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原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是衛生部屬、三級甲等、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兒童專科醫院。創建於1952年,由西門婦孺醫院分院、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和中山醫院兒科合併而成。是全國兒科學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建設單位。是最早被國家授予兒科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兒科學組)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醫院曾多次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基本信息

兒科沿革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1952年4月17日,經華東軍政委衛生部批准,由西門婦孺醫院分院、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和中山醫院兒科合併建成上海第一醫學院兒科學院,並於1955年6月1日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兒科醫院,後隨上海第一醫學院更名而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當初以位於肇嘉浜路西門婦孺醫院分院(婦產科醫院)為院址,首任院長陳翠貞教授。1953年,經上級撥款142.84萬元在楓林橋新建一所嶄新的兒科醫院,並於1954年7月遷入使用,即現址楓林路183號。

建院之初主要以診治兒童內科疾病為主,在開設內科門急診及病房的同時,設立放射、藥劑、化驗室等輔助科室。床位僅80張,工作人員不過百人,其中醫生24人,護士49人。1952年門急診2萬3千多人次,至年底每日門急診病人迅速增至200人次以上,病床發展到120張。與兒科醫院同時成立的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兒科教研室,主要負責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的兒科學本科生的教學工作。1953年由金漢珍教授等開始組建成立新生兒專業,並開設專業病房,從收治小嬰兒著手,提高診治水平,同年成立血液專業,後又成立血液專科門診。1953年起增加衛生系、藥學系等專業的兒科學教學工作。1954年由陳翠貞教授牽頭成立傳染科並設定隔離病房,為診治傳染性疾病創造了條件。為了提高整體治療水平,1954年成立營養室,開發各種乳類食品如脫脂奶、優酪乳等以及創建人乳庫等,保證新生嬰兒的營養食品。隨之,兒童保健科於1955年成立,從地段兒童保健和教學做起,首先在國內建立評價生長發育嬰兒的體格五線圖,受到國內同行的好評並推廣使用。在此基礎上,醫院學科發展迅速,同年相繼開設中醫門診及病房,並將套用中醫中藥治療小兒肺炎、肝炎、乙型腦炎、水痘、麻疹等,取得良好的療效,獲得病家的信任。由於門急診病人的成倍上升,業務工作的不斷發展,原有的床位不能滿足需求,病床擴展到190張。1955年上海第一醫學院成立兒科學系(1960年撤消),承擔起兒科學的基礎、臨床及小兒傳染病等教學工作,並自編講義和教材,共培養畢業生181名。根據專業發展的需要,1956年,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國內首先開展了心導管及心電圖等小兒先心病及心律失常的臨床診斷工作,並開展一系列心導管介入療法。並完成國內第一本<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專著,心血管造影及染料稀釋曲線等新技術的套用,使診斷正確率達98%,同期該院的心臟病理亦處於國內領先,並於1957年組建心血管專業病房。隨後,口腔、針灸、推拿、理療等專業相繼成立,並先後開設腎炎、結核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肝炎等專科門診,為醫院業務領域的擴展奠定了基礎。教學方面在保證醫院兒科教學任務的同時,教研組分出約一半師資支援重慶醫學院建設兒童醫院的工作。小兒外科專業於1958年7月1日金百祥教授等組建成立,同時建立小兒外科門診、病房、手術室、麻醉室。起初只能解決小兒外科常見病的診治和內科病人的會診,一年後順利施行第1例疝修補手術,接著又開展闌尾切除、腸套迭復位、睪丸固定等手術。為了促進學科的全面發展,自60年代初,小兒外科已能全面地開展小兒普外科、新生兒外科、泌尿外科與骨科的常見手術,完成了大量危重急難病兒的診療任務,對新生兒腸閉鎖、先天性巨結腸、肛門直腸畸形、膽總管囊腫、腎盂積水、輸尿管異位開口、尿道下裂、髖關節脫位、兒麻後遺症等有兒童特有疾病的診治達到了國內同期先進水平。1958年起醫院的檢驗部門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又開展了生化、細菌、病毒、遺傳、病理等臨床實驗室,並且每個專業都配備一名內科醫生,使輔助部門與臨床科室聯繫更加密切,檢驗質量有了明顯提高。1958年在開展中毒性菌痢、先天性愚型、小兒血液病等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開始培養醫學研究生。期間,招收培養醫學研究生8名。醫院的科研工作伴隨著醫療工作而不斷發展,可追溯到1958年,當時雖然條件十分艱苦,設備也很簡陋,醫務人員以當時的檢驗科為研究基地,開展了中毒性菌痢、先天性愚型、小兒血液病等方面臨床及基礎的研究。

