,駝背龍在它們的棲息地——白堊紀早期西班牙中東部的沼澤地一定“大出風頭”。同樣與駝背龍生活在沼澤地的動物還包括其他恐龍、鳥類、龜類、蜥蜴、鱷魚、甲殼類以及其他很多動物。
古生物學家最初認為鯊齒龍只生活在南部大陸,因為這種恐龍的化石絕大多數都在南美、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發現。但這項最新發現以及最近的其他一些發現說明,恐龍在歐洲和北部大陸(當時的勞亞古大陸)同樣分布廣泛。駝背龍是恐龍家族一個更為原始的成員,它們的身體結構與體型巨大的鯊齒龍等一些更為高級的恐龍之間存在差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