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耀忠

馮耀忠

馮耀忠,男,杭州人,微雕藝術家。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片

姓名:馮耀忠

馮耀忠馮耀忠

性別:男
生日:1954

個人榮譽

馮耀忠應邀為各國元首、國內各級領導和中外記者成功地舉辦過無數次舉世無雙的毛髮意雕表演,甚至還奇蹟般地創造出蒙眼雕刻絕藝,還多次應國際組織邀請登上國際講壇作微雕藝術的講座,引起世界輿論的轟動。

馮耀忠馮耀忠

馮耀忠應邀專門為江澤民總書記精心雕刻過藝術佳品,為中國奧委會雕刻過贈送給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作品,還應邀親手從前中國足球隊德籍教練施拉普納頭上剪下頭髮雕刻成藝術精品後贈送給施拉普納。

1992年他大膽探索,首創成功在人體汗毛上雕刻出“為國爭光”等10字,一舉打破世界微雕記錄;

1993年元旦,在上海大世界中國吉尼斯總部舉辦的“全國首屆絕技絕藝擂台賽”上,他以一根贈送給駕車飛越黃河的柯受良的毛髮意雕“天下奇人”(意雕指不藉助任何放大設備而雕刻),一舉獲得成功,成為微雕領域最高難度的紀錄保持者,並且至今無人挑戰。1994年他又首創成功大型發刻《唐詩100首》。

1995年首創成功芝麻粒上的《長城萬里圖》;

1995年他繼續向自己挑戰,創作成驚世絕品--汗毛兩行字、頭髮絲七行字。

1996年他獨創的《西湖山水詩畫》系列被第11屆亞摔賽組委會指定為國市禮贈送給參賽的25個國家代表團;

1997年他又成功創作了截面只有0.09平方毫米能穿過最小針眼、並可鈐搭的象牙印章《中國歷代文化名人微印》(原世界最小印章為1平方毫米);1998年他又創作成功了長度僅為0.22毫米的《象牙鏤空立體茶壺》(原世界最小記錄為0.55毫米);

1999年他歷盡艱辛、克服重重困難首創成功了高56公分整支象牙豎向微雕《歷代詩人詠蕭山》,這是目前世界上單體高度最高的微雕絕品。

人物評價

人類深深迷戀的,似乎永遠只有兩件事情:一是巨觀的宇宙,一是微觀的世界。當我們望著深邃的天空暇想時,或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會為我們一解千愁;可是,當我們為人類自己創造的微觀藝術感到困惑時,我們一定會稱奇道怪。因為那已經超越了人的某種極限。微雕就是這樣一種藝術。

微雕大師馮耀忠是我國第一個系統研究古微雕發展史的精微藝術理論專家。他自幼酷愛文學和書畫藝術,早年即有文學和書法作品在全國發表和獲獎。1992年首創成功“0.03毫米人體汗毛微雕《為國爭光》的作品,一舉打破了世界微雕記錄。

在採訪的過程中,他向我們詳細地講解了古代微雕深遠的歷史脈絡。他說:“中國古代微雕淵源流長,我把它分成了三個階段。最早的一個階段是遠古的無意識微雕,一直可以追溯到二十四萬年前貴州黔西觀音洞出土的古箏的箏眼。遠古時期的石器時代,微雕在當時並不是藝術,而僅僅是一種生存的需要。第二個階段是半成熟意識的微雕,這個時期距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將這一時期稱為半成熟意識,是因為當時的器件本身很大,但是上面有局部精美的微雕。目前存留的文物有簫山出土的古箏、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器皿、以及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琮上的人獸面文。從明末清初一直到民國,是成熟意識的微雕時期,這時的微雕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態出現。我們現在創作研究的微雕,很多都受到了近代的影響,所以中國的古代微雕反映了我們民族先人不屈不饒的奮鬥精神。今天我們把古微雕整理、複製和展示出來,主要是為了讓人們從這個顯為人知的歷史側面,了解我們的遠古文明,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熱情。”

同時馮大師還向我們介紹了兩件較為突出的微雕藝術作品:“這件作品我們稱之為佛牙,上面雕刻了二十八部佛經,共十二萬八千六百七十九個字,它是目前最大的純粹微雕。這件作品最大的特點是,你所有看到的一切,包括佛像、五官、髮髻、佛臉、以及它的主題、背景等等都是由佛經小字而構成的。它是一個不規則的形體,一邊大,一邊小;外面大,裡面小。在這個不規則的形體上,要追求做到一個規則,難度是很大的。若是初略看來並無差別,仔細觀察才會發現佛牙的兩邊都各有一百個字,做到了“田”字格的布局。佛牙上面所有呈圓弧狀的線都不是一個同心點畫出來的,是要先畫一根線,然後規則地移動一個中心點而完成。因此參考線的布局設計本身就很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專門設計了一個可移動中心的畫線器,也申報了第五項專利。”

“在雕刻這件作品時,我的右手是不能移動的,而是將象牙固定在一塊木板上慢慢地移動,並且要隨時固定住。可想而知,那是一塊面積很大的板,一個能轉動的物體。在設計方面,“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用密集型的方式將字數的距離拉近,使這六個字的顏色自然得到了加深;並將其他字的距離拉開,作品就顯得有了層次。在構成“”這六個字的時候,要進行反覆的推敲,最後才定稿的。既不能失去古篆的味道,又能讓現在的人們看得懂。每一個字的筆畫和比例都需要反覆的嘗試和調整。”

“另外的這件作品是豎向的微雕,上面雕有三百多首詩。高度達16公分。這件作品和剛才佛牙的雕刻手法是完全不同的,它無法轉動,只能通過整個人趴在上面完成,是遠距離雕刻,這完全改變了我常規的微雕姿勢。到目前為止,它是世界上單體豎向最高的微雕作品,在昆明世博會上得到了一個最高獎。”

由此可見,中國微雕藝術,美在方寸之間即呈千里之勢,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開放分類

人物,蕭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