1958~1960年之間,正面臨中毒性菌痢、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麻疹等小兒傳染病大流行,其中麻疹約有50萬小兒患病,病死率高達10%以上,在劉湘雲教授等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全力以赴投入救治工作,並及時總結搶救麻疹的經驗,後編著了“麻疹”一書公開出版發行。之後,與上海市防疫站及上海生物製品所共同著力於研究麻疹減毒活疫苗,於60年代初開始臨床套用。在診治脊髓灰質炎中,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總結論文多篇,並協助上海及全國生物製品所共同研製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試製成功後於60年代初試用於臨床,總結論文於1964年在第二屆亞洲兒科會議上發表,屬開發中國家自製脊髓灰質炎疫苗的領先者。1962年成立血液實驗室並配有2名專職技術員,使實驗室有了專業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院10周年時床位擴至300張。

1966年起“文革”十年動亂期間,使醫院的正常醫療秩序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教學工作雖然受到很大衝擊和破壞,但兒科醫院廣大職工仍然以很高的熱情完成了繁重的醫療、科研、三年制學生的兒科教學工作。1974-1978年開展“開門辦學”,當時上海第一醫學院在江西省宜春地區設立教學點,招收2屆3年制學生,完成兒科學教學任務。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文革”後期,尤其是粉碎“四人幫”後,內科領域的專業不斷擴大,在新生兒、血液、心血管的基礎上,先後又成立腎臟、傳染病、脾虛(消化)等專業組,70年代小兒外科開始開展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專業手術。隨著改革開放,學科發展迅速。由於腫瘤病人就診增多,逐步開展手術、化療、放療、免疫治療、中西醫結合等綜合治療,提高了腫瘤的療效,改變了對惡性腫瘤束手無策的局面,並於1989年成立小兒腫瘤外科專業。從建院開始至1976年間,共發表科研論文97篇,其中58篇發表在<中華兒科雜誌>上。

1978年隨著業務的發展呼吸、神經內科學組成立,內科領域不斷得到擴展。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工作後,開始招收研究生。1979年7月,經衛生部批准,成立兒科研究所,逐步建立生化、免疫、病毒、細胞形態學、分子生物學、呼吸、傳染病研究等實驗室以及動物實驗室和中心儀器室。八十年代初由中央衛生部投資近四百萬元建造的8640平方米高層內科、傳染科大樓拔地而起,它是上海改革開放後第一批500幢高層建築之一。他的建成為緩解醫院業務發展的壓力,改善病人住院條件起到很大的作用。80年9月病床增至330張。1981年國家拔款和自籌相結全,一座五層2000多平米集圖書館、電化教學、行政、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樓建成,為廣大醫務人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198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兒科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84年首批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醫院恢復了正常的醫、教、研秩序,為了更好的發展特色專業,體現各專業的綜合優勢,使一些特殊專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將傳染病專業、急救專業從內科中分離,分別於1983年成立傳染科,1984年成立急救專業。小兒急救專業在國內率先採用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搶救小兒呼吸衰竭,訓練和培養監護室醫師護士進行呼衰病孩的氣道護理,以及套用心電呼吸監護儀對危重病孩進行監護,提高了重危病人搶救成功率,使病死率降至6%以下。1988年成立內分泌專業,使單一的內科發展為10個專業組及專業病房。

