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醫院創建於1933年,是以呼吸系統疾病診治為特色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1

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醫院創建於1933年,是以呼吸系統疾病診治為特色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醫院占地面積10.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70%,是上海市“花園單位”。醫院已多年連續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醫院現有職工900餘人,目前實際開放床位933張,為國內同類醫院中床位數最多的醫院之一;設有胸外、腫瘤、呼吸、心內、結核及職業塵肺等臨床和醫技科室。醫院還開設各類門診,在本市延慶路還另設一門診部,以滿足廣大病員的需求。

醫院規模

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醫院)、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創建於1933年,首任院長為著名醫學專家、國立上海醫學院院長顏福慶教授。建院七十多年來,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經形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主要診療特色為呼吸系統領域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危重疾病及其它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醫院占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擁有設施先進的門急診綜合樓、病房大樓和醫技綜合樓。作為上海市“花園單位”,綠化面積達70%,院內綠樹成蔭,芳草如茵,已有近一個世紀的葉家花園更是碧水環繞於綠蔭,亭閣相映於花叢,為病人的治療和修養提供了一個優美和舒適的環境。

醫院核定床位數825張,設有胸外、腫瘤、呼吸、結核、心內、肺循環及職業塵肺等專業的16個臨床科室,設有醫學影像、檢驗、病理、核醫學等9個醫技科室,醫院還有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研究所及9個院級實驗室和研究室。至2008年6月,全院900餘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占77%,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等高級職稱者70餘人,有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18人。

醫院除在總院開設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和特需門診外,為更好和更方便的為廣大病人服務,還在本市延慶路另開設一門診部。2007年,全院每年門急診就診病人20餘萬人次,手術病人2千餘例,住院病人2萬餘人次,其中40%左右是全國各地慕名前來的就診患者。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LA)、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MRI)、單光子發射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瞄器(SPECT)、數位化X線攝影系統(雙板DR)、電子超聲支氣管鏡、電子胸腔鏡、肺功能(體容積)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等等。

醫療特色

目前醫院主要專業特色是:肺結核、肺部腫瘤、間質性肺病、肺栓塞、慢阻肺、哮喘、支擴、肺源性心臟病、呼吸衰竭搶救,縱隔疾病、職業中毒、塵肺及其它呼吸系統疑難雜症的內外科診療。醫院是國內目前專業涵蓋面最全的肺部疾病專科醫院。

醫院擁有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多排螺鏇CT、核素掃瞄器(ECT)、數字胸片機、電子支氣管鏡、電視胸腔鏡、肺功能體容積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彩色都卜勒超聲儀等大型先進的治療和檢查設備。

醫院設施

上海市肺科醫院自1997年起承擔上海市幹部醫療保健工作,依託強大而專業的醫療力量,診治各種肺部疑難和危重疾病,尤其對老年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醫療經驗。對於享受上海市幹部保健的幹部,由正主任醫師以上資格的醫師負責其整個門診診療過程。門急診設有專門渠道,24小時為幹部保健服務。同時醫院專門設立幹部保健領導小組和專家組,由主管院長、醫務科科長、乾保專管員等負責幹部保健的整體協調工作,及時解決有關住院或轉診事宜。

醫院設有幹部保健床位6張,由各科經驗豐富的具有正主任醫師以上資格的醫師負責住院期間的診斷、操作和治療。有24小時專業護理人員守護。主要專家包括:肖和平、丁嘉安、姜格寧、周彩存、李惠萍劉錦銘等各科室主任,均為同濟大學教授,具有豐富臨床處理疑難雜症經驗。

先進設備

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LA)、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MRI)、單光子發射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瞄器(SPECT)、數位化X線攝影系統(雙板DR)、電子超聲支氣管鏡、電子胸腔鏡、肺功能(體容積)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等等。

