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鎮

馬鞍山鎮

馬鞍山鎮是伊通滿族自治縣北部的傳統建制大鎮之一,歷史悠久,明代就有滿、漢族定居從事農牧業,是滿族文化主要發祥地之一。位於伊通滿族自治縣中北部13公里處,幅員面積149平方公里,東北部與長春市朝陽區接壤。

基本信息

簡介

境內有連綿的大黑山主峰,著名火山--馬安山,俗稱“七星落地”之一。一九八三年撤鄉建鎮,現有13個行政村,32128口人,有滿、漢、回、朝、蒙等8個民族。2所初級中學、11所國小、1箇中心校,衛生機構齊全。全鎮地勢北高南低,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平原占全鎮面積的70%,山地、丘陵占30%,耕地面積6912公頃,屬於主要農業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農業成為全縣商品糧大鎮,糧食總產超億斤。

歷史沿革

馬鞍山鎮早為滿族故鄉,雍正六年從關內移民來此開發。民國時為伊丹保馬鞍山甲,偽滿統治時為東尖山子村公所,馬安山區……1956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6年,面積144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鎮政府駐馬鞍街,轄馬鞍、東風、友聯、紅旗、前進、新發、合作、幸福、富強、新農、街里、崗陽、北崗子、三棵樹、陳家崗子、天德合、鐵爐17個行政村和4個居委會。

產業資源

馬鞍鎮政府馬鞍鎮政府

資源優勢馬鞍山鎮屬於半山區,在吸引投資開發中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

第一優勢:礦產資源有硫鐵、矽灰石、花崗岩、膨潤土、石油、天然礦泉水等金屬、非金屬,儲量豐富,具有永久和大規模開採價值。

第二優勢:大黑山脈荒山開發,發展林果業前景可觀,旅遊業風景區有等待進一步開發。

第三優勢:土質肥沃,面積廣闊,氣候宜人,無霜期長適於大面積種植經濟作物。(如玉米、水稻)且遠離城區,人口密度小,工業開發不怕污染。

第四優勢:鎮農業在2008年被省委評為優勝單位,曾受到國家農業部部長孫政才的視察並給予肯定。2008年,全鎮農業糧食產量達到7200噸,農業產值達1.1億元,全鎮戶均出售商品糧10噸。在全縣乃至全省人均貢獻糧食水平較高。家庭養殖業收入6000萬元,戶均養牛1.5頭,養禽100隻,勞務產業收入6000萬元,第三產業收入1.2億元,全鎮GDP實現3.5億元,人均GDP實現1.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100元,財政稅收達到145萬元。馬鞍山蓮花山莊風光美麗,具有旅遊開發價值。

交通便利

資源優勢資源優勢

伊范公路、馬莫公路從鎮穿境而過,鎮距長四高速公路僅10公里,距長春40公里。鎮內村屯道路平坦、寬廣,屬於標準的縣二級公路。隨著“村村通”工程的實施,鎮村公路已全面實現硬面路標準水混路,從馬安鎮街道——前進村;白台子——幸福村;馬鞍——三聯水庫;街里——富強村;崗陽——富強村;程家屯——賈河子屯屯通;前進玉豐園屯戶戶通都已鋪設水泥路,交通十分方便,鎮村公路四通八達。

鎮容整潔

馬鞍山鎮街道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3500人,幾年來經過城鎮科學規劃,標準化建設,鎮容鎮貌煥然一新。旅店、飯店一應俱全。為投資者提供了舒適的休閒、娛樂各項服務。鎮內環境清新優雅、整潔衛生。

行政區劃

資源優勢資源優勢

馬鞍山鎮所轄13個行政村,78個自然屯,1個街道。13個村分別為東風村、北崗子村、友聯村、馬鞍村、前進村、街里村、新發村、鐵爐村、幸福村、崗陽村新風村、新農村、富強村。
各行政村所轄村屯

1、東風村:上營子、下營子、新立屯、倪家店。

2、北崗子村:申家屯、東魏屯、腰魏屯、西魏屯。

3、友聯村:周家屯、高家屯、侯家屯。

4、馬鞍村:東程屯、西程屯、大陳油坊、袁家嶺屯、陳家窪子屯、山西屯、姬家油坊屯、韓家屯。

5、前進村:玉豐園屯、杜家爐屯、石頭哨屯、郭家溝子屯。

6、街里村:劉家窯、新開河、四門張家、東窩堡、河北屯、老街里屯。

7、新發村:吳家油坊、劉家油坊、大王屯、周家屯。

8、鐵爐村:前鐵爐屯、後鐵爐屯、賈河子、前張店、小郭屯、魏家窪子、程家屯。

9、崗陽村:前崗陽屯、後崗陽屯、劉瓦房、新立屯、八家子。

10、富強村:張家屯、山頭子、山頭南溝、孫家塘坊屯、王油坊、曹家嶺、大興號、前號、韓家溝、天德河、天德河東溝、踩金堂。

11、新風村:陳劉屯、康家屯、陳家崗子屯、小王屯、福安屯。

12、新農村:馮家崗子、石菜園子、平安屯、前許家窩堡、後許家窩堡,小窩堡、後窩堡、三棵樹。
13、幸福村:後張店、後學坊、大郭屯、趙家屯、曹家屯、馬家林子。

吉林省伊通縣的鄉鎮

伊通滿族自治縣位於吉林省中南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