1989年在上海市兒科系統中率先實施信息網路建設,全院實施微機網路管理,使醫院圖書館信息管理走向自動化、現代化管理軌道。1990年醫院引進了第一台CAS-10A/100A心血管造影響儀,以及同位素室GZA伽瑪照相機。

1992年7月在寧壽葆教授等共同努力下,將心胸外科從外科分出,與心內科,聯合心電圖室、超聲心動圖室等輔助科室組建心小兒心血管中心。1996年拆除了原兩層樓使用面積300平方米的教學用房,新建總面積4300平方米的“醫療綜合樓”,1997年7月竣工,耗資約799萬元。大樓一樓為外賓接待室、外賓會議室、多功能教室及可容納近二百人的國際標準小型演講廳,主要用於醫院各類學術活動、內外賓接待活動、社會公益等活動。二樓是改造後的外賓病房不僅適應當時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外賓兒童醫療服務的需求,也為醫院贏得了聲譽和經濟效益。三樓、四樓是兩個外科病區,為整個外科多病種學科的開拓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五樓是心血管中心,包括胸外科病房、監護室、心內科病房等用房。六樓是手術室,醫院所有住院病人的手術在這裡完成。

1997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兒科學組)。兒科教研組一直承擔醫科大學的醫學系、護理系等不同專業學生的五年制和七年制教學工作,並從此開始接受博士後研究人員進站工作。1998年與華山醫院手外科合作,增設臂叢神經損傷診治病房,後又與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合作,正式收治小兒顱腦外傷和腫瘤患者。1999年本著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到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上,開始償試“母子病房”的運作。2000年在獲得罕見的聯體嬰兒分離手術成功後,創醫院歷史先河。

至2000年,共培養兒科學研究生205名,其中博士學位獲得者59名,碩士學位獲得者99人,有2人博士後研究人員出站。改革開放以來醫院教學活動有了很大的發展,實施多媒體及網路化教學,教學質量優異,現每年承擔七個專業400餘名本科生的臨床教學與實習培養任務,已為全國各地培養進修醫生3000餘名,並從事兄弟醫院三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的工作。目前每年舉辦10期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九十年代以來,全院科技意識進一步增強,爭創亞洲兒童醫療中心必須以科研帶動醫療的發展,以醫療支撐科研,醫教研全面發展。1990年至2000年,承擔縱向課題共114項,總經費1250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項包括一項重點項目,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CMB項目和與WHO合作項目的研究。新生兒專業領銜主持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關課題研究,在國內率先運用肺表面活性物質、一氧化氮吸入技術治療呼吸衰竭;並運用亞低溫等治療缺氧缺血性腦損傷。醫院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衛生部科技進步獎17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13項。1987年至2000年SCI收錄論文數達95篇,根據1999年的統計,被SCI收錄論文在全國醫院排名中兒科醫院是前20位中唯一的一家專科醫院。現醫院每年發表科研論文100餘篇,前後三屆8名醫師獲得全國中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先後二次承擔中美基金會(CMB)全國基層醫院醫護急救培訓項目等,為構建全國兒科教學基地奠定了基礎。

在醫療、教學、科研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醫院與世界各國的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已先後與英國、美國、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多渠道、多領域地進行友好往來。每年有各類外賓來院講學50餘次,有20餘人次出國訪問和進行學術交流,選派中青年醫務護理人才出國進修學習。成功主辦兩屆上海國際兒科學術會議,亞太地區小兒內分泌學習班。同時醫院注重加強與國內兄弟醫院的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國內10餘所醫院建立了友好關係,定期派出專家進行學術講座和技術支持,並為中國雲南、新疆等貧困地區醫療給予無償支援和幫助,獲得了國內外同行的讚譽。

