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諾·法列羅的斬首

在當選為元首後七個月,馬里諾·法列羅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節日宴會。 馬里諾·法列羅被這樣的決議以及決議中對他的新的侮辱而狂怒了。 這幅畫作描繪的就是馬里諾·法列羅即將被斬首時的情景。

世界名畫

【畫作名稱】《馬里諾·法列羅的斬首》又譯:《馬里諾·法爾耶里的斬首》
【創作者】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法國)
【創作年代】1826年
【類別】畫布油畫
【風格】浪漫主義
【題材】歷史
【規格】146.4cm×114.3cm
【材質】布 油彩
【現存藏處】倫敦 華萊士收藏館(The Wallace Collection,London)

背景介紹

馬里諾·法列羅1354年被當選為威尼斯共和國的元首,那時馬里諾·法列羅已經80歲了,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娶了自己一個朋友的女兒為妻。被當選為元首後,馬里諾·法爾耶里徜徉在從羅馬到威尼斯的畫廊間。當他來到城裡時,突然起了濃霧,船夫只得將船停靠在聖佩特羅尼奧宮的處決犯人通常所在的兩根花崗岩石柱子間的階梯旁。馬里諾·法列羅當時就把這個環境看成了一個不好的預兆。
在當選為元首後七個月,馬里諾·法列羅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節日宴會。在赴宴的客人中有一位年輕人叫斯泰諾,他在節日宴上某個時刻熱烈地親吻了馬里諾·法列羅新婚的妻子。這個掩蓋在面具下的舉動並不被嚴厲的元首所喜歡。他直截了當地下令將不幸的斯泰諾推了出去。當著心上人和威尼斯貴族的面所遭受的羞辱深深地激怒了斯泰諾,他在各個殿中徘徊,最後來到“十人會議”廳,在橡木椅背上刻下了侮辱性的銘文:“馬里諾供養的嬌妻卻被別人享用。”宴會的第二天,這句銘文就傳開了,元首的情敵斯泰諾被關進了監獄。“十人會議”經過討論之後,考慮到罪人年輕無知、他為共和國所做的貢獻以及他火熱的愛情,決定將他在黑牢中關押兩個月,然後驅逐出威尼斯。
馬里諾·法列羅被這樣的決議以及決議中對他的新的侮辱而狂怒了。這件事也使元首與貝爾圖齊奧走在了一起,後者自告奮勇將許多不滿者集合到一起,以促進事情的解決。由此而產生了災難性的陰謀,其目的是要消滅應“十人會議”廳中聖馬可鐘聲召喚而前來的所有顯貴。但是天意打破了這個計畫,1355年4月12日 (正式擬定這個陰謀的日子),威尼斯共和國成立了審判馬里諾·法列羅本人的法庭。馬里諾·法列羅來到“十人會議”人員面前,承認了他所有的罪行,被判處死刑。 
兩天后的一大早,“十人會議”的成員取走了象徵元首身份的東西,帶有紋章的馬里諾·法列羅盾牌被打碎,在巨型階梯中間的平台上,馬里諾·法列羅被斬首。面具後面兩個青年戀人的吻,其代價就是強盛的威尼斯共和國80歲元首及其100名同謀者的性命。
如今,在威尼斯總督府的“十人會議”廳中擺放著所有曾經統治過威尼斯的元首的精美肖像。但在本應擺放元首馬里諾·法列羅肖像的地方現在只有一個空蕩蕩的橢圓框,框下有一行題詞:"這是因背叛而被處死的馬里諾·法列羅的位置”。
1820年,拜倫(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就根據這段歷史創作完成了他的的著名悲情歷史劇《馬里諾·法列羅》。
這幅畫作描繪的就是馬里諾·法列羅即將被斬首時的情景。

畫家簡介

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國著名畫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於法國南部羅訥河畔的阿爾代什省,曾師從法國著名的古典主義畫派畫家雅克·路易·大衛學習繪畫,但卻非常欣賞尼德蘭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的強烈色彩的繪畫,並受到同時代畫家熱里科的影響,熱心發展色彩的作用,成為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畫作對後期崛起的印象派畫家和梵·高的畫風有很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