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冬青[古建築研究專家]

著名古建築設計專家

馮冬青,男,祖籍浙江紹興,1955年12月出生於山西太原市,畢業於山大歷史系。歷任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設計室主任,設計處處長。館員,國家級註冊建築師。從事古建專業30多年來,先後參加或主持古建築(文物建築)和仿古建築的規劃、勘測。馮冬青設計師主持修繕和新建設計、方案設計的文物建築與仿古建築總計40多處60多項:其中有洪洞廣勝寺下寺後大殿,平順龍門寺總體規劃及山門;新絳日台寺總體建築和規劃;山西省政府玉堂春大堂總體建築,太原市皇廟總體規劃和總體建築設計,太原市拱極門遺址城樓建築設計;寧武縣汾河源頭總體規劃及汾源閣設計;省政府淵誼堂改造和省政府西大門新建設計;清徐縣東湖水閣樓建築方案設計;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園規劃設計;太原市“中華傅山園”文化景區總體規劃方案設計等大中型古建築。在業內產生相當影響的作品有:臨汾堯廟廣運殿的復原設計,山西省政府淵誼堂建築改造設計,洪洞大槐樹祭祖園總體規劃與設計,省政府西大門仿古設計,太原市“中華傅山園”文化景區總體規劃以及山門、展廳、傅公祠設計,太原市皇廟總體規劃方案設計;軸線主體建築設計;太原市拱極門城樓建築設計;清徐縣東湖水閣樓建築方案設計;鄉寧縣昌寧閣建築方案設計;中陽縣鳳凰閣城樓設計;蒲縣東嶽廟大殿修繕設計,夏縣瑤台山寶塔設計;山東省無棣碣石景區規劃與設計等十幾大項。曾發表《堯廟廣運殿修復前後建築結構初探》、《平順龍門寺規劃》、《蒲縣東嶽廟大殿勘察報告》、《古代泥塑修復初探》、《襄汾丁村明清民居平面布局、空間組合及意蘊》、《和順十市牌樓》等多篇學術文章。

馮冬青工作室

 馮冬青古建築設計工作室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誠信服務的信譽,可承接古建築、仿古建築的單體建築和群體建築的方案設計、施工設計,以及景區、景點的規劃設計與技術指導服務。

馮冬青先生從事古建築和仿古建築研究與設計的30多年來,潛心學習,勤奮實踐。創建個人工作室之初,先遴選其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設計作品,包括籌劃方案和落成後的效果寫真。這些初選作品主要表現了馮冬青先生在古建築、仿古建築設計創作方面的創新思路和設計思想。

單體建築的設計,外觀宏偉壯觀,建築的形式、體型、體量儘可能接近時代特徵,結構簡潔合理,外觀樸實大方,重點掌握建築氣勢與形狀的比例關係。

群體建築的設計,除考慮建築結構外,還考慮建築的風水和環境。既功能合理,又環境和諧;既符合使用功能又符合人的心理意識。重點把握建築布局,建築空間組合和建築體量、建築比例的關係,協調功能和意識的關係。

仿古建築的設計,不是單純的照搬照抄,而是根據建設項目的性質,社會需要,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徵,環境氛圍和比較適宜的表現方式來確定。仿古設計是在吸取古建築精華和民族特點基礎上的設計。重點把握傳統建築的精華、特點與文化特徵,合理套用於現代仿古建築的設計。用現代材料和技術進行仿古建築的設計,著重把握其創造性,將現代建築材料與傳統建築材料使用於不同的構造部位。明確把握哪些部位適合現代材料,哪些部位適合傳統材料,真正將現代材料和傳統材料的結合做到整體協調,比例適度,結點合理。

當前,不少地方在傳統建築設計方面存在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牽強附會,粗製濫造的現象,製造了許多似古非古,東拼西湊,不合時宜的所謂仿古建築和假古董,給傳統建築業界帶來了污染。在這種情況下,本工作室初選的設計作品無疑對今後如何正確理解和對待傳統建築的繼承和發展具有拋磚引玉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