特色科室

醫院專業設定齊全,共設45個臨床專業醫技科室,目前有7個專科被確定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包括新生兒、急診與重症醫學、小兒消化科、中醫兒科、新生兒疾病重點實驗室、小兒外科、臨床護理。新生兒、外科、心血管、傳染病等專業曾先後被列為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專業。新生兒科還是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兒科學是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小兒外科是上海市小兒外科疑難重症臨床醫學中心,呼吸急救專業是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

醫護團隊

醫院專家雲集擁有副高級以上職稱專家133人,博士生導師30名,碩士生導師33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8人,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專家5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名。

科室設定

臨床科室(外科):神經外科‖ 骨科‖ 腫瘤外科‖ 泌尿外科‖ 普外、新生兒外科‖

心血管中心:超聲心電圖室‖ 超聲心動圖室‖ 心胸外科‖ 心內科‖

其它臨床科室:康復科、 兒保科、心理科、 眼耳鼻喉科‖ 口腔科‖ 皮膚科‖ 麻醉科‖ 中醫科‖

醫技科室:營養室‖ B超‖ 核醫學科‖ 放射科‖ 檢驗科‖ 藥劑科‖ 病理科‖

科研機構:中西醫結合研究室‖ 兒科研究所‖ 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室‖ 轉化醫學中心

兒科學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兒科學系‖

組織機構

黨辦 宣傳科 院辦 社會發展部 人事科
醫務科 護理部 門診部 兒研所 兒科學系
科教科 設備科 財務科 綜合信息科 綜合檔案室
後勤保障科 遷建辦公室 科技開發公司 工會 婦委會

團隊介紹

翁永強醫生簡介

1985年 -1991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1994-1997年,上海市第二醫科碩士.2002-2005年,復旦大學醫學院,肝外科博士。2002年獲副主任醫師資格,受上海市高層次中西醫結合臨床科研人才培養,擅長肝臟腫瘤、肝硬化、手術和肝內膽各結石的外科治療以及脂肪肝的中西結合的治療。

王巍醫生簡介

1990年畢業於蚌埠醫學院,醫學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獲碩士學位.現任副主任醫師,擅長膽胰良惡性疾病的診斷治療,消化道良惡性腫瘤的微創外科手術治療,在美國克里夫蘭醫療中心進修一年,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曾獲上海市醫苑新星稱號。

莊舜玖醫生簡介

醫學博士 ,擔任華東醫院普外科、血管外科副主任、擔任中華醫學會上海外科學會委員、中國中西醫上海腹部外科專委會委員。發表國家級和省市級論文 20 余篇。研究課題:炎症因子在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中的作用研究 ,在國際上領先。

擅長普外科和血管外科各種疑難雜症的診斷和手術。擅長血管和非血管各種微創介入治療。醫術精通, 手術精湛, 一切為病人著想, 讓病人花最少的醫療費用, 獲最大保障 。

江華

江華醫生簡介

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後作為訪問學者應邀赴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重建顯微外科,在著名手外科專家教授指導下進修學習。從事整形事業近三十年,在燒傷或創傷後畸形、體表器官再造,以及美容整形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手和面部運動功能的重建具有較深造詣。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並套用了吻合血管神經的足拇展肌游離移植一期治療晚期面癱的方法,設計了術式和圍手術期治療方案,臨床療效較顯著。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5篇發表於國際上最權威的整形外科雜誌及美國的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上。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和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預約掛號

預約流程

登錄95169掛號平台→選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選擇科室、專家→(需註冊)選擇就診日期、時間→ 填寫患者信息→獲取簡訊驗證碼→確認預約→系統下發預約成功簡訊。

預約規則

1、可約1- 28天及周一至周六的部分門診,以預約平台顯示為準,不接受急診預約;

2、同一科室預約,在前一次未就診完成前,無法預約第二次;

3、必須以兒童患者真實信息註冊,註冊時使用兒童身份證號碼(可以使用家長的聯繫手機進行註冊,如果該家長的手機已註冊過,必須更換未註冊號碼進行註冊);

4、預約時,必須填寫陪同家長的真實信息,包括姓名、聯繫電話、身份證號碼;

