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歡

馬海歡

馬海歡,男,中日友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伊莎雅軒醫療美容醫院院長,第四屆中央保健委整形美容專業唯 一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基本信息

教育經歷

1
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1993-2000年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

2000年調到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曾任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整形外科科主任。

1996-1997年曾聘為法國斯特拉斯堡S.O.SMAIN主治醫生、1999年在美國北卡大學高訪學者留學。

現任北京伊莎雅軒醫療美容醫院院長。

從事美容整形外科近30年來,經過嚴格的美容整形外科的基本訓練,具有紮實理論基礎和高超手術技巧。經過萬餘例手術,總結出整套獨特美容整形手術方法,尤其擅長面部整形美容、乳房整形、困難及重修手術、內窺鏡下小切口整形美容術等,在國內首先報導和使用內窺鏡技術套用於面部除皺和隆胸手術。

出診信息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

北京伊莎雅軒醫療美容醫院

專業擅長

內路祛眼袋

手術方式:沿著下睫毛切開,去除脂肪和下垂的皮膚。根據實際需要去除脂肪的同時,把脂肪注入到眼部凹陷的部位,均勻的分配脂肪。

膨體隆鼻

馬海歡2004年在國內舉辦國家繼續教育項目膨體隆鼻術。

手術方式:通過手術切口將膨體成為人工骨的材料,雕刻成型。

自體脂肪PRP填充法令紋

手術方式:在腰腹部、大腿或者臀部抽吸移植所需脂肪後,將萃取出的所需脂肪顆粒與富含血小板因子的自體血清按比例進行配置,形成PRP自體脂肪顆粒注射材料,注射到法令紋部位。

雙面立體隆胸

手術方式:根據人體黃金比例美麗數據,設計出最適合個人胸距、大小,以及乳溝形態的豐胸方案,同時在原有的一個立體平面(乳腺)下,採用一種獨創技術將假體在乳腺和胸大肌下進行另一個平面定位,實現假體的雙平面定位。

內窺鏡下小切口整形

馬海歡1998年在國內報導內窺鏡下小切口整形手術。

手術方式:內窺鏡小切口除皺術是指在內窺鏡引導下經皮膚小切口實施除皺操作的手術。切口位於頭皮內,共3~4個,每個切口長約0.5—1.5cm,通過內窺鏡技術,術者可以清晰直視術區,進行準確的切開、分離、止血、縫合併將筋膜層、鼓膜層進行懸吊。

工作經歷

1993-2000年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

2000年調到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曾任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1996-1997年曾聘為法國斯特拉斯堡S.O.SMAIN主治醫生、1999年在美國北卡大學高訪學者留學。

現任北京伊莎雅軒醫療美容醫院院長。

1
1

1
1

1
1

1
1

科研成果

11
1998年主持的衛生部科研基金,“背闊肌的實驗和臨床研究”,通過對背闊肌的解剖學研究得到背闊肌的主要供養血管是胸背動、靜脈。胸背動、靜脈供養背闊肌外上部約2/3,其餘1/3背闊肌由肋間動、靜脈供養。胸背血管主要分成內、外側支,內外側的分叉點的體表投影位於肩胛下角外、上方。胸背血管內側支與縱軸夾角50.05%±5.16度,胸背血管內側支與外側支夾角38.67±4.25度。結論:背闊肌有較恆定的血液供應。背闊肌可被胸背血管內、外側支及其延長線分成三區。I、III區可單獨切取,II區可根據需要部分或全部分配到I區或III區,該研究填補了國內外背闊肌精細解剖的空白。

1994年就參加完成了臀部巨大血管瘤切除修復重建手術,並獲得中國醫學科

12
學院醫療成就獎。主持了衛生部優秀科技人才基金,“農村地區唇齶裂發病率的流行病調查”,該課題通過對北京周邊十個郊縣隨機抽樣1000餘戶0-5歲兒童家庭進行入戶調查,得到了北京農村地區具有統計學價值的發病率資料,這樣規模的入戶調查在國內外報導中為首次。榮獲了1999年度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8年,組織並參加了國際“微笑列車”在中國北京的唇齶裂治療活動。

1997年主持了國家留學人員課題,“新型乳房假體的基礎和臨床套用研究”,並在國內首先套用內窺鏡行骨膜下全顏面除皺術,在國內首先報導了內窺鏡技術的整形外科臨床套用。

13
1997年組建了整形外科醫院免疫學研究室,並擔任室主任。新的免疫實驗室就胸腺外T淋巴細胞在皮膚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該研究填補了國內外的空白,研究成果為國際領先水平。作為主持人獲得了國家自然基金委基金“表皮內T細胞對創傷修復和瘢痕形成影響的實驗研究”[3],霍英東基金“уδT細胞缺損小鼠對創傷修復作用影響的實驗研究”一項,並作為參加者參加部級課題三項。創傷癒合、皮膚疤痕與整形美容關係十分重大,疤痕一直是整形外科最重要的課題,也被稱為永久課題,胸腺外發育的T淋巴細胞,是不依賴胸腺組織的,在皮膚中對皮膚癒合起主要調控作用的淋巴細胞。研究結果發現,增生性疤痕內胸腺外發育的T淋巴細胞明顯增多,而正常癒合創面內這組T淋細胞數量正常。為此,設計建立了T淋巴細胞缺失的免疫缺損的小鼠,以觀察其創傷癒合的情況,該研究也分別有兩篇論文在國內I類雜誌發表,並有多篇論文在國際會議上發表。
1
曾承擔國家863課題、國家自然基金課題、衛生部科研基金、衛生部優秀人才基金、教育部歸國留學人員基金等多項國家級及部級基金。曾榮獲“霍英東基金獎”、“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醫科院臨床醫療成就獎”等多項國家級獎項,曾主編多部整形美容外科專著,國內外I類專業雜誌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雜誌3篇,並在國內整形外科會議上發言。

曾榮獲“霍英東基金獎”、“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醫科院臨床醫療成就獎”等多項國家級獎項,曾主編多部整形美容外科專著,國內外I類專業雜誌發表論文40餘篇。

學術兼職

1
第四屆中央保健委整形美容專業唯一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全國委員;

中華康復醫學會修復醫學會重建分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學會美學學組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中華整形外科學會北京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實用整形美容外科雜誌編委;中華醫學美學美容外科雜誌編委。

個人著作

《整形外科主治醫生270問》

《整形美容300問》

整形理念

馬海歡師從中國整形外科創始人宋儒耀教授,經過嚴格的美容整形外科的基本訓練,具有極強的審美觀念、紮實理論基礎和高超手術技巧。在整形技術方面始終將手術質量放在第一位,以增強人體外在美感為目的,先進技術打造明星級的美麗容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