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迎

馬澤迎

馬澤迎,新中國開國少將。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197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3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馬澤迎 馬澤迎

馬澤迎,生於窮苦農家,由於家中沒有土地,父親只得給地主當長工,受盡剝削欺辱。他從小就受到家長同情窮人憐憫苦人的思想教育和情感薰陶。1928年冬,興國暴動後,興國的許多青年積極投身革命鬥爭,馬澤迎受到革命的影響,不久參加革命。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團第三師炮兵連班長,紅一軍團第二師四團連政治指導員、衛生隊政治指導員、師直屬隊黨支書記、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五次反“圍剿”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馬澤迎任陝甘寧邊區騎兵團政治委員,冀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十九大隊政治委員,第二十一團政治委員,第一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第八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第六軍分區副司令員,冀中軍區警備旅副旅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第六軍分區司令員,第十二軍分區司令員,獨立七旅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七縱隊二十旅政治委員,第二0六師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師政治委員,海軍西營基地政治委員,軍副政治委員,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

撫養遺孤

烈士託孤

馬澤迎塑像 馬澤迎塑像

1934年初冬,時任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衛生隊指導員的馬澤迎,跟隨部隊踏上了長征路。

紅軍在四渡赤水時,仗打得異常激烈,雙方傷亡很大。一日黃昏,兩位苗族婦女把一名紅軍傷員抬到團部衛生隊,她們放下傷員,一邊用手比畫著,一邊嗚啦哇啦地說著些什麼。因不懂苗語,馬澤迎一直不知她們在說些什麼。後見她們從傷員懷裡抱出個不滿周歲的嬰兒,有點奇怪,帶著孩子的傷員不是女紅軍,而是一位男同志。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馬澤迎覺得一頭霧水。

正在這時,恰巧紅軍總司令朱德路過。見狀後,立刻從附近叫來一個懂漢語的苗族戰士,經過他的翻譯,大家才知道嬰兒是傷員的孩子,孩子的媽媽是紅軍的宣傳員,在一次戰鬥中犧牲了。父親帶著嬰兒,在戰鬥中又不幸受了重傷。

傷員是胸部中彈,血流不止,一直處在昏迷狀態。朱德命令馬澤迎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全力搶救。不久,傷員睜開眼睛,微動著嘴唇,發出了微弱的聲音。朱德和馬澤迎俯下身,才聽見他斷斷續續地說:“同志,我不行了,孩子交給……托你……做孩子的……”話未說完便咽了氣,但那一雙滿懷希望的眼睛卻直盯著馬澤迎,不肯閉上。

朱德和馬澤迎幫烈士合上雙眼,向烈士遺體行了軍禮後,朱德對馬澤迎說:“你可明白這位烈士的意思,是否知道他臨終前沒來得及說出的那個字?”

馬澤迎悲痛地點了點頭:“是個‘爸’字。”

朱德含著眼淚繼續說道:“這孩子是革命的後代,孩子父親委託你,我也把這孩子交給你,從現在起,你就是這孩子的爸爸,你必須把他帶好!”

“是,請首長放心,我一定會對孩子盡到父親的責任,對得起死去的烈士,對得起烈士的在天之靈。”馬澤迎堅定地從朱德手中接過嬰兒,緊緊地抱在懷中。

背孤長征

此後,行軍打仗、搶救傷員時,馬澤迎的背便成了嬰兒的搖籃。孩子拉屎撒尿都在他背上,時間長了,孩子胯下濕疹嚴重,馬澤迎背上也長出了巴掌大的膿瘡。宿營時,馬澤迎把孩子摟在懷裡,疼愛有加。為了孩子,馬澤迎把自己那份少得可憐的乾糧,一口口嚼爛,然後嘴對嘴地為孩子餵食,還常常給孩子把屎把尿,洗晾尿布。過雪山時,馬澤迎怕孩子凍壞,便拆開自己的棉襖掏出棉花,給孩子親手縫了件厚厚的小棉衣。要知道,這一切對一個未婚、甚至沒有談過戀愛的男子,是多么的艱難。