5、就診當天,必須攜帶預約時預留的家長身份證原件前去領號掛號;

6、若預約第二天,預約成功後無法取消;

7、若不能提供兒童患者身份證號碼,可選擇電話或者醫院現場預約方式;

8、取消需要提前二個工作日下午16:00前。

獲得成果

在研課題 34項

其中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

省部級課題項目 5項

重點項目 2項

橫向課題 6項

在研課題經費 694.6萬元(不含“211”和“985”)

二年內獲科研成果 4項(市級)

2000年論文《SCI》全國排名第19位

(為前20位中唯一的專科醫院)

2001年發表論文 96篇

2002年發表論文 89篇

其中 SCI收錄共 17篇

國外雜誌10篇

出版專著(主編) 13本

參加國際會議(人次) 83(43) +49

參加第23屆國際兒科年會交流20篇,壁報35篇

舉辦第二屆國際兒科學術研討會200人,論文24篇

並大會報告 9人

舉辦亞太地區小兒糖尿病學術交流會100人

國際間的合作 10多個已開發國家和地區

國內技術援助和協作 10多個地區和單位

獲全國“巾幗文明崗” 1個

獲市級先進集體 4個、個人9名

其中:醫工先進“職工之家”

醫務人員戒菸大行動先進集體等

勞動模範

三八紅旗標兵及紅旗手

“高尚醫德獎”等

獲校級先進集體 2個 ,個人共 19名

其中:“ 十大醫務青年獎”

優秀黨員

優秀教育工作者

華藏獎

優秀團員等

交通信息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位於上海市閔行區萬源路399號,靠近百聯南方商城及捷運一號線蓮花路站。從捷運蓮花路站下來乘坐753路至萬源路站即可到達醫院。

特色專科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腎臟門診

負責人:徐虹

參診醫師:徐虹、方利君、王文彥、周利君、沈茜、劉海梅。

兒科醫院於1954年即在全國最早成立腎臟病房,1972年開設腎臟專科門診,1976年腎臟專業正式成立,第一任專業組組長為郭怡清教授。目前已發展為全國最大兒童腎臟病專業病房之一,有專業病床25張,有全國最大的腎病專科隨訪群,內設有普通腎臟專科門診、遺尿專科門診、尿路感染專科門診、慢性腎功能衰竭專科門診和風濕性疾病專科門診等。教授4人,副教授3人,主治醫生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人,在讀博士生、碩士生10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衛生局科研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現任專業組組長和專業病房主任為徐虹教授。診治疾病的範圍有:小兒腎病綜合徵,特別是難治性腎病;小兒血尿;小兒IgA腎病;小兒B肝病毒相關性腎炎;小兒過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腎炎;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狼瘡性腎炎;小兒類風濕病;小兒尿路感染;小兒皮肌炎;小兒硬皮病;小兒乾燥綜合症;小兒遺尿;小兒腎小管性酸中毒;小兒低磷抗D佝僂病;小兒急性腎功能衰竭;小兒慢性腎功能衰竭。

專家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馬伴吟

學歷學位:大學畢業

職稱:教授

專業:血液

醫療專長:內科,血液。

簡要工作經歷:1949年畢業後一直在該院工作,退休10年,返聘3年,參加專家門診,去市五醫院當顧問5年,參加7病區疑難病例討論3年。

科研成果及論著:IDA獲上海市科技2、3等獎各1次,白血病成果(參與)2次論文20餘篇。

葛琳娟

學歷學位:大學本科

職稱:主任醫師

專業:小兒外科

醫療專長:小兒外生殖器、腎臟、輸尿管膀胱,排尿異常等多種疾病及疑難雜症。

簡要工作經歷:自1962年擔任小兒外科醫生,1978年專長於小兒泌尿外科工作至今。

科研成果及論著:科研成果隱睪、腎母細胞病等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有關小兒泌尿論著:小兒實用外科學、小兒泌尿外科學有關章節。

所獲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上海市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