醫院發展

七十多年來,先後形成普胸外科、肺部腫瘤、呼吸系統常見病和疑難危重疾病、肺結核及職業病等特色學科和專業,目前擁有上海市重點學科1個,院級重點學科4個。創建於1953年的胸外科,目前為上海市臨床醫學重點學科,至今已實施各類手術3萬餘例,以開展肺癌、肺部良性疾病、縱隔腫瘤、食管癌等為主的手術。在微創手術、縱隔腫瘤手術、人工氣管手術、套用鎳鈦記憶合金支架治療氣管狹窄等方面,均為國內最先開展或居國內領先水平。1996年,該科率先在國內開展肺減容術治療重度阻塞性肺氣腫,在手術的規範性和手術效果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2002年和2006年,分別成功實施了亞洲首例老年肺移植手術和亞洲首例同種異體再次肺移植手術。在肺移植手術領域,是國內開展該手術成功率最高的醫院。目前,實施肺移植的成效率和成活病例數均居國內第一,處於國內和亞洲先進水平。

在肺癌治療領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即開展肺部腫瘤的診斷與治療,是國內較早開展肺癌臨床治療與基礎研究的單位之一,也是較早開展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單位之一。通過手術、化療、放療、熱療及基因治療等手段和方法,目前在肺癌治療的有效率和長期生存率等方面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運用電視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肺癌及個體化藥物治療研究領域還獲得了上海市科委重大攻關計畫的支持。同時,緊跟世界先進水平,積極開展對肺癌的生物靶向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套用。作為國家肺部腫瘤藥物臨床藥理研究基地,大量的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在這裡開展,使許多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最新研製出來藥物的治療。目前,上海市肺科醫院為同濟大學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所長單位。

除肺部腫瘤診療和研究外,醫院在包括間質性肺疾病、結節病、難治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難治性感染、肺栓塞等疑難肺部疾病的臨床診治和研究方面也位居國內先進水平。同時,作為國內最早的結核病預防、治療和研究機構,已有70餘年的豐富診療經驗,也是國家的領先學科,擁有一批本市乃至全國的知名專家,在結核病的診斷治療方面,尤其是難治性肺結核病和耐多藥結核診治領域,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作為本市唯一一家具有塵肺病診斷資質的三級甲等醫院,在職業病診斷鑑定、治療搶救、鑑別診斷、職業病致殘程度醫療檢查、職業性健康監護等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已成為上海職業塵肺核化學中毒診斷治療的權威性機構。同時,醫院還是上海市核輻射和化學中毒救治中心,承擔本市該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現場指導和搶救任務。

在完成大量醫療任務的同時,醫院還承擔著繁重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七十多年來,醫院分別獲得過數十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局級各類科研成果和進步獎項。2006至2007年,醫院又分別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二等獎和上海市醫學科技三等獎等多項科研獎項;分別獲得國家863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多項市級醫院新興前沿技術聯合攻關項目和市級醫院適宜技術聯合開發推廣項目;分別獲得30多項市、局級科研課題。

醫院在1959年就被國家衛生部指定為全國肺科和胸外科進修基地,每年接受近百名來自全國各地醫師的進修和培訓。同時,每年還舉辦10多項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作為同濟大學附屬醫院,每年還承擔著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帶教和授課工作。

為保持醫院的持續發展,提升醫院的整體實力,醫院不斷加強與國外的合作與交流,已分別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的大學和醫院建立定向合作和結為友好醫院,每年雙方定期進行學術交流和人員進修及講學。

醫院宗旨

作為多次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的上海市肺科醫院,始終秉承著“質量第一,病人至上”的辦院宗旨,努力為國內外病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面對未來,全院職工堅持以“團結、嚴謹、求實、奉獻”的肺科精神建設著肺科醫院,朝著將醫院建設成“一流管理、一流技術、一流設備、一流服務”的現代化專科醫院的目標而努力奮進!

所獲的榮譽

七十多年來,醫院分別獲得過數十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局級各類科研成果和進步獎項。2006至2007年,醫院又分別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二等獎和上海市醫學科技三等獎等多項科研獎項;分別獲得國家863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多項市級醫院新興前沿技術聯合攻關項目和市級醫院適宜技術聯合開發推廣項目;分別獲得30多項市、局級科研課題。

上海市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