有的同志曾好心提醒馬澤迎,不如找個合適人家,把孩子寄送掉。可馬澤迎覺得必須對得起死去的同志,對得起自己的承諾,再苦再累,也應當無條件地扛著。更何況,當時大多數時間都是行進在渺無人煙的雪山草地,偶爾有一些人家,也是言語不通的少數民族,的確找不到可依賴的人家寄送,馬澤迎實在放心不下。

朱德也對孩子非常牽掛,經常為孩子送點紅薯乾、玉米粉等,幫助馬澤迎餵養孩子。朱德還想給孩子取個名字,可因不知道孩子父母的姓名,也就把他難住了,只好叫做“這孩子”,於是“這孩子”三個字就成了孩子的名字而被叫開了。

在馬澤迎精心照料和撫養下,這孩子長得健康,討人喜愛,最終被馬澤迎背到了延安。

孩子一周歲時,已經會走路,並且會叫馬澤迎“爸爸”了。馬澤迎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勇毅,希望他勇敢、堅毅,繼承父母遺志,革命志向堅定而不動搖。

馬澤迎收養不知姓名烈士遺孤的義舉,在部隊一直傳為佳話。每當人們稱讚他時,他總是謙遜地說:“無數革命者犧牲在戰場上、征途中、刑場上、監獄裡,他們的骨肉來到這個世界上,我作為戰場倖存者,幫助烈士撫養遺孤是應有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們的機遇和緣分。我只有把他撫養成人,才能對得起犧牲的先烈。”

收做女婿

馬澤迎的事跡,同時也感動了來自河北的抗大女青年郭智勇,她不顧少女的羞澀,主動表示願意和同窗學友馬澤迎結為秦晉之好,共同分擔撫養這位烈士遺孤的義務。馬澤迎接受了這份真摯的愛情。

1936年初,馬澤迎與郭智勇結婚了。此後,雖然他們有了自己的親生子女,但夫妻倆對勇毅並無二心,甚至常常護著勇毅,批評親生子女。

轉眼到了1956年,勇毅已大學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勇毅也該結婚了。”這成了馬澤迎夫婦的一樁心事。

很快,馬澤迎夫婦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親生女兒和勇毅非常要好,在一起時,總是有說有笑,情投意合。夫妻倆遂想把親生女兒許配給勇毅為妻。但郭智勇開始還是有些遲疑,怕別人說三道四。馬澤迎解釋說:“這怕什麼,勇毅是紅軍烈士孤兒,組織上知道。別人不知道,我們可以解釋嘛。更何況,為了勇毅的健康成長,我們對他隱瞞了這么多年,現在該到了挑明的時候。”馬澤迎還向朱德匯報過此事,得到了朱德的大力支持。

於是,馬澤迎夫婦向勇毅說出了多年的真相。聽說自己是不知名的烈士遺孤,自己是“爸爸”收養的孤兒時,勇毅跪在地上淚如泉湧,他既為自己有這樣的親生父母而驕傲,也被馬澤迎夫婦的義舉所震撼。

接著,馬澤迎夫婦告訴勇毅和女兒,想讓他們成婚。情投意合的兩人欣然答應。

婚禮於1956年10月18日在馬澤迎家舉行。朱德聞訊,親自主持了婚禮,並向大家講了勇毅的身世。

聽了朱德的介紹,婚禮場上發出了陣陣讚嘆和感嘆。

當儀式進行到“三拜高堂”時,勇毅夫婦虔誠地向馬澤迎夫婦鞠躬,並敬上了美酒。馬澤迎這位出生入死、戎馬倥傯的將軍含著熱淚,端起美酒徐徐站立,和郭智勇一起朝著西南方向緩緩地灑下了這杯酒並深深地鞠躬、再鞠躬、三鞠躬。他告訴九泉之下的戰友:親愛的同志,我馬澤迎終於完成了你的囑託,你在天之靈